2023年是艰难的一年,比之前疫情的年月还艰难。我本人管理的投资组合在2023年回撤了接近10%,成绩很不理想。因为投资亏损,有20%的投资人取回了本金和之前的收益,退出了投资组合。在对退出的投资人表示惋惜的同时,我本人也深感自责。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如果委托我管理财富的投资人达不到年化8%以上的收益,还不如把钱用于享受生活。
2023年我的操作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卖出了标普500ETF和纳指100ETF,另一部分是买入了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我很无奈地承认,上面两个操作只要少做一个,今年的收益都会是正的盈利。记得有句歌词说,“我最爱的人,伤我最深”,我的遭遇正好印证了这句话的准确性。不过,就像一个被抛弃的情人总想解释一番,我也很想解释一下自己的操作逻辑。
第一,为什么卖出标普500ETF和纳指ETF?
这要从买入的时候说起。2020年,我参加了单位举办的一个小型的内部投资分享会。会议间隙,我与一位经理闲聊,无意中说到中美两国的证券市场差异。这位经理说,像美国纳斯达克这类成熟的资本市场因为严刑峻法和严厉的退市制度,使得其长期走势一直趋势向上。之前我一直不关心外国的股市,但朋友的提醒让我产生了兴趣。于是,我查阅了纳斯达克和标普指数的走势图。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对于指数来说,我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走势图。都说美股市牛长熊短,果然名副其实。接着,我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总结出一条大致的规律:每当指数跌5%的时候,持有一年未来盈利的可能性80%;每当指数跌10%的时候,持有一年未来盈利的可能性90%;每当指数跌20%的时候,持有一年未来盈利的可能性99%;如果遇到经济危机和泡沫,指数跌50%,持有一年未来盈利的可能性100%。之后,生活得水深火热的美国爆发了疫情,股市大跌,我开始买入。再之后,美联储大放水,股市猛涨,我卖出了部分仓位。
进入2023年,美国通胀高位运行,美联储为治理通胀快速大幅加息。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加息显然是不利于股市的。当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到5%的时候,买股票变得不划算。2023年,如果买了十年期美债,未来十年,可以稳稳的获得5%的收益。再加上美联储降息,债券价格还会上升。之前买入的国债不但可以获得5%的利息,还能享受估值提升带来的收益,妥妥的“戴维斯双击”。而投资股票,收益就很难说了。加息导致企业贷款利率上升,抬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使得利润萎缩。同时居民需求因为高利率会下降,继而导致企业收入进一步下滑。企业盈利不佳,股价很难有好的表现。
基于以上的逻辑,我卖出了标普和纳指。但人算不如天算,自从我清仓之后,两个指数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地开始猛涨。即使我自认逻辑严密,但也无法不后悔,感叹一声“要是不卖就好了!”。从以上经历,我总结出两个教训。
不能把经济学教材中的理论视为真理。宏观经济系统太复杂,不是几个简单的逻辑就能说清楚的。仅以此为依据做投资,而不配合微观的基本面分析,准确性较差。不能掩耳盗铃。明明美国的经济数据很强劲,我却非要以为数据不合理。指鹿为马,掩耳盗铃。退一万步讲,即使数据不对,只要是官方公布的数据,美联储就会作为决策依据。而现代金融体系,没有任何人可以对抗美联储 。经济再差,美联储都可以利用金融手段把股市拉起来。从这以后,我就不再做宏观经济分析了。并且,在以后的投资中,宏观经济的判断仅作为一种模糊的参考。
第二,为什么买入招行和平安银行?
如果只是犯第一个操作失误,投资组合还能维持10%的收益率。但犯了第二个错误后,收益率就从10%滑落到-10%。要说爱国情怀,A股的股民应该是最真诚的。比起那些在网上光说不练的人,股民可是在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奉献给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即使是做慈善和亏钱,论力度,A股的个人投资者完全可以说一句,“在我看来,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垃圾!”我很荣幸成为了其中一员,并在未来一直相信国运。
作为投资组合管理人,为投资人赚取超额回报是管理人的天职。虽然我和大家一样爱国,但我认为让周围信任自己的人得到幸福,是更爱国的表现。今年的投资表现,配不上“天职”的使命。但请允许我再做一些解释,以供大家评判。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是国内做零售金融最好的两家银行。根据金融原理,分散有利于降低风险,于是,零售金融天然就比对公业务具有优势:赚得更多,风险反而更小。招商银行的股价表现,也表明市场认可了零售金融的优势。但地产的超预期停滞,让市场想起来日本经济泡沫后衰退的三十年。我当时也意识到地产会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坏账,但地产衰退的程度和未来持续的时间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
我之前分析招行的文章写过,即使按照日本地产泡沫导致银行不良率达到8%的水平,招行的内在价值也在25元,平安的内在价值也在7元。但国内的情况肯定不如日本,泡沫小而管制高,所以银行的不良率肯定比日本低。所以我在之前就开始建仓,招行从40元一直买到30元,平安银行从12元一直买到10元。“买到即套牢”,这是A股的风格,我并不吃惊。令我担心的是,监管层对银行等金融业的态度。按道理,国内证券市场在全球市场一枝独秀地下跌,国家会有救市政策。但市场等来的不仅不是救市,反而是管制。金融让利、金融反复持续推进,长期来说有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但短期内还是帮外资做空推了一把力。所以,这次真的是“自己人坑自己人,最爱的人伤我最深”。
结语
明年,怎么样呢?2024年会比2023年更好吗?我没有答案,不过我的生活和工作原则并不是预测,而是应对。该来的总会来,担心也没有用。
另外,今年花了不少时间与投资人沟通和交流,越来越感觉“道不同不相为谋”。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有时候还不如狗与狗之间交流顺畅。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巴菲特会关掉自己的投资合伙企业。未来,我会继续做投资组合管理工作,但可能不会再接受别人的委托。也许,伯克希尔的模式是投资人最终归宿。
最后,我会继续分享上市公司研究和自己的投资经历。希望读者能够多一些宽容,即使不喜欢也不要随意投诉。我也搞不清楚,我的文章和我的做人一样,都是温和谦让的风格,为什么还会有人投诉?不喜欢的话,转身走开就好了,何必影响别人?如果不同的声音在社会上逐渐消失,那绝对是社会的损失。哪天我的文章看不到了,肯定是因为投诉被禁言了。
最后的最后,以哈耶克的话作为结尾。
“当反对不被允许时,批评的声音便会显得刺耳;
当批评也不被允许时,沉默就会显得居心叵测;
当连沉默也不被允许时,赞美得不够卖力都将成为罪过;
到那时,若只剩下唯一的一种声音,那一定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