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北斗时空子链正式发布;高德发布无灯路口会车预警功能;电力北斗服务支撑无人机规模化应用

今日北斗 2023-08-19 16:05:11

NO.1

北斗时空子链正式发布

8月16日,2023年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百川生态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北斗时空子链正式发布。

为进一步加速时空信息产品的研发和落地,大会还举办了北斗时空子链合作签约仪式,通过集结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打造时空信息产品,为“5G+北斗”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刘明辉代表公司参加签约仪式。

北斗时空子链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应用创新,面向多个场景联合打造模组适配产品、终端适配产品等,为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全面赋能。

来源:未来移动通信论坛

图源自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

NO.2

基于北斗定位 高德首发无灯路口会车预警功能

近日,高德地图宣布升级盲区会车服务能力,推出全新的无灯路口会车预警功能,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技术以及自研模型,提供路口其他方向道路的车辆会车情况,旨在帮助用户在无交通信号灯覆盖的路口,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驾车安全。这也是继今年4月份的弯道会车预警之后,高德再次在业内首发的、基于智能手机端实现的盲区预警类创新服务。

此外,本次升级之后,高德盲区会车服务还增加了区分车型、数字鸣笛和数字灯光等一系列新能力,进一步强化了用户驾车经过弯道、无灯路口等地段时的提示信息丰富度。

众所周知,路口一直以来都是事故频发的地段,尤其是没有交通信号灯覆盖的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等路段,由于缺乏调节和监测不同道路车流的手段,极易形成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德地图研发了无灯会车预警功能,通过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技术,并结合自研的时空感知模型,可以在用户经过某无灯场景路口时,提前触发——也就是说,以后用户在使用高德地图导航、即将经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交会路口时,就可以收到其他道路上的来车提示,更及时地了解前方交通路况,提前做好准备,以更好地降低安全风险。

据统计,高德盲区会车预警服务自上线以来,已累计向用户发布超2.5亿次会车提醒。

来源:高德地图

NO.3

东莞发布网约车卫星定位装置行业团体标准

8月15日,东莞市出租车行业协会发布了《东莞市网约车车辆卫星定位装置行业团体标准》,并从即日起实行。今后,网约车车辆卫星定位装置采集的终端数据将上报至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车辆监控平台,并同步至东莞市出租车行业协会监管信息交互平台,以接受主管部门与行业协会的“双平台”监管。

根据这一新发布的团体标准,东莞全市网约车上安装的卫星定位装置需满足信息安全性、可靠性、存储器、音视频采集管理、通讯模式等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装置中的音视频数据至少保存240小时的录像录音文件。在采集方面,网约车内最少应满足2路摄像头接入,其中1路为高清广角摄像机,摄像范围应覆盖主驾、副驾、主副驾之间区域和后排乘客区域,1路覆盖车前行驶区域,实时录音录像并实时保存。另外预留1路可安装DSM智能摄像头,可实现人脸识别、人数统计、生理疲劳报警、抽类图报警、不系安全带报警、遮挡摄像头报警等功能。

在定位监控方面,网约车内的卫星定位装置应提供实时时间、经度、纬度、速度和方向等定位状态信息,可存储到本地,同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上传至平台;支持位置信息的盲区补报,当无法注册到无线网络时,应以先进先出方式本地缓存位置信息,无线网络恢复后完成全部补传;当车辆熄火后,终端处于休眠状态时,应以一定间隔上传定位信息,且时间、距离的间隔可由平台设定;可自动对报警车辆或重点监控车辆按平台设定的定位方式及间隔上传定位数据;根据平台的指令,立即返回位置信息并进行车辆跟踪。这些信息在行驶状态下,最小报送时间间隔不大于3s,最大报送时间间隔不小于60s。

东莞市出租车行业协会表示,标准实施后,协会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出网约车行业卫星定位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加强行业自律,支持和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行业监管工作。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记者 欧雅琴

NO.4

四川北斗导航高精度基础数据中心甘孜分中心正式揭牌

8月11日,四川省北斗导航高精度基础数据中心甘孜分中心揭牌仪式在康定举行,标志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甘孜的合作再上新台阶。州委副书记邓立军,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谢维挺出席仪式并致辞,州政府副州长袁纲主持仪式。

仪式上,宣读了甘孜分中心成立文件,作了“北斗赋能甘孜经济社会发展”专题介绍,签订了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自然资源部第三大地测量队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北斗导航高精度基础数据中心甘孜分中心在活动上正式揭牌。

四川省北斗导航高精度数据中心甘孜分中心成立后,将实现省级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网服务落地甘孜,提供的北斗实时定位服务,可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环境监测、防灾减灾、交通监控,矿山地质测量、农业、林业、水利水电等领域。下一步,我州将借助北斗分中心的数据和技术服务,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提升“数字甘孜”建设水平。

来源:微甘孜

全媒体记者/ 楚吴巴登

NO.5

电力北斗服务支撑无人机规模化应用

无人机电力北斗账号用户无感登录现场测试。杨灏供图

近日,国网安徽电力协同安徽电力信通公司、安徽思极科技公司、国网信产集团思极位置公司、安徽继远软件公司开展的无人机电力北斗账号用户无感登录现场测试在宣城220千伏莲高线顺利通过。无人机飞手通过飞控APP自动获取电力北斗账号信息,实现“一键登录”,解决了电力北斗服务切换过程中账号输入繁琐等操作问题,打通无人机规模化应用“最后一公里”。

今年6月份以来,国网安徽电力积极落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规模化应用主题教育专项工作”总体要求,以“有效提升无人机巡检效率和质量,降低运维人员登塔作业风险,促进基层减负和作业模式变革”为目标,实行挂图作战,通过加快织密基准站网、优化北斗平台、开展服务性能和无人机飞行测试,全面提升电力北斗服务能力。同时,为自动贯通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平台与北斗综合服务平台,明确“飞控序列号”作为无人机唯一标识,实现“一机一号、一键管理”,为全域电力北斗服务的无感切换打下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已完成宣城、合肥、黄山、淮北等地市输电无人机切换为电力北斗服务,巡检1800余基电力杆塔。

下一步,国网安徽电力将持续开展安监、运检、营销、基建、后勤、调度等专业电力北斗技术应用试点,推动电网巡检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保障电力可靠供应与电网安全运行。

来源:金台资讯

图/文 杨灏

NO.6

中国电信北斗定位“上场” 确保福建连江“开渔稳”

安装北斗三号定位终端。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供图

8月16日,福建省开海文化季启动仪式暨2023年福州(连江)开渔节在连江县黄岐国家中心渔港举行,近千艘渔船同时扬帆远航,耕海捕鱼。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主动配合,做好开渔节网络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科创能力,为连江县3000多艘渔船加载北斗三号船载定位终端,保障渔船通信与数据安全,助力提升监管部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张开海上“安全网”,确保渔船“开渔稳”。

北斗护航,守护渔民出海安全。原来渔船出海完全是靠天吃饭,最怕遇到风浪或者恶劣天气。安装北斗三号定位终端后,船舶设备的电池电量、倾斜状态、航行状态等关键数据,可通过物联网实时上传至连江智慧海上综合管理平台,织就一张庞大的海上救助“安全网”。当渔民出海遇到险境,如船舶脱离航线或出现倾斜状态异常等情况,平台会在第一时间获知船舶准确位置,精准调度周边船舶参与救援,提升应急救援的时效性。与此同时,渔民也可以通过天通卫星电话与定位终端一键报警,有效提高险情事故处置效率。

互联互通,构建数字监管大脑。据连江县沙澳村支部书记杨明首介绍,禁渔期结束,大量船舶出海作业生产,仅依靠人力进行动态监管难度大。北斗三号定位终端设备功能强大,具备船舶位置显示、防拆预警、一键报警、电子围栏、敏感区域设置、进出港口申报等功能,结合智慧海上综合管理平台,有效帮助边检、海渔等监管部门监测船舶实时动态,实现乡镇层面的船舶、渔民信息监管可视化、智能化,打通渔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科技兴海,打造智慧海渔新标杆。为渔民安全生产、渔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持续助力智慧海渔领域,目前正与福州市海洋渔业局联手,开展福州市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对船舶档案数据库、船舶航行计划、值班日志、船舶动态信息、巡护航信息、引航信息等内容的管理与分析。同时,依托中国电信政务云资源及云安全能力,为渔船提供更加安全的数据保障,为渔民提供更加高效的数据共享和渔业监管服务。

来源:人民网

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供图

NO.7

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大中型渔船连接亚太6D通信卫星

渔船上,船长用通讯系统进行语音通话。记者 郑帅 摄

16日是开渔日,16时许,连江黄岐镇的家人第一次接到吴文江从30海里外打来的视频通话。从事渔业生产20余年来,这次出海,吴文江最有底气。

底气来自于渔船上安装的全新通信终端!这个终端可以连接亚太6D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相当于把移动Wi-Fi搬上船,有了“顺风耳”。包括老吴在内,全市1075艘12米以上大中型渔船均免费安上了新装备。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州是全国第一个实现亚太6D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覆盖所有大中型海洋渔船的设区市。

茫茫海域,远洋渔船要想与陆地联系,此前使用的多是传统卫星通信设备,但带宽小、信号不稳定,容易“连不上、呼不着”,更别提畅快“冲浪”了。相比之下,此次的新装备就解决了这些痛点——

上网速度更快。市海洋与渔业局“智慧海洋”项目负责人孙超说,以前只有2G网络,亚太6D作为国内第一颗ku频段高通量卫星,通信容量达到50Gbps,远海也能实现4G连接。

出海更有安全感。如今每条船都装有船载人脸打卡、摄像头等设备。渔业部门人员通过海上互联网,可实时与船员“面对面”交流,一旦发生险情,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处置。

性价比更高。吴文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半年流量费要2000元,总共也就5个G。现在第一年赠送12G,多出的按0.12元/MB算,5个G约在600元。

其实,宽带入海早已不是新鲜事,舟山、宁德等沿海城市争相入局,为何唯独福州能率先实现全覆盖?

关键一招在“早”。一颗高通量卫星从发射到投入规模化使用,至少需要两三年。2020年,福州就加快推动本土企业达华智能与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同年7月,亚太6D成功发射。第二年,在北太平洋中心的福州远洋捕捞渔船与央视记者视频连线,这也是亚太6D的首秀。

抢占先机之后,还要勇于破局。谁来买单?福州在全省率先推动实施“海洋渔船卫星互联网应用项目”,总投资4098.96万元,做到设备安装全免费。谁来运营?实现全覆盖最大的难度就在于此,福州选择了国企。“项目花了一年时间完成调研、设计,最后仅用3个月就赶在开渔前完成了设备安装。”项目承接方、福州交通信息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将引领新的变革。“以渔获交易方式为例,渔民可在海上直播带货。”孙超说,还能推动海洋大数据、海上物联、海上救援等涉海应用场景服务,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福建日报

图 记者 郑帅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