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评嘉峪关的选调生离职,三线小城市不值得考公??

公务缘 2024-06-01 14:24:28

“嘉峪关就是落后的戈壁小县城,我在那里被禁锢,动弹不得”“觉得自己像妓女,只不过是出卖自由和灵魂”,近日,一选调生发文不满被分配到嘉峪关一事,引发舆论热议。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武汉大学研究生顾同学在手握九个offer的情况下,出于对稳定的追求,选择了公务员考试的道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她成功考取了选调生职位,却未如愿留在故乡兰州,而是被派遣至远隔千余公里的嘉峪关。期间,她面对导师的劝说、父母的支持,甚至一度考虑放弃,最终还是offer勉强踏上前往嘉峪关的旅程,担任选调生职务。到任后,顾同学不禁流露出了懊悔与不甘,甚至对嘉峪关表达了不满的情绪。

在网上引发舆情后,29日,从嘉峪关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4月份顾某本人申请取消录用资格,组织已经批准。

由于顾某发布的这篇“恶评”,她遭到网友指责,被贴上了“追求完美自私主义”的标签,意指其既要享有公务员的体面与稳定,又不愿承受基层锻炼的艰辛。众所周知,选调生的初衷在于深入基层、积累实践经验,并提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顾某在离职之后,仍发表长文,激烈批判嘉峪关的不发达状况,此举显然有失妥当。

鉴于选调生身份的独特性,众多网友在讨论此类事件时,常不由自主地赋予其丰富的道德含义。然而,究其根本,公务员考试仅是众多职业路径中的一个选项,招聘单位与求职者,均享有选择的自由。单位有权利评估她是否满足岗位要求,而她若感到职位与个人预期不符,自然也有权选择离职。

她在实际工作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自己与岗位实难契合,遂申请放弃录用资格,且得到了组织的理解与批准,这可谓是一种对双方都较为体面的解决方式。对于不愿承受艰苦条件,偏爱大都市的繁华,而不屑于面对西北地区风沙弥漫生活环境的选择,虽不值得大力提倡,但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人如此看不上嘉峪关,难道还能指望她在工作岗位上用心?为地方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这个结果,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好的选择。

事实上,不少年轻人历尽艰辛进入体制内后,却因种种不适应,最终无奈选择离开的情况并不少见。在现实工作中,许多基层公务员岗位往往伴随着单调与乏味,而那些能提供稳定生活的小城市,尽管有着自己的安宁,却难以媲美大城市的繁华与多元包容性。

如果大学生本身对考公务员并无兴趣,只是出于从众心理或在家长的劝说下勉强参与,可能会像顾某那样中途放弃,这不仅占用了公共资源,还导致自己失去了应届毕业生的优势,耗费近一年光阴后重新面临就业挑战,实为一个不够理智的选择。

顾某这篇名为《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的文章,个人风格非常明显。根据她的文字所流露的价值观,似乎与选调生职务的本质不协调。她内心向往的世界充满了诗意,希望身边围绕着几位知己好友,能够随时相约共赴演唱会的激情。此外,她还渴望在人生旅途中能有导师作为榜样,

只要在法律框架内行事,选择放弃选调生职位是个人权利,无可非议。然而,顾某的案例揭示了一个现实:对某些人而言,稳定并非首要追求,其背后所隐含的成本亦不是人人能够承受。

顾某的某些言论虽令人惋惜,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如何引导更多毕业生摆脱对稳定的盲目崇拜,搭建从校园到社会的实际桥梁,从而在择业时做出既有利于个人发展又能贡献社会的明智抉择,这或许是更为迫切的思考方向。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