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话:霍布森选择效应是什么?
话说17世纪英国有个马贩子叫霍布森,他向市场抛出了一个诱人的“广告语”:“无论买还是租,都可以在我的马中随便挑,每匹都价格低廉”。众人一听,这也太诱人了吧,于是蜂拥而至。等到了马场,大家才发现了猫腻。原来偌大的马场留了个狭窄的出口,买家只能在出口处挑选马匹,而因为出口很狭窄,只有又瘦又矮的马才能出得来,哪还有什么挑选的余地?众人大呼上当!
马场
大家脑补一下这个场景:霍布森的马场中有很多高头大马,看上去非常诱人,很多人被吸引过来,结果发现所谓的随便挑其实根本没得挑。
这本来只是个不入大雅之堂的市井骗局,偏偏遇上了好事者,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西蒙绝对是个奇才,本科和博士读的是政治学,却获得了图灵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管理学上对管理行为、管理决策等有深入研究,开创了组织行为学、管理科学两个领域。
大师西蒙的兴趣实在是太广泛了,他针对市井骗徒霍布森的“事迹”,提出了“霍布森选择效应”,指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也就是虚假选择。
第二句话:很多人是自己把自己的路封死
霍布森的可恶之处是把其他路封死,然后让大家“随便选择”,如果你是买家,那就只能被动接受,但内心还是知道这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很多人明知不合理仍然就范呢?因为利益的驱动凌驾其上,想要以很低的价格买到马,那就得被迫答应霍布森的条件。规则是单方面制定的,看似不公平,其实很公平,决定买的人一定权衡了利弊,想想尽管不是好马,但毕竟很便宜,这就是等价交换。
如果没有他人把路封死,是否就有很多选择余地呢?举个例子,路上有很多人闯红灯,有行人,有骑电瓶车的,他们对其他人等红灯的行为熟视无睹,我行我素、一骑绝尘,出了交通事故也在所不惜。每人逼迫他们,他们完全可以选择等红灯,但仍然死性不改,这说明什么?自己让自己没有选择。
闯红灯
机动车就很少会闯红灯,因为代价很大,连扣分带罚款,委实吃不消。这又说明什么?任何事都是等价交换,违规成本高,就会选择不违规;而违规成本很低,至少这些人自己认为很低,他们就会选择违规,不再做其他选择。
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余地小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的路封死了。明明可以少吃、生活更有规律,却偏偏暴饮暴食、没有节制,结果吃出了一身肉。明明可以像同事一样努力工作,却偏偏懒惰成性,还斤斤计较,结果没有任何成长,还怨天尤人。种种例子,举不胜举。
第三句话:根源是主观封闭性
什么叫主观封闭性呢?就是无视客观世界的存在,只从自认为正确的狭小视角看问题、思考问题,因而将思维局限在了封闭的主观世界中。
认为自己没有选择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封闭的思想去考虑问题,说白了就是思想狭隘。第一种人是不学无术者,因为缺少知识的储备,自己没有见识,别人的观点也听不进去,看待事物极其片面、肤浅,还总自以为是,他们的选择肯定很少。
第二种人是“习惯成自然”,习惯于按照某种方式做事,压根就没想过是否还有其他方式。这类人中不乏聪明者,也不乏见多识广者,但思维惯性的力量很强大,将知识、经验、思考能力都屏蔽了,很难跳出去。
第三种人与第二种人有些相似,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很多种选择,但按照自己的经验思考和做事。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他自己认为的经验,可称之为狭隘经验,因为没有经过更大范围的验证。
如果说第二种人是处于无意识状态,而第三种人则是有意识状态。前者在别人提醒后如果意识到了,就会进行改变;后者显然更加顽固,因为他们会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很难受外力影响而改变。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描述的就是第三种人。
第四句话:还有药可救吗?
无论是上面提到的哪一种人,想要改变的难易程度相差很大,但总体来说都是可以改变的。第一种人随着学识、阅历的增加,思维上也会发生变化,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选择。第二种人只要勇于打破惯性,跳出习惯的约束,自然就能获得突破。第三种人相对来说最难改变,一般需要依赖强大的外力影响,强烈地触动到自己,才有可能改变。
可以选择的路
无论哪种情况,想要打破霍布森选择效应,基本上要抓住“三多”:
一是多进行思维训练。学习多种思维方式,让自己习惯于多角度思考、创新思考,这是让自己有更多选择的根本方法。
二是多与他人交流。借鉴他人的思想和经验,是拓宽自己思路最快捷的方式,但前提是要能虚心向他人学习。
三是多总结经验教训。大多数人对过去已发生事件的认知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就是流于表面、未曾深究,要通过频繁的、系统的总结,找到事件的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这才能洞察到本质,从而上升到理性认知阶段。这样沉淀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经验,才能真正指导我们找到更多的选择。
最后请记住这句话:如果你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很可能就是走不通的!
四句话学堂——极简而深刻的管理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