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炎热,蜱虫进入了繁殖活跃期,因被叮咬而导致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2018年5月,家住江苏盱眙的宋先生一家有3人先后被蜱虫咬伤。结果岳母和小舅子因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宋先生则被抢救了半个多月才康复出院。
2020年5月,浙江宁波一医院一个月就连续接诊了十多例被蜱虫咬伤的病人。
蜱虫,究竟是种怎样的生物?为什么如此可怕?
隐藏在夏季户外的杀手——蜱虫蜱虫在每年4-10月活动频繁,通常出没于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有的还会匿藏在人或动物的毛发内。
蜱虫本身体型很小,跟绿豆般大小,但吸血后会胀大,雌性蜱虫体积可增加3-400倍。
夏季人们穿着比较清凉,皮肤裸露在外,户外活动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蜱虫“盯上”。而相对于成人,爱在草地、树林玩耍的小朋友更容易成为蜱虫的目标。
网上搜索发现,每年都会有不少孩子被蜱虫叮咬的新闻:
“被蜱虫咬了胸部,吉林13岁男孩得了脑炎昏迷10天”
“辽宁2岁男孩后脑勺被蜱虫叮咬,多天后发现时虫子胀了10倍,取出来还活着”
“杭州一2岁孩子被蜱虫叮咬,吸血的蜱虫身子钻进了脚趾,仅剩虫子的脚还露在皮肤表面”
……
蜱虫专挑人们皮肤较薄又不容易被发现的部位“下手”,比如脚趾、腋下、头皮、腹股沟等。人们被叮咬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诱发严重疾病危及性命,病情极为凶险。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资料显示,蜱虫可能携带传播83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一旦被“盯上”,有机会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蜱传斑疹伤寒等。
被蜱虫叮咬,可以直接拍死?捏爆?硬拔?对于被蜱虫叮咬的情况,直接拍死、捏爆或硬拔都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因为蜱虫的“嘴巴”有倒刺结构,嘴腹连接处十分脆弱。直接拍死或捏爆,虫子的头部可能会深深扎入人体,释出更多的毒素。而硬拔很容易使蜱虫的口器折断并滞留于皮层内,轻则引起皮肤过敏、发炎,重则诱发感染。
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借助工具移除,如细尖的镊子或专用的蜱虫移除器。
在移除蜱虫前,先用酒精清洁叮咬部位和工具,以减少感染的风险。然后,用镊子或移除器轻轻夹住蜱虫的头部,稳定地垂直向上拔出,避免旋转或扭动蜱虫。最后,再用碘伏给伤口消毒。
注意,之后的一段时间应密切观察叮咬部位及身体状况,若出现红肿、疼痛、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另外,如果蜱虫头部已深入皮肤,不要强行处理,建议直接寻求医生帮助。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蜱虫,真的不可不防。
怎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被蜱虫叮咬的风险呢?以下几个防范措施赶紧记下来!
1.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定期对庭院内外进行清理,包括清除杂草、垃圾等,以减少蜱虫的滋生环境。如家里有养家禽,应确保禽畜圈舍的清洁与卫生,定期进行打扫和消毒,预防蜱虫寄生。
2.避免长时间在户外坐卧停留
蜱虫主要生活在树林、草地等户外区域,人们应避免在这些地方长时间坐卧。
3.前往户外前,做足个人防护
户外作业、游玩时,建议穿着长袖、浅色、表面光滑的衣服,以减少蜱虫的附着和叮咬。另外,裸露在外的皮肤最好涂抹含避蚊胺、氯菊酯的驱避剂。
4.户外返回家后,注意检查
在户外活动后,回家应仔细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虫附着,检查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耳后、腋下、大腿内侧及腿窝等部位。
5.定期宠物检查和防护
宠物在户外活动后,可能会带回蜱虫,甚至可能成为蜱虫的宿主。因此,应定期给宠物做身体检查,并使用专门的宠物防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