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破不是南宋灭亡的原因,而是南宋灭亡的开始

盼丹聊历史 2024-05-05 06:03:39

襄阳城破,是南宋不行的结果,而不是南宋不行的原因。规范表述是:因为南宋真得不行了,所以才会丢了襄阳。

首先说襄阳地利

自古以来,南朝政权都是一个双头政权:长江下游,或是建康或是临安,作为政治中心:长江中游,主要是荆襄地区,作为军事中心。

原因是长江江面的宽度。

建康附近的江面很宽,外加还有两淮水网,所以北方政权打过长江很难。因此,把政治中心,也就是首都,定在下游建康一带就非常安全。如果还想再安全一点儿,那就学南宋,一怂到底,直接定都杭州。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那北方政权应该怎么操作?

最好的办法不是从长江下游的建康突破长江,而是从长江中游的荆襄突破长江,然后顺流而下,去收拾下游的南朝政权。因为荆襄地区的长江江面过比较窄。

所以,南朝政权一定要在荆襄地区屯驻重兵。不管是三国时的东吴,还是十六国时期的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所有南朝政权,几乎都是这种布局,把荆襄当做自己的军事中心。

因此,对南宋来说,荆襄一定要守,而且一定要穷举国之力去守。这里都守不住,那别的地方干脆就不用守。因为无险可守。

其次说南宋财政

具体到蒙宋战争,荆襄地区的争夺焦点是襄阳。

襄阳被喻为天下之腰膂,跨连荆豫、控扼南北,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这一点,南宋十分清楚。所以,在蒙古人关注襄阳之前,南宋就已经花巨资在襄阳建立了牢固防线。

那蒙古人呢?

别说蒙古人,包括女真人在内,他们统统没有发现襄阳的战略价值。女真大金为啥灭不了南宋?就纯军事来说,就是脑子问题。金军拼命往东南填线,填一批人死一批人,但怎么填都填不灭南宋。原因就是从建康方向很难突破长江,即便突破也无法隔着两淮持续输入暴力。但女真人就是这么耿直,终其一朝,也没能发现襄阳的战略价值。

蒙古人更暴力,打仗从来不分主次、一律齐头并进,看谁有本事谁就打出主攻方向,所以两淮也打、荆襄也打、四川也打。甚至,还把迂回战术运用到战略层面,玩了一个西南大迂回,竟从从云贵去抄南宋后路。直到忽必烈时期,蒙古人才在南宋降将刘整的点拨下,发现了襄阳的战略价值。

说了这么半天,不还是地利吗?这跟财政有啥关系?

关系就是蒙哥大汗时期的西南大迂回,虽然没能灭掉南宋,但把南宋打到了经济破产。等到蒙古人把注意力转移到襄阳的时候,南宋已经无力支撑襄阳保卫战。

公元1234年的时候,南宋纸币一贯还能兑换429文铜钱;1263年的时候,南宋纸币一贯仅能兑换250文铜钱。等到襄阳之战开打的前一年,也就是1266年,南宋纸币一贯只能兑换4文铜钱。经济窘迫到这种程度,南宋还拿什么整军备战?

所以,公元1267年,蒙宋襄阳之战爆发的时候,南宋基本走到财政破产的边缘。但凡南宋还能拿出钱来,那襄阳未必会被轻易攻破,甚至还可能拼残大蒙古国的财政。

“以国家每岁经费计之,襄樊殆居其半”,也就是说,偌大的大蒙古国也扛不住襄阳之战的累年消耗。所以,忽必烈才不得不改变久围不攻的既定战略,下令前线赶紧发动总攻、加快战争进程。蒙元尚且如此,就不要说南宋了。

第三是蒙元水军

襄阳,也称襄樊,其实际是两座城,樊城在汉水以北、襄阳在汉水以南,二城隔汉水相望且互为犄角,构成一个双城防御系统。

那攻破襄阳的关键是什么?

什么蒙古铁骑天下无敌、什么回回炮雷霆万钧、什么元军围城旷日持久,等等这些全是扯淡。襄阳城防完全能扛住。

但前提是宋军必须牢牢掌握制水权。

三国关羽襄樊之战,为何能打出威震华夏的气势?因为在进攻襄樊之前,关羽的水军已经在汉江水面上畅通无阻,曹军根本不敢派出水军迎战。而南宋恰恰在这个关键前提上出了问题。简单说就是南宋水军已经打不赢蒙元水军。

公元1270年,南宋降将刘整已经为蒙古大元造船五千艘、操练水军七万人。“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而习之,得练卒七万”。新组建的蒙元水军未必能够碾压南宋水军,但只要能配合陆军封锁汉水,那就蒙元水军就算发挥了决定作用。

而此时的南宋水军呢?

水军一直是南宋杀手锏级的存在。这时候却堕落到连民间武装都不如的境地,不仅无法将援军和物资送进襄阳,而且还屡次被蒙元水军杀得死伤惨重。简单说就是南宋水军已经打不过蒙元水军。

在汉水上,南宋水军都打不过蒙元水军。那等到襄阳城破之后,在长江上,南宋水军还怎么打?因为人家是越打越强,自己却越打越弱。之后的丁家洲水战,南宋十三万水军一战报销,就是明证。

所以,襄阳易手的关键是制水权易手,而制水权易手的关键是蒙元水军已经形成战斗力,而且很可能已经超过南宋水军。

襄阳城破,标志着蒙宋之间的军事平衡被彻底打破。之前尚且势均力敌、之后就是单方面碾压。所以,襄阳城破是南宋被灭的开始,而不是南宋被灭的原因。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