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号向左,某平台向右:产品即价值观

全域研究哥 2024-12-08 20:16:48

以防被投诉,本文不提及除视频号外任何平台名字,用某平台代替,仅表达对视频号的赞扬,某平台不特指某一个公司,可能是一类公司。

我下文提的某平台的各种功能,无论是短视频、直播、粉丝群、标签啥的,都是各个视频平台都有的基础功能,没有任何一个功能可以直接导向或暗示某个特殊的平台。

本文也不是喷谁,只是想相对客观的聊聊不同平台的底层区别。

池塘 vs 瀑布

前几天一个数学素质教育的 CEO (数感星球,计算练习类产品第一欢迎试试)跟我说,他和一个数学博主视频号直播,该博主的用户比较高端,他全程讲教育理念,顺手卖产品,结果转化率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本来说播2小时的,结果播了4个小时。

但这种在某平台就行不通,他与某平台博主的联合直播,还是要以讲产品卖点为主,讲理念为辅。

我借此跟他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某平台是以 “兴趣标签” 聚集人的,视频号是以 “认知水平” 聚集人的。

什么意思?某平台短视频的分发逻辑是 “提炼这个短视频的话题标签”,并找到这个标签感兴趣的受众。

比如,一个数学视频,A和B都是小学家长,都对 “数学” 这个话题感兴趣,她俩身上都有 “数学” 这个标签,这个短视频就会无差别的推给她们。可是,同样对数学感兴趣,同样对数学学习有需求,A和B的认知水平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天差地别的。

所以某平台像一个瀑布,对有同类兴趣标签、关注标签的人无差别倾泻而下,所以博主粉丝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为什么某平台卖货,主要讲产品卖点而非认知,因为同一博主的粉丝认知差异也是巨大的。

但视频号不一样,视频号推荐算法是基于 “熟人和社交关系” 的,比如某视频 A 点赞了,就会被推给 A 的朋友,而 A 社交圈内的朋友,大概率认知水平与 A 是差不多的。即使同样关注数学教育,如果 A 与 B 认知差异过大,他们根本就不会在一个社交圈里,大概率不会刷到同样一条视频。

这样的分发逻辑就容易形成一个又一个 “认知差不多的池塘”,但每个池塘都不大,在这样的池塘里就是可以卖认知的,因为大家的认知差不多。

视频号更像池塘,认知水平类似、粘性高、但每个池塘都不大;某平台更像瀑布,全网最大公约数的去找同样话题标签的人,而非认知标签的人。

经营 vs 收割

先说一些现象:

1)当我们聊视频号怎么做时,往往不会只聊如何发好短视频,而会聊怎么做 “微信生态的全域经营”,比如,如何从视频号转私域,如何与公众号结合,视频与直播怎么结合,总之,重在 “联动与经营”。

但在聊某平台时,你几乎没从听过谁说,要在某平台做好用户经营,没有的事儿,大家只会聊直播间如何接住极速流,如何组品、定价实现最大转化。

2)视频号的出单往往是细水长流但源源不断,很难有巨大的脉冲式的引爆;但某平台恰恰相反,往往是一个波峰接着一个波峰,波峰之间全是低谷。

3)如果你同一时期做视频号和某平台的话,可能会惊奇的发现,视频号涨粉确实很慢,但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粉丝量不重要,粉丝质量才重要。甚至有很多 “商业博主” 会说什么视频号1个粉丝 = 某平台10个粉丝这种神奇的算法,不过这种也属于拍脑袋的,我们也不展开了。但种种现象说明,大家确实都认为视频号粉丝的价值更大。

这背后最本质的原因是:在某平台上,大家不是不想经营,是压根儿没法经营,只能 “收割”。

1)某平台粉丝不是你的。你的一条视频能被你多少粉丝刷到,完全是平台控制的。做过某平台的人都知道,不能看粉丝量,要看你账号一条视频的初始播放量。甚至有很多某平台达人,粉丝量在涨,视频的基础播放量在掉,这也很说明问题了。

2)没有任何用户运营的工具和手段。某平台除了直播与视频外,只有一个粉丝群功能可以 “维系” 粉丝粘性,但粉丝群打开率极低且各种泛滥,完全达不到任何信任建立的作用,可你一导流到外站,某平台就咔咔封你。

基于上述两个原因,粉丝不属于我,我本来就已经很没有意愿经营了,况且我还没有任何的工具助力,那我不收割我干嘛,我在等啥?我今天不收割,明天就被别人收割了。

大家应该听过一个观点,如果你直播能力强,你是可以不拍短视频,靠直播徒手起号的,这个说法是科学的(虽然难度很大),可这不就是最极致的收割逻辑吗?进来,别走,听我讲,讲完马上买,宇宙超级大实惠仅限今晚直播间。

但视频号是另一个思路,因为粉丝量确实不大(刚才的池塘逻辑),所以没法大批量收割,割也割不了多少,还不如好好经营,微信生态也提供了足够多的工具,用户可以被多次触达、多内容载体触达、多次信任建立,最后达成长期交易。也正因为这个逻辑,视频号更适合高客单的产品。

标品 vs 非标品

相比较而言,某平台适合标品,视频号适合非标品。

先解释一下 “标品” 的定义,在工业生产上,对于标品的定义是标准化的商品,比如,一瓶海飞丝洗发水,可以做到每一瓶洗发水一模一样,这就叫做标品。但比如茶叶,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茶叶,所以在生产的定义里,茶叶其实是非标品。

不过,这里我做了标品和非标品的延伸:

1)绝对标品:消费者视角下 “低认知门槛、弱弹性价格”,有绝对的价格锚点,比如,日化、零食、猫粮狗粮等。

2)相对非标品:消费者心里虽然有大致的价格锚点,但价格弹性也比较大,比如,茶叶、冬虫夏草、阿胶等等,这种卖50也行,300也行,但2000可能就不太行了。

3)绝对非标品:可以随意定价,价格无所谓是否合理,只看是否有人愿意买单,很典型的就是知识类产品。比如,K12课程,同样一个数学老师,A老师与B老师价格能差出10倍20倍,这都很正常,因为家长买的不是内容,是老师,而每个老师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对非标品。

某平台适合绝对标品,刚才讲了某平台的推荐逻辑是基于标签维度,比如,我是一个喜欢买零食的人,就很容易刷到零食直播间。此时商家要做的,就是用各种话术、产品组合、价格组合和一个123上链接的主播去成交用户。某平台没有太多的经营空间,自然就会更注重当次转化。

很多第三方平台都能查到某平台不同类目、不同产品的销量。在消费品行业,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价格极低的产品,为什么?因为好转化啊,9块9包邮的洗发水你觉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我先买了再说,这个主播说过了今天可就再也没有了。

视频号是池塘逻辑,很重经营,非常适合建立足够信任后卖高客单产品。做过视频号和某平台的人都会有体感,视频号适合成交高客单,但某平台很难。这并不是用户群不一样,大家都是大几亿的日活,能有啥不一样?

某平台的模式就决定了它无法通过长效经营建立信任,只能快速通过低价产品收割。

而视频号能卖高客单也不是因为视频号用户更有钱,而是因为微信生态 “能经营用户”,在信任值累积之后,愿意付费更高客单的商品。而大部分高客单的商品,往往都是偏非标品,你想想,你费气白咧在视频号种了半天草,完了卖他一个9块9洗发水,你亏不亏,你自己都觉得亏,所以你不会这么做。

我自己关注了一个西藏的小妹妹,他们家就是自己上山挖虫草的,我天天看她短视频,还加了她微信,她每天视频号种草一遍我,朋友圈种草一遍我,发的还都挺有意思,我不觉得烦。她卖的也不便宜,如果有一天我要买冬虫夏草的话,肯定会去她家下一单的。这种就是典型的非标品,这种360°的经营种草就很值得。

贪嗔痴 vs 真善美

在视频分发逻辑上,某平台的机制是 “讨好人性的贪嗔痴” ,而视频号是 “激发真善美”。

在某平台里,每个人都是虚拟的马甲,你可以给擦边视频点赞,给愤世嫉俗的点赞,可以给毁三观的视频点赞,你可以顶着一个谁也不认识的ID当键盘侠,可以肆无忌惮的宣泄你人性中最丑陋的部分。

但视频号里你绝对不会这样,每一个赞都要暴露在社交关系里,每一个评论都是你本人的微信ID,我们再丑陋也是要脸的,这种机制本身就是一种约束。而这也就注定了视频号里火起来的内容,一定是正能量的、有普世价值观的内容。视频号里毁三观的10w+肯定也有,但比例远远没有某平台那么离谱。

但视频号自己不知道这样的机制,会让它少很多互动、很多评论吗,它一定知道,这就是价值观的选择。

还是那句话,产品即价值观啊。

作者 | 罗大量,于商业世界中觉察自我,静待未来。商业:深度复盘/行业洞察/商业思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