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别称揭秘!端午节的文化密码

艺之峰 2024-06-08 22:22:27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一、端二、端三、端四、端五来称呼。

因此,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重五节”等20多种。

端午节的别称,背后都有一段段故事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样。

龙舟节:传说是因为屈原投江,当地人民怕水中的鱼吃掉他的身体,纷纷划船捞救。

后来为弘扬屈原精神,用龙舟竞渡的方式纪念屈原。

浴兰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天中节:源于道教的“天地水”三官信仰。

东汉末年以后,道教徒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将农历五月视为毒月,五日视为毒日,五日中午又被视为毒时。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云:“俗以五月已往,称为‘恶月’;已后,称为‘恶日’;已后,称为‘恶时’。

是月婚嫁者罕矣。

”民间遂有端午节贴符念咒、挂避兵灵符、悬钟馗像、挂香袋、佩长命缕、系百索等习俗,以求祛病消灾、健康长寿。

夏节:源于对自然时间的认知。

《后汉书•礼仪志》载:“是月上辰,日正阳,月正午。

”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解释:“日叶正阳,时当中夏。

”“日正阳”,指阳光直射地面,太阳走到黄经45度,对应公历6月6日左右;“月正午”,指望月走到离宫(十二次之一)午位,对应公历5月31日至6月19日之间;“时当中夏”,即夏季的中间。

“日正阳”“月正午”和“时当中夏”三个时间点都与夏至有关。

夏至是农历五月最重要的节日。

解粽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粽子,古称角黍、筒粽。

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类似食品,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到了晋代,正式成为端午节食品。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了屈原投江后人们作粽子投入江中的传说。

唐代诗人姚合在《端午即事》中写道:“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女儿节:明清时期流行于北方的端午节俗。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说:“燕俗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以前,店铺间借折扇、发兑荷包、饮酒馈遗、瓜果食物相尚。

躲午:宋代时端午节的一种风俗活动。

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载:“端午,京都士人女子簪戴,皆插一尺长短之艾叶于头上……

并于午时饮菖蒲酒,以辟瘟气而解五毒。

旧传好事者贮药、藏茧、留燕以待之。

游百病: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在端午节这天出游郊外,称为“游百病”或“游百病及散百病”,目的是驱除疾病和不祥。

这些别称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各地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传统。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