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第23届“世界骨质疏松日”,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指导,安进中国支持的“健骨力行,自在人生”骨质疏松症科普公益项目在北京举行。
本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公众、医生和患者展开骨健康相关的科普宣教,呼吁对骨质疏松症“早筛查、早治疗”,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事件的发生,用更强健的骨骼应对中国日渐突出的老龄化挑战。
骨骼健康问题常被忽略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院士指出,罹患慢性疾病是致使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健康,且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提高的疾病,其患病人数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而在急剧增加,已然成为中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然而,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比,骨骼健康问题往往被忽视。很多人直到腕部、椎体、髋部等部位的骨折后,才意识到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骨质疏松常会引起骨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会让骨骼变得脆弱、稀疏、更容易断裂。据悉,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19.2%,其中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为32.1%,而65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更高达51.6%。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即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其常见发生部位包括椎体、髋部、前臂远端、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髋部骨折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的一年之内,20%的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的患者则会致残。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张英泽院士
院士呼吁重视骨质疏松张英泽院士呼吁:希望65岁以上的高风险绝经后妇女重视骨密度筛查、尽早开始防治骨质疏松症;从医生层面,将带领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的医生一起致力于传播正确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知识。
骨质疏松症并非人体老化的必然过程,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然而数据显示,我国的骨质疏松诊治率尚显不足。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仅为3.7%,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也只有7.0%。
因此,在本次启动仪式中,专家强调骨骼健康的防护应贯穿我们生命全周期,骨质疏松症患者必须及时、正确地就医,采用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积极治疗。
文/ 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图片/视觉中国
责编/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