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132: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丨因萧何获重用,亦因萧何而死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4-09-25 13:37:25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意是韩信因萧何成就大业,最终却也因萧何而身死;比喻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好与坏都出在同一人或同一物身上。成语出自《容斋随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韩信,东海郡淮阴县人,早年家中贫困,一度寄人篱下,甚至曾受胯下之辱,但他的志向却十分远大。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大泽乡起义”爆发,原楚国贵族项梁也于会稽起兵响应,并在平定江东后,率兵渡过淮河北上,韩信仗剑投奔项梁,但却始终默默无闻。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九月,项梁战败身死,韩信遂又归属项羽,虽然得以升任郎中,但仍然难获重用,韩信曾多次给项羽献计,但皆未获得采纳,这让韩信感到心灰意冷。

汉元年(前206年),攻入关中,灭亡秦国后,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刘邦获封汉王。四月,诸侯会盟后各归封国,刘邦率部南下汉中,对项羽死心的韩信趁机离开楚营,投入刘邦麾下,先任连敖(管理仓库的小吏),后经夏侯婴推荐,得以升任治粟都尉(管理粮饷)。

当时,萧何负责汉军后勤,作为韩信的顶头上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萧何对韩信的才能十分欣赏,曾数次向刘邦推荐,然而始终没有引起刘邦重视。

眼见始终得不到重用,韩信决定另寻明主,于是在随军抵达南郑后便逃走了,萧何得知后,也不顾上给刘邦禀报,连夜带人去追赶韩信,经过一番苦劝才将其劝回。

由于汉中距离家乡遥远,刘邦在率兵南下汉中后,不少将士纷纷逃亡,起初刘邦倒也没有在意,直到听说萧何也逃走了,这才大为恼怒,毕竟萧何的重要性,只有刘邦自己知道。

萧何返回后,刘邦质问萧何为何逃走,萧何这才将自己连夜追回韩信之事禀报。

刘邦没好气地询问萧何,那么多将士逃走他都不追,为何独追韩信。萧何借机再度郑重向刘邦推荐韩信,这才引起刘邦重视,在与韩信彻夜长谈之后,刘邦终于意识到了韩信的才能,遂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被拜为大将军后,最初并未受到重用,直到“彭城之战”刘邦战败后,这才开始任用韩信独自领兵。此后,刘邦与项羽对峙于荥阳一线,韩信则开辟北方战线,先后攻灭和降服西魏、代、赵、燕、齐等国,并最终协助刘邦在垓下彻底击败项羽。

“楚汉战争”中,韩信虽然战功卓著,但无论是“成皋之战”中韩信驻军修武按兵不动,还是攻占齐国后请立齐王,亦或是“垓下之战”前韩信拒不奉命出兵,都导致他始终没有真正赢得刘邦的信任,甚至因此先后两次被夺取兵权。

正因韩信能力太强,而没能赢得刘邦的信任,因此刘邦在称帝后虽然念其功劳,将韩信封为楚王,但当有人告发韩信私藏钟离眜、图谋不轨后,刘邦没有丝毫犹豫便将其擒获,废为了淮阴侯,并在迁都长安后,将韩信移居长安,看管在了眼皮底下。

被废为侯以后,闲居长安的韩信心中多有怨言,不仅扬言耻于与周勃、灌婴等平起平坐,对于刘邦更是没有丝毫好脸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韩信说出了“刘邦统兵不过十万,自己统兵多多益善”的言论,以此讥讽刘邦能力不如自己。

汉十年(前197年),代相陈豨发动叛乱,因其统领着代、赵两地兵马,以致其叛乱后,黄河以北大片地区迅速陷入战乱,为此刘邦不得不亲自率兵前去征剿,吕后和萧何则被留在长安辅佐太子刘盈治理国政。

恰在此时,韩信的一位家臣因为得罪了韩信,被其囚禁打算处死。家臣的弟弟为了救兄长,上书告发韩信意图谋反,并称当初陈豨前往代地任职前,韩信便曾与其密谋,说一旦将来陈豨谋反,韩信将在长安起兵响应,共同谋取天下。

陈豨叛乱规模本就极大,若是韩信再在长安起事,那么天下可就真要陷入危局了。当此局面,韩信是否有反叛之心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吕后不能赌,更不敢赌,因此吕后当机立断决定诛杀韩信,消除隐患。

为此,吕后找来萧何商议,萧何建议可谎称刘邦已经平叛取胜归来,到时列侯、群臣都要前来祝贺,可趁此机会将韩信拿下。吕后依计行事后,萧何拉着韩信入宫庆贺,结果韩信刚一入宫,便被埋伏的武士擒获,随后押入长乐宫钟室处死,之后又夷灭韩信三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