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自幼傅察便对学问情有独钟,同龄孩童相邀嬉戏,他皆婉拒,一心向学。傅察对名位利禄看得极淡,身处京畿之地,朋友多位居显要,他却鲜少主动拜访,即便偶遇旧交,亦仅止于寒暄谈笑,绝无攀附之意。其清高之气,由此可见一斑。
傅察十八岁时,即已才华横溢,一举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起初,他任职于青州,担任司法参军,以其公正无私、明察秋毫著称。后来傅察逐步晋升,最终升至吏部员外郎。
宣和七年十月,秋意渐浓,落叶纷飞,这是北宋末期的到来。在这个季节,傅察接到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接待金国派来祝贺元旦的使者。此时的北宋朝廷,虽然表面上还保持着与金国的和平盟约,但实际上,金国的野心已经悄然膨胀,背盟之意日渐明显,只是宋朝廷尚未洞察这一暗流涌动。
傅察携带着朝廷的期望,踏上了前往北方的旅程。他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了燕京。然而,刚一落脚,便有消息传来,金兵已在边境频繁活动,大有入侵之势。同行的同僚们闻讯色变,纷纷劝说傅察暂缓行程,以免遭遇不测。
傅察深知此次出使的重要性,沉思片刻,然后慨然答道:“吾受君命,出使远方,本就预料到可能遭遇的艰难险阻。若因眼前困境而止步,岂非辜负了圣上的期望与信任?吾辈身为朝廷命官,自当勇往直前,不负使命。”
言罢,傅察坚定地继续了他的旅程,不顾个人安危,直奔韩城镇而去。韩城镇,这个位于边境的小镇,本应是两国使者会面的地方,却因为金国的背信弃义而变得异常冷清。傅察抵达后,等待多时,却发现金国使者并未如约而至。这一刻,傅察的心中或许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
几天后,平静的馆舍外突然传来喧嚣声,几十个金兵骑马横冲直撞地闯入,气势汹汹。他们不由分说,强行将傅察架上马背。一路上,傅察虽然不明就里,但心中的警惕从未放松。随着马蹄声的急促,他们逐渐接近了边境。
抵达边境时,傅察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气氛异常,金兵的举动显然与寻常接待使者的礼节大相径庭。他深知此行恐怕凶多吉少,因此坚决地拒绝继续前进。傅察挺直腰板,语气坚定地说:“按照两国交往的惯例,接待使者应当在此地止步。我已完成了我的使命,不会再向前一步。”
金兵们对他的拒绝置若罔闻,只是粗暴地换掉了他的车夫,将傅察强行带往东北方向。马车载着傅察,在颠簸的道路上行驶了大约一百里,途中风声鹤唳,形势愈发紧张。
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所谓的二太子斡离不,他正领兵巡防在驿站路上。金兵们勒令傅察下马,并要求他向斡离不行跪拜之礼。然而,傅察身为宋朝使臣,深知礼仪之重,坚决不肯屈服于金人的威逼。他站立如松,眼神坚定,拒绝了下拜的要求。
傅察从容应对,言辞间透露出使臣的威严与智慧:“若我此行是往大国出使,面见国主,致敬自然是不容置疑的礼节。然而,我如今身为接待来宾的使臣,却在此地遭受胁迫。且不说我只被安排觐见太子,即便太子贵为皇嗣,我身为宋朝使臣,理应受到宾客之礼的对待,何以下跪之有?”
斡离不闻言色变,怒气冲冲地反驳:“我国兴师南下,此间哪里还有使者容身之地?你若想活命,便将你们国家的虚实一一道来,否则便是死路一条。”
傅察面不改色,回应得义正词严:“我国皇上仁德圣明,一直与贵国保持友好交往,使者往来不绝,彼此间的情形如同日月经天,无所遁形,何来失德之说?太子今日背盟动武,意欲何为?我若能返回朝廷,必将此事如实上报。”
斡离不冷笑一声,讽刺道:“你竟还奢望能够返回你的朝廷吗?”话音未落,旁边金兵纷纷逼上前来,刀剑相向,有人用力将傅察推倒在地,他的衣袍因此在尘土中凌乱。但傅察随即挺身而起,依旧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立场,与斡离不辩论不止。
斡离不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警告道:“傅察,你此刻不下跪,他日即便你想拜,恐也已无机会!”言罢,他挥手示意,让傅察离去。傅察的坚定与勇气,在这场对峙中尽显无遗,即便面对强敌的威胁,也未曾有丝毫退缩。
傅察心中明了,自己的命运已定,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死亡。在最后的时间里,他对随行的官员侯彦等人说出了自己的遗言:“我知道自己的结局已定,我父母素来对我疼爱有加,若是得知我的死讯,必定悲痛欲绝。若你们中有人能够逃脱此劫,请务必记住我的话,转告我的父母,让他们知道我是为了大宋,为了国家的尊严而牺牲。或许这样的消息,能够稍微减轻他们心中的痛苦。”
在场之人听闻傅察这番话,无不为之动容,泪如雨下。那个夜晚,他们与傅察失去了联系,从此再也没能见到他的身影。
金兵抵达燕京后,侯彦等人暗中打探傅察的生死,终于有人透露了消息:“傅察坚守使臣的尊严,不肯向太子下跪,太子担心郭药师获胜后会将傅察救走,加上之前的冲突,便下令将他处决。”军官武汉英在辨认出傅察的遗体后,便将其火化,小心翼翼地收好遗骨,并命令士兵沙立将遗骨背回宋朝。
沙立带着傅察的遗骨,历经艰辛,终于抵达了涿州,却不料被金人抓获,被关押在土牢之中长达两个月。他抓住看守疏忽的时机,砸墙逃脱,最终将傅察的遗骨交还给了他的家人。
副使蒋噩和侯彦等人返回宋朝后,纷纷讲述了傅察宁死不屈、捍卫国家尊严的英勇事迹。朝廷为了表彰傅察的忠烈,追赠他为徽猷阁待制,以纪念他为大宋做出的牺牲。
傅察到了关键时刻,他如此坚决地献身正义,听说的人都既感到悲哀又为他感到自豪,他当时只有三十七岁。乾道年间,朝廷赐给他“忠肃”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