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

文化愿补不足 2024-12-25 00:16:42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海河三岔河口西侧,由宫南大街、宫北大街和宫前广场三部分组成,天后宫位于全街中心。

金代在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今日市区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而逐渐拓展的,因此,古文化街南口的牌楼上高悬“津门故里”的大匾。古文化街是天津最早的文化、宗教、商贸聚集地,虽然这里长度不足600米,但其中的历史积淀是任何一个街区都无法比拟的。

要了解这一带的历史,还要从天后宫谈起。俗语有言:“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讲的就是古文化街的由来。天后在古时被人们称为护航女神,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经常驾船出海,搭救遇难的人,故被后人敬为女神。元代建都北京,为维持朝廷军政开支,在南方搜刮大量粮米,通过内河和海路北运,史称“漕运”。当时,船队载着粮米从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出发,出长江口沿着海路北上,进入海河,驶到古文化街附近的三岔口,再卸下粮米,装到小船上,沿着北运河运往北京。元政府为祈求航海安全,便将护航女神崇为天妃,并在沿海城镜天津天后宫。

天后宫始建于1326年,天后宫前有一片空旷地带,随着大批人员和南货的到来,“宫前集”应运而生,这里出现人烟稠密、集市繁盛的新局面。明清两代“漕运”不断,对海神的崇奏不衰,所以“宫前集”在很长的一段年月里,始终是一个百物云集、熙熙攘攘的场所。不知从哪个时代开始,庙前逐渐形成了街道,建起大大小小的店铺。原来日出而设、日暮而散的集市,被店铺的经营活动所代替。宫南大街、宫北大街就是这样出现的。

清乾隆末年,画家江萱所绘《潞河督运图卷》中有一段画,就断续画出了宫南大街、宫北大街的街景:店铺鳞次栉比,廊舍华丽整洁,有的院落花木扶疏;铺面多是前檐满敞形式,有烧锅店、钱号、肉铺、海味店、药铺、布店、米面铺、酱园、烟铺、饭馆、客栈等,在几处稍许宽敞的角落,还有商贩驻足叫卖;街上的行人、车、桥络绎不绝;绿瓦红墙的“天后宫”和彩绘华美平台宽广的宫前戏楼,格外引人注目。从中,可以使人领略到200多年前这一带的繁荣景象。

天津古文化街是目前天津市最大的一处仿古建筑群,建筑格调为仿清、民间、小式的风格。古文化街有很多极具特色的看点,人们在这里可以充分领略到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

1.天后宫及“皇会”

天后宫俗称娘娘宫,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参观旅游项目。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天后的生日,每年这时都举行“皇会”,表演高躁。龙灯、旱船、狮子舞等,百戏云集,热闹非常。“皇会”是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游此会而得名。古文化街建成后,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在此举行盛大的“皇会”,表演龙灯舞、狮子舞、少林会、高跷、法鼓、旱船、地秧歌、武术以及京剧、评剧、梆子等。

2.精美建筑

古文化街的建筑总面积有2.2万平方米,古建筑高低错落、蜿蜒曲折,一图一檐皆有讲究。街的南北两口各新建仿清式牌楼一座,并镶有楼匾四块,南口牌楼的楼匾为“津门故里”和“晴雪”,北口牌楼的楼匾为“沽上艺苑”和“金鳌”。街上所有名堂,一律青墙红柱、磨砖对缝,配上不同形式的隔扇门窗、栏杆、屋顶翼角,显得俊秀、古朴、典雅,加之匾额、楹联、宫灯、旗幡、精美的木雕及1500多幅艳丽的油漆绘画,更增添了这条街的古典文化气息。

3.特色商品

古文化街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和天津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五光十色,应有尽有。商品既包括文房四宝、古旧书籍、珠宝玉石、古式家什等,也包括各地民间传统工艺品。其中以饮誉国内外的、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风筝等最为著名。

关于天后官供奉的妈祖的传说,天后娘娘又称妈祖,在史书和传说中都真有其人。史书记载着妈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检。就在这个女婴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时就比他人聪明颖悟,8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涌,而且能理解文字的意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毒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忧解难,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不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年仅28岁的林默与世长辞。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在宋代,我国的航海事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在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条件下,海上安全无保障是严酷的事实。广大从业者幻想有一种超人力量,来保佑他们平安地漂洋过海,林默的一些传说,便很自然地被选中作为超人力量的偶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保护神”。据说,在北宋宣和年间,赴高丽宋朝使臣路允迪的船队在海上遇风浪,7只船沉没6只,路允迪受随船人员启发,诚心祈祷林默的保护,所乘船只竞得生还。后来,由于路允迪的奏闻,对林默的崇信渐渐得到官府的承认。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将林默封为“灵惠夫人”;南宋绍熙元年(1190),又封为“灵惠妃”。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开始晋封为“护国明着灵通协正善庆显着天妃”。其间,封号一提再提,经历了由夫人到妃。由妃到天妃的过程。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对这位“保护神”作最后一次晋封,封号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达到皇封的最高品级,由天妃改为天后,民间俗称“娘娘”。

天后宫是天津地域文化的标志之一。自隋炀帝开大运河后,天津的“三岔口”就是中国古代“南粮北调”的必经之路。大运河连接了淮河、长江、黄河和海河,天津的三岔口就是大运河最北端,连接着南运河和北运河,有水陆枢纽之称。天津三岔口地区承载着1000多年的“漕运文化”。

地处天津三岔口一带的天后宫兴建于元代,公元1326年,当初是为护佑漕运,即南粮北运而建,是漕运文化的典型代表。漕船待发,祝祷其无恙;漕船到达,感恩神助。随着漕运的发展,这里曾产生天津早期的集市、早期的城市街道、早期的年货市场,曾产生天津最早的商业网点、最早的商业街、最早的金融街、最早的民间娱乐活动场所及中心、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最早的古建筑群、最早的官绅祭坛。可以说,天后宫恰似一块反映天津历史年轮的活化石。

随着历史的推移,天后宫对天津城市的生成与发展及宗教和民俗文化的演进,曾发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成为天津地域文化的历史原点,天津民俗文化之根。旧时,天津传统节俗以天后宫春节年货市场为代表,曾享誉四方,多年不衰。在传统的人生礼仪民俗中,如“拴娃娃”、“戴锁”、“谢奶奶”、“订婚拜娘娘”等习俗,均以天后宫为著。“祭芒神”,则非天后宫莫属。天津妇女喜穿红衣,年节尤甚,亦出自对天后的民俗崇拜,并沿袭至今。可以说,天后宫是天津地域文化的标志之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