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的仁川登陆,是朝鲜战争中一个非常重大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这次战役对于朝鲜战争的全局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攻击中的朝军没有预料到“联合国军”进攻仁川,只派出少量的部队防守仁川,导致仁川迅速失守,朝军的后方被拦腰斩断,釜山防线也被迅速突破。整个半岛的战局从此急转直下,朝军从原先的猛烈进攻,陷入到了被南北合围的困境。
事实上,在战争发生后,我方就已经提前预见到了美军仁川登陆的可能性,并向朝军进行了通报。
长时间以来,史学界都认为,最早预见美军仁川登陆的,是时任我军总参谋部作战部作战局副局长的雷英夫及其同僚。
这个说法出自雷英夫1991年4月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忆断片》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雷英夫说,他在1950年8月23日,即仁川登陆半个多月前,就和总参作战室的同僚提出了“敌人在仁川登陆的可能性很大”的猜测。(记住这个日期:1950年8月23日)
考虑到这个结论的重要性,“8月23日夜晚,我(即雷英夫)从居仁堂总参作战室回到西花厅总理办公室后,把大家研究的结果向总理作了汇报”。
周总理于是立刻把这件事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毛主席听后非常重视,让周总理把雷英夫带到他这里做了汇报,还问到了雷英夫是怎样研究出来这个情况的。雷英夫谦虚地回答:“就是按照毛主席历来教导的实事求是的办法,大家解放思想,对抗作业,七嘴八舌然后得出结论。”
雷英夫的这个说法,在随后就得到了史学界的广泛认可。1993年,重要历史文献《毛泽东年谱》出版,其中就采纳了雷英夫的这个说法。
原文如下:
(8月23日)晚上,周恩来带雷英夫到毛泽东住处,由雷英夫汇报中央军委作战局关于朝鲜战局的研究结果:敌人可能在仁川、元山、南浦等地登陆,以在仁川登陆的可能性最大。毛泽东认为:作战局的分析和判断有道理,很重要。
有了这本权威文献的“背书”,雷英夫在1997年的口述回忆录中,进一步发挥和补充了当时的细节。按照他的说法,他所领导的总参作战室在8月22日就已判断美军可能要在仁川登陆,而且他们当时对美军的登陆时间做了预测,他们通过分析资料认为:9月15日是大潮,美军选择在这一天登陆的可能性极大。
在向毛主席汇报时,雷英夫告诉毛主席,他和作战室的同志,对9月到11月半岛西海岸的海潮规律做了研究,得出了“美军极有可能把登陆时间选定在9月15日”的结论。
雷英夫说,毛主席听后非常重视,“立即通知情报部门严密注视朝鲜和美、英、日。立即把我们的想法向斯大林和金日成通报,提供他们参考,希望人民军有后撤和在仁川防守的准备……”
根据雷英夫的回忆和《毛泽东年谱》的记载,似乎首先预见到美军仁川登陆这件事的“发现权”应该归雷英夫。但是,随着各种档案的逐渐解密,雷英夫的这个说法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质疑。
韩国学者徐相文,根据俄罗斯开放的档案考证证实,最早预见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并不是雷英夫,而是毛主席!
资料显示,1950年7月2日,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在接受毛主席约谈后,向莫斯科发回电报,其中写道:“……同时,毛泽东以为有必要在仁川建立坚固阵地,以加强汉城地区的防御,因为美军有可能登陆此处。”
徐相文由此得出结论:“对于仁川登陆作战最早做出事先预言的是雷英夫,这已几乎成为一个定论被公认,直到今年‘罗申7月2日的电文’问世,才表明毛泽东才是最早预见仁川登陆的人。”
除了罗申7月2日的电报,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的证据。比如著名党史学家逄先知在他的著作《毛泽东与抗美援朝》中,就引用了毛主席在1950年10月2日(美军仁川登陆后)发给斯大林的电报原文,毛主席在这份电报中写道:
“还在今年4月间,金日成同志到北京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要严重注地主义外国反动军队侵略朝鲜的可能性。7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我们又三次告诉朝鲜同志,要他们注意敌人有从海上向仁川。汉城前进切断人民军后路的危险,人民军应当作充分准备,适时地向北面撤退,保存主力,从长期战争中争取胜利。”
这份电报显示,早在雷英夫向毛主席汇报他的猜想(8月23日)前一个月,毛主席就已经两次告诉朝方,要他们注意敌人从仁川登陆的危险了。
答案显而易见:正如韩国学者徐相文所说,最早预见仁川登陆的,并非雷英夫,而是毛主席。
到此,我们再回头看看雷英夫的两次回忆,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矛盾和漏洞:为什么他在1991年回忆自己的推测过程时,只是简单地说:“就是按照毛主席历来教导的实事求是的办法,大家解放思想,对抗作业,七嘴八舌然后得出结论。”而到了1997年,他却说,是因为他和他的同事们对半岛西海岸的海潮规律做了研究,才得出的结论?
为什么1991年的回忆如此模糊,而到了6年后,回忆却变得如此清晰?6年后的雷英夫不仅预见到了美军要在仁川登陆,还根据海潮规律,把日期精确到了9月15日?这里要注意:历史的美军,确实是在9月15日开始仁川登陆的。
国内也有学者质疑雷英夫的回忆,比如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学者卢建东。卢建东在《对雷英夫有关抗美援朝回忆若干问题的质疑》一文中指出:当时苏、朝方面都不相信美军会在仁川登陆,因此是不会向我方提供这方面的资料的。而当时我军的测绘部门只是一个处级单位,人员很少,所以不太可能掌握一个外国港口的潮汐、水文资料。
资料显示,9月18日,即美军仁川登陆后3天,周总理在召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和军事顾问科托夫、孔诺夫时,首先就颇为不满地指出,我们对于半岛的军事问题缺乏情报,我们曾尝试派出一些军事技术干部到半岛观察战场形势,可是至今没有收到任何答复,因为我们不知道战场上的真实情况。
这则资料算是侧面印证了卢建东的问题:当时我军确实不太可能掌握仁川的潮汐、水文资料。
那么,雷英夫在他1997年的口述回忆录中提供的那些潮汐、水文资料从何而来呢?卢建东翻阅史料时发现,雷英夫所提供的资料,和后来披露的当时美国海军专家提供给麦克阿瑟的一份材料几乎完全相同,不仅文字上的表述相同,就连日期、时间也是分秒不差:“仁川海岸可供靠岸利用的时间,每12小时内只有3个小时……那天涨潮最高时间共有两次,一次是上午6时59分,另一次是下午日没35分钟后的19时19分。”
是不是雷英夫在回忆往事时,“借鉴”了美国海军专家的这份材料?卢建东认为是的,因为雷英夫在引用这篇材料的时候,竟然忘记了东京和北京不在一个市区,他忘记了应该把美方材料上的事件减去一个小时的时差!这可以说是一个太低级的错误了,也让他在这件事上露出了破绽。
另外,雷英夫两次回忆1950年8月23日的往事时,都说自己当时是总参作战部作战局的副局长。但有资料显示,总参作战局是在1950年10月才正式挂牌成立的……
在雷英夫的回忆中,毛主席只是预测到了“战局可能会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但并没有预测到具体的行动是什么,是他补充和发展的毛主席的预测,指出了美军的登陆时间和地点。所以雷英夫说,美军仁川登陆后,毛主席还在周总理面前表扬了他,说:“不要什么都认为美国如何如何,我们的小参谋能预测麦克阿瑟的登陆时间和地点,而且是那样精确,这可以说在军事历史上都是不多的。”
雷英夫还说:“毛主席在这次谈话中,还特别指出让我以更多的精力投入作战指挥工作,有什么重要情况和意见,可以随时向总理和他汇报,不要有什么顾虑。”
如果毛主席真的曾这么夸赞雷英夫的话,那前提一定是雷英夫是最早预见到美军会在仁川登陆的人,但既然毛主席在7月2日就对罗申、苏联做出过预测,又在7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三次向朝方提出警告,那么,可想而知,毛主席对雷英夫的预测就不会感到那么新颖。
所谓的毛主席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作战指挥上,有什么情况和意见可以随时向总理和主席汇报,还夸奖他做出了“军事历史上都是不多的”预测,这些话越听越怪,怎么看都不像经历过狂风大浪的毛主席的口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