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如今中外很多人否定夏朝的理由之一,就是甲骨文上没有以“夏”为政权的记载。但甲骨文没有直接言“夏”,并不代表甲骨文上没有夏朝痕迹。
以杞国为例,史书记载商汤灭夏之后将夏人封于杞,甲骨文上多次出现杞国,周朝之后基于“二王三恪制”,又一次册封封杞国,后来孔子还曾访问杞国询问夏礼。
因此,甲骨文上虽然没有直接言“夏”,但某些记载其实已能证夏。而近些年,甲骨文上发现又一个禹夏后代的证据。
甲骨文上的旃国甲骨文上,多次记载商王贞问旃(zhān)国,比如:“贞,旃眔殻弗……载王事”,还有“旃及殼、甫藉于媳受年”等。
由于古今文字差别,想要破解旃国,还需要做一些考证,尤其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首先是旃国名称考,东汉说文解字记载“旃,从丹(dān)声”,而说文又载“彤,古文丹”,因此学者蔡云章考证指出“旃国”就是史书上的“彤国”后裔。
其次是旃国位置考,上文“旃及殼、甫藉于媳受年”,意为商王贞问让旃、殻和甫三国到媳地耕种专门用于祭祀神灵的藉田,能否取得好收成。其中,“殼”在洛阳西北、“甫”在南阳市西,因此旃地应与之相距不是太远。
第三是旃国地位考,甲骨文上表现的很清楚,在商朝中央没什么势力,但在区域具有影响力,因为与区域内其他方国一起的时候,“旃”都是放在第一个说。
彤国为大禹后代甲骨文上没有记载旃国(彤国)来历,但史书上明确记载彤国是禹夏之后。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等。而《世本·氏姓篇》记载:“彤,彤城氏,分封用国为姓。”因此,商周时的彤国是禹夏后裔,姒姓。
商周交替之际,彤国大致位于周人东进路线上,位置非常重要。武王伐商时,在洛阳一带压根没有遇到抵抗,说明彤国倒向了周人。考古发现的“西周利簋”,其中就有当时彤国臣服于姬周的内容。
西周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右)事(史)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段铭文意思是,武王灭商的第八天辛未,武王来到“阑师”,赐给“利”一些青铜,于是“利”拿来铸造礼器纪念先祖“檀公”。而旜是旃的异体字,因此“檀公”实际就是“旃公”,也即“彤公”,可见当时彤国臣服于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西周“彤国”,史书上有一种说法是姬姓诸侯,但文王晚年称王反商,距离武王伐纣不过十余年,这一期间还没有分封姬姓诸侯,因此利簋中的“檀公”就不可能是姬姓,而应为姒姓“彤国”先祖。
西周成康年间,尚书记载成王临终前“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料理后事,因此至少周康王时期彤国还在,且是西周重臣,但后来不见史书记载,就此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了。
总之,甲骨文中发现的彤国,不仅填补了历史,表明商朝存在一个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禹夏后代,而且印证了史书上的“彤城氏”,为大禹与夏朝的存在又提供了一条重要证据。
谈及夏文化考证时,学者邹衡曾说“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道理一样,甲骨文中不是没有夏朝,而是如何将它辨别出来。
参考资料:《史记》、《尚书》、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土方”与夏族遗民》等
帝尧:夏朝五去世,姬启是夏朝五年继承父业,和大禹有何关系?挚传喾,喾不在部落,商祖“帝俊”为“代理族长",大禹受帝俊令治水就21年,帝舜、帝尧·就算没有儿子,也不会给你大禹。(舜、尧)的侄子·后稷、大甲、太乙,甘愿为“民”吗?还是(舜、尧)甘愿为民?
印证史记?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大禹只有涂山氏一位妻子,王屋山下有人家,夏朝启·夏后,那个八九岁的小孩子难道是诸史?太上皇吖大禹,打算在王屋山下再建国吗?还是夏启不认大禹?还是大禹和启没有一点关系?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上限不超过西元前一千七百五十年,无文字,夏就是个部落联盟而已,没资格自称朝代,比同期的商落后很多。[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石岇遗址是尧舜禹三朝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