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印度,大家常想起宝莱坞电影和咖喱味十足的 IT 服务,但如果聊到制药,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印度被誉为“世界药房”,不是因为它能搞出多少原创药,而是因为它仿制药的技术简直登峰造极。
而中国的仿制药呢?虽然国内在补短板,但规模和市场份额好像不及印度这么“霸气”。
去年,世界人口版图悄然改写,印度以超过14.2亿的人口,成功登顶全球第一。但这一头衔并不是故事的全部。真正引发关注的,是这个庞大人口背后所隐藏的关键数字——28岁,这是印度的中位年龄,而我们却整整高了10岁。
年轻人口不仅代表着廉价劳动力,还意味着新兴消费市场的爆发潜力。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已经是“存量竞争”,印度的增量空间则是“随便填”。
印度的仿制药:别小看“世界药房”的名头“Made in China”几个字,早已“霸占”了从家电到电动车的全球供应链。
无论是超市货架上的电水壶,还是高速行驶的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用实力让全世界消费者买单。然而,在一个被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最伟大进步”的领域——仿制药,中国却显得安静得出奇,像个观众。
全球仿制药市场营收前十的公司里,有五家来自印度,而中国药企的身影几乎找不到。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既简单又复杂。
先说人工成本。印度的工人工资是中国的一半甚至更低。别小看这个数字,在仿制药这样需要精细生产和严格监管的行业,人工成本能决定一家公司竞争力的下限。
再说策略。印度的“强仿”政策,堪称一场博弈中的大满贯。什么意思呢?仿制药并不是简单的“抄作业”,而是需要在原研药专利到期前,提前布局研发和生产。这意味着,印度药企几乎是在原研药的专利保护结束的那一秒,就能让自己的仿制药立刻上线,美国消费者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药品就铺满了药房货架。这种效率,你能不服?
有人会问,中国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仿制药不也是生产型行业吗?怎么就被印度“超车”了?
先来看看中国仿制药的现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仿制药的名字总是“查无此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太“慢”。要知道,仿制药的生产并不是等原研药过期再动手,而是提前跑在专利期边缘线上。这需要一个强大的政策体系和企业的冒险精神。而中国的药企,常常输在“准备期”,仿制药没出门,国外市场已经被印度抢光了。
再来说个现实问题。中国仿制药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经过漫长的审批和严格的质量检测,而这对供应链稳定性提出了极高要求。相比之下,印度因为早就完成了生产爬坡和质量优化,一出手就是成熟品,直接占领市场高地。
说到底,仿制药就是靠别人吃螃蟹,他们照着方子做。尽管印度的药品便宜量足,但在原研药创新方面,基本还是个小学生。全球排名前20的制药企业里,中国已经占了一席之地,而印度还没有名字。创新研发这条赛道,依旧是中国的主场。
其实,中国药企并不缺资金,也不缺技术,但缺的是一种战略上的“跑得快”。印度靠低成本与时间优势,让“仿制药”成为全民负担得起的公共品,而我们则在追逐研发新药的高投入和高风险过程中,稍稍忽视了仿制药的“价值洼地”。
人口红利:印度的年轻人,够他们吃几十年“青春饭”去年4月,一个“世界之最”从中国转移到了印度。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最新数据,印度以14.25亿人的庞大规模,正式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在这顶“人口王冠”背后,藏着的不仅是数字游戏,还有一个国度的未来机遇与隐忧。
让人震撼的不只是印度总人口的规模,更是它狂飙突进的增长速度。对比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短短12年,印度增加了整整2.1亿人口。什么概念?这几乎等于巴西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截至2020年,印度每个月新增约100万人口。换句话说,每30天,这片古老的土地就迎来了一座“小城市”的诞生。这样的速度,带来的会是繁荣,还是一场社会压力测试?
谁能想到,一个曾经被吐槽“现金泛滥”的国家,现在是全球数字支付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印度的统一支付接口(UPI)系统大获成功,甚至让菜市场里的摊贩都支持扫码支付。
相比之下,中国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虽然成熟,但“内卷”意味浓厚。而印度凭借人口基数和政策引导,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一匹黑马。
人口激增的另一面,是资源的捉襟见肘。土地、教育、医疗、水资源,这些有限的资源能否支撑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印度的城市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孟买、德里这些大城市的贫民窟还在扩大,地下水资源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被抽取。而对于那些新增人口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的短缺使得人口红利的潜力被大大压缩。
再往长远看,人口多的“优势”还能持续多久?当这一波年轻人逐渐变老,没有充足的社会保障体系,印度会不会陷入更深的困境?
年轻人多是好事,但得有工作。印度目前的制造业发展速度不及预期,大量人口只能在非正式部门打零工,问题可就大了。反观中国,不仅基础设施领先,还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抢跑,这些优势不是短时间内能被复制的。
印度的低成本模式是应对资源有限的聪明做法,但在大规模创新和工业基础上,仍有许多短板。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制造能力为太空探索提供了更多“硬实力”,而在IT领域,印度的“外包模式”尚未能挑战中国的综合技术生态链。
结语印度的确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车”,但中国的优势仍然是全方位的产业体系和创新能力。与其讽刺嘲笑,不如冷静分析,从印度的优势中找到可以为己所用的启发。毕竟,在国际竞争中,只有先看清对手,才能跑赢下一程。
以下为信息来源:——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