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制到主题,《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的“文化+家风”双模式再上分

我的广电视界 2024-11-11 20:40:34

成长源于创新,创新激发价值。对于文化IP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延展出更多生命力和价值点。

据悉,山东卫视文化节目品牌《国学小名士》第七季《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目前已播出3期,可谓是品质在线、持续高走,同时收获了观众的喜爱追随和行业的创新认可。实际上,本季节目继续夯实落地“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的竞赛大主题,总共分为8期循环攻擂赛和2期冠军争夺赛,更聚焦了中华诗词界极具代表性的八位著名诗人:李白、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陶渊明、白居易、高适、杜甫等,同时辅之以“深入浅出”的诗词竞答和“逸趣横生”的知识解读,引领观众愉悦地走进诗词和诗人的双重魅力磁场之中。

山东卫视

,赞159

节目首播至今,前三期节目全网总热搜上榜数量达312个,微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5.94亿次,其中主话题增量超1.2亿次,话题#李清照为护文物不惜入狱手撕渣男#阅读量达1741.6万次,话题#妈妈用新一地鸡毛论寄语儿子好暖#阅读量达1505.6万次。“妈妈鸡毛论寄语儿子”相关视频内容引发社会共鸣,全国超百家媒体纷纷发声,其中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新华网、半月谈、瞭望、光明网、兵团日报等媒体在自有多平台上进行转发。

国学小名士栏目组

,赞10万+

视频平台同样多点开花。视频号节目官方账号,“来丁丁和妈妈‘心有灵犀’震撼全场”单作品最高播放量达2338.2万次,三周吸粉破万。抖音平台热搜上榜数量达33次,总相关作品总播放量达5.3亿次,其中主话题相关视频播放增量达1.3亿次,节目与选手共创#王大艺参加诗词节目被爸爸开卷话题相关视频播放量达1200万次。快手平台热搜数量总计达19次,节目主话题是该节目有史以来首次破亿播放,增量超6000万次播放,与选手共创实现多话题霸榜,单话题相关视频内容播放量最高达1243.2万次,其他共创话题相关视频也均破500万次播放。

国学小名士栏目组

,赞200

与此同时,笔者惊喜地发现,以《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为例,一档文化IP节目之所以能够如此长青,且持续焕发新生机,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在于两点:一方面,创作团队的专业主义精神,以及对内容精益求精的把关要求,所以才会把一档文化节目真正做成了具象的文化图腾,从而吸引到越来越多的选手参与和观众持续追更,进而形成了一条长青节目可持续创新的良性循环之路。另一方面,对于中华诗词文化的持续深挖和垂直精进,努力做到“大主题”与“小切口”的双重联动,更重要的是,不断践行着“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的核心创作命题,让文化命题与节目创新之间实现了真正的奔赴助益。

探寻创新的精准极致和高效路径

打造赛会制文化综艺新形态

坦言之,在第七季节目正式播出之前,笔者确实有两点创新担忧:其一,一档节目做到第七季,如何才能输出更为有效的创新成果,且同时满足行业认可和观众诉求。其二,既然作为一档赛会制的节目定位,那么《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最大难点还在于如何找到赛制与内容之间的契合点,形成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态。诚如主创团队曾表示,此类节目往往会陷入一种隐藏的“赛制陷阱”之中,而赛制的精彩度和内容的深度就仿佛跷跷板的两端,此消彼长,难以兼顾。

但让人欣喜的是,《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实现了长跑创新,通过扩容卓有成效的特色化路径,让自身节目始终保持着一种“妥帖得宜”创新质感。不仅展现出鲜明的创新效果,主创团队还通过不断探索和反复推演,准确找到节目在强赛制和深内容之间的最佳衔接点。

从本季节目首播,便释放出一个良好信号,让不少观众赞叹该节目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颖的奇妙观感,可谓是创新成效颇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节目精心留存了以往多季积累的成功经验和醇熟设置,从而保证了内容上的基本盘。其中涵盖了由郦波、席瑞组成的黄金学者组合,深入浅出地拓展出更多与诗词相关的内容,特别是聚焦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同时还融入很多年轻人喜爱的流行梗、社交热点等,不仅改变了大众对于文化内容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还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的喜爱互动。诸如首期节目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谈及“李白与青春”之间的关联,他认为,“李白身上有一个关键词叫做青春,还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在命运面前总是能够反客为主,酒入豪肠,三分化剑气,七分酿月光,绣口一吐,又是青春盛唐。所以我们对李白的热爱,也是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而这无不引发观众们的集体共鸣,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限遐想和积极追求。

在第二期节目中,郦波教授还为观众娓娓道来了苏东坡任职杭州期间,建苏堤、兴修水利、疏通运河,堪称造福一方百姓的“苏市长”。其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仅完美诠释出西湖的灵魂,同时也成就了苏轼与杭州这座城市的一段佳话。此外,还将网络热梗“怀民亦未寝”的历史真相还原,同时衬托出“大诗人”苏轼温暖细心的另一面。

国学小名士栏目组

,赞4639

同时,延续以家庭为单位的选手参赛机制,巧妙展现出当代中国式家庭关系的结构与变迁,以及中国优秀诗词文化在目前家庭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颇具代表性。另外,浩瀚广阔的诗词内容,可以说是季季精进,堪称行走中的中华诗词库。更重要的是,主动保留和升级了“心有灵犀”“诗令飞花”等经典诗词游戏环节,让节目展现出更多互动感和趣味性。此外,还有熟悉的王晓龙主持风格,幽默风趣且不失温暖惬意,也为节目添彩不少。

另一方面,本季最明显的创新升级点在于——精确找到平衡锚点,打磨出赛会制文化综艺的另一种簇新表达。相较于以往,本季节目在赛制上,可谓是实现了最大动作的调整与试新,且效果极佳。第一,叠加与升级家庭组队与阵营联盟的“双保险”策略。来自全国四十组诗词家庭,组成“鹤冲天”“破阵子”“夺锦标”“折桂令”四个阵营,搭建以家庭为单位的“名士雅集”文化场,构建了既有内部竞赛机制、又有结盟助力属性的嘉宾架构,也让节目实现了最直观的鲜明变化。

第二,硬核升级“40晋4千帆竞发突围赛”“4晋1四海争锋排位赛”“1v1潮头登高争擂赛”三大环节,让赛制持续高能、节奏紧凑,不仅激发选手全程保持高昂的参赛状态,同时也有益于观众追看节目时自然代入一种紧迫追随感。同时,正如主创团队所言,在保证节目顺畅轻快的叙事节奏前提下,还进行了一定的精心设定,诸如在40晋4“千帆竞发突围赛”环节,选手不再是从四十组团战中突围,而是分别从十组家庭的阵营中脱颖而出,有效地降低了竞赛的难度,增加了突围的概率,且更多展现出不同家庭的鲜活风采。

第三,化繁为简,最大程度遵循与实现诗词竞技“攻守擂台”的主目标。改变上一季节目三组家庭进行单期擂主选拔的平行赛制,本季将展开八场循环攻擂赛,每期节目以上一期的擂主作为本场挑战目标,攻擂目标更清晰,气场衔接更集中,也更能够凸显和呼应“诗词擂台”的这一创新起始点。

所以,在笔者看来,本季节目着实采取了一种“有效式创新”方法,其并不是推翻重建,而是保持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微妙状态,也就是通过新旧节目元素的二次排序组合,从而赋予其不同新意,不仅让观众可以从中发现全新的内容点,甚至接收到令人惊喜的真意,当然这也让节目创新路径得以一种动态化展现。

不负少年,展小名士国学真风采

让文化自信与传承具象化呈现

追求突破、渴望创新,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属性,而电视人作为创新主体,更是有着这样的内在驱动力。尤其是当整个内容行业愈发清晰地看到原创内容的真正价值时,越来越多的力量持续回归原创“造血”这个逻辑起点上来,尽最大努力让自身内容得以稳定落地与显著创新,而这对于当下文化内容创作而言,亦是如此。

由此来说,七季以来,《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在自身迭代中持续创新,既体现于外在形式上,更表现在自我更新的内核上。不论是对选手的选择,对嘉宾和主持人的要求,还是对赛制流程的精细打磨,以及别出心裁地进行文化“两创”,让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媒介传播、社会热点进行巧妙地结合,做到传统文化“两创”的生动实践,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发现传统文化之美,进而热衷喜爱与主动传播优秀的文化作品,更重要的是,以古为鉴,深度传承,为当下少年成长打开了一所“解惑增智”的新大门。

一方面,在选题上持续优化升级,让年轻观众与中华诗词巨擘跨时空对话,深度领略中华诗词的恒久魅力,并从古人千年的智慧中形成自我新的社会观照,找寻生命意义和未来方向。值得一提的是,《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在注重知识点高效输出的同时,更是将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推进,为此本季节目以“照见诗词宇宙里的名士典范”为新题,通过八期节目,深入寻访李白、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陶渊明、白居易、高适、杜甫八大“顶流诗人”的真实人生与伟大作品,并挖掘他们各具特点的人格魅力和创作精神,让这些“真名士”在年轻人心中发挥出应有的榜样力量与价值指引。

诸如首期节目便登上热搜的来自江苏连云港的7岁小朋友张可儿,对自身偶像屈原的作品《橘颂》,可谓是烂熟于心、倒背如流,而这源于她感动屈原以橘树自比的热烈爱国之情,让其敬佩不已,同时也开启了小小的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大门。诚如郦波教授在现场感叹道:“李白有屈原作为偶像,所以才成就了李太白。同样,杜甫将李白视为偶像,成就了诗圣杜甫,元稹、白居易视杜甫为偶像,成就了元白……然后一代一代,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一直到我们现在。当我们找到自己心中偶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取法乎上,成就自己的人生。”此外,第二期节目中来自安徽合肥的12岁张益铭,将苏轼视为朋友,每当生活遇到挫折就读一读苏东坡,从中汲取豁达的治愈。如今的他依靠诗歌开蒙,通过父亲亲手为他编纂的古诗词书,已达到两三千首诗词储备量。

另一方面,让中国诗词和历史人物,真正飞入寻常家庭之中,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优良家风得以继承与发展。《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这档节目,一直都在默默地将诗词、历史、家风三者紧密连接,并形成一种丰富立体的精神传达。具体来说,通过对喜爱诗词的家庭成员选手们邀约参加,同时对中华优秀诗词文化、历史人物进行挖掘式阐释,进而展示出传统文化的精粹能量和自信魅力,当然也是对中国故事、中国气派的礼敬与尊崇,默默地传递出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相通的思想价值体系,诸如要赤忱爱国、心怀天下、家风传承、善良勇敢、旷达洒脱等等。

所以,你会在节目中看到众多德才兼备的诗词小达人,他们不仅精通诗词文化、历史典故,还展现出良好家风熏陶教育下的优秀品质。诸如来自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沙雨宸与姥爷侯占山,他们堪称发明之家,祖孙三代不仅都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还擅长科技研发,一家人手握几十项发明证书。另外,来自山东省寿光实验中学的父女王庆吉&王艺晓,父亲不仅是女儿的小学老师,同时也是其古诗词的引路人,见证了女儿不断蜕变成长的全过程,当然父女二人在首期节目舞台上也展现出惊人的答题战绩。

山东卫视

,赞606

此外,自山东济宁的王蒙&王博言父子,更是亲身践行何谓文化与家风的双向传承。爸爸王蒙小学四年级时因一本《中国古典文学手册》意外与李白结缘,年幼的他一眼就被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震撼,从此建立起对古典文学的憧憬和对人生的信心。几十年后,他又将对古典文学的见解与热爱完完整整地传递给了儿子王博言,而王博言也同样被李白豪放的性格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折服,而父子之间这种珍贵的诗礼传承,着实令不少观众为之动容泪目。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节目还巧妙嵌入专家学者的“百家讲坛”式拓展解析,横纵挖掘每位诗人的某一个人生节点、某一个性格侧面、某一首经典诗词、某一种具有现代价值的人生观,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人物画像”,继续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活在青少年心中,成为指导青少年成长的一种精神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继续发光发亮。比如第二期节目中来自浙江杭州的来丁丁,自称“东坡小书童”,年仅11岁便已拥有了3400+的诗词储备量,更是对东坡生平如数家珍。同时,来丁丁的妈妈也寄希望于儿子可以真正习得到苏东坡乐观阔达的宝贵品质,并赠予其自己最喜欢的苏轼诗词当做勉励:“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同时告诉他就算生活一地鸡毛,也不要气馁,不如把鸡毛捡起来,扎一个漂亮的鸡毛掸子。

山东卫视

,赞3.5万

由此来看,《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的持续创新成功,或许就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一次高能前进,它无疑也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典范,同时也是文化自信的最生动诠释。

精品文化IP持续释放高价值

这是电视节目创新真正意义所在

评判一档节目的价值所在时,除了内容层面的创新价值之外,其中社会价值、市场价值、行业价值等不同维度,也显得重要且必须。

对于家庭社交与电视场景塑造而言,更具互动感、适合全家人收看的《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凭借其内容优势和创新落点,潜移默化地吸引着一批受众群体开始回归“家庭社交”的电视场景之中。同时,节目组精心将当下热门的AI技术赋能到内容创新过程之中,并通过美轮美奂且科技感满满的舞美效果,不断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追随。当然,这档节目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还在于,增加当下人们之间的亲密度和陪伴感,特别是家庭关系,让家人间相处的时间被拉长,使得家庭成员之间不再是各自对着手机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而是回归真正的家庭温暖。

从品牌价值角度来说,文化品牌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既需要沉淀优势,又要不断推动创新发展。对于肩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主流媒体而言,其文化品牌建设,不仅具有商业附加值,还自带价值认同力。诚如《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在本季节目中巧妙地引入山东文旅相关内容,诸如让观众了解到文化底蕴深厚的济宁,那里曾留下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剑圣裴旻等人珍贵的人生印记,令人神往。而与之相关的当地名胜古迹如青莲阁和太白楼,通过节目的口碑发酵,也吸引不少观众纷纷线下打卡。因此,让文化IP助力当地文旅发展,无疑释放出广电在IP内容延展上的更大潜力。

与此同时,文化IP所带来的中、长期巨大隐藏价值,对于平台和市场来说,也更具吸引力和成就感,其中山东港口总冠名《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的文化IP节目,自然是一次双强联合的奔赴,尤其是对于品牌方来说,文化IP的长线加持与连续赋能,势必会辐射出更丰裕的价值力和影响力。

对于行业而言,山东卫视一直以“悠久文明 青春中国”为频道定位,从《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到《戏宇宙》《超级语文课》《行进中国大运河篇》再到《黄河文化大会》《馆长来了》《中国礼中国乐》等,其就不断强化自身平台优质内容产出的气质和标签,更是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持续生产和传播具有引发主流受众关注度、认知度、好感度和喜爱度的高品质内容。同时,其一直以优质文化IP为驱动内核,全面整合文化资源,向矩阵化、系列化、网生化的运营新思路转型,真正做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砥砺国人文化自信、激活中华文明生命力的初心与使命。与此同时,这也体现出省级主流媒体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广阔姿态。

结尾:

如果说2017年“横空出世”的第一季《国学小名士》,属于文化类节目的勇敢探索,且一战成名。那么,能够坚持到第七季,不仅愈发精进和成熟完善,且一直保持高水准、佳品质、广传播的创新状态,这或许才是一个文化IP所具有的长线价值和真正影响力之所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