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黄永胜被捕,死前说:若罗帅没走那么早,我不见得会这样!

苹果谈历史 2023-08-27 02:20:02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桃子

编辑|桃子

1971年,随着蒙古国境内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一位曾经的开国元勋彻底的离开了我们!

随着林彪坠机身亡,他曾经麾下的“四大金刚”黄永胜等人也相继被捕,但对他们审判直到1981年才到来。

开国上将黄永胜面对即将来临的18年有期徒刑,这位曾经为革命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将军发出了悔恨的感慨:

若是罗荣桓没有走的那么早,我何至于到今天!

从开国元勋到铁窗内的阶下囚,黄永胜经历了什么?而他和罗荣桓元帅之间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关系?

开国上将黄永胜

1927年,革命红军内部的气氛异常压抑,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犹如饿狼一般四处袭击,红军只能躲避在井冈山上的一个破烂不堪的小庙里暂避锋芒。

到了后半夜,庙里已经没有半根柴火可以生火取暖了,所有人都瑟瑟发抖,夜晚的寒气从脚下的石板地慢慢地往上升腾,大家脸色苍白,呼出的气息都成了白烟。

这时,一个瘦弱的红军战士悄悄摸到村子里,在一户农家破旧的柴火棚里,找到一捆干燥的柴火就迫不及待地抱起背回了庙里,他心知这样做有违红军的纪律,但寒冷和饥饿已经折磨得他无法正常思考。

就在他兴高采烈地准备生火取暖的时候,柴火突然被人一把夺过扔到了地上,原来是刚升任连长不久的黄永胜,这个脾气火爆、嗜好打架的小伙子对任何违反纪律的事都毫不容忍。

他一把揪住战士的衣领,“啪啪”就狠狠给了他两个耳光,怒骂道:

“我什么时候让你去偷东西了?红军还有没有纪律了?”

那名战士知道自己确实错了,只能哑口无言地挨打,黄永胜见他不还嘴,愈发生气,抄起一根粗重的木棍就向他背上用力敲去。

“砰!”“砰!”沉闷的撞击声在寂静的深夜显得格外刺耳,战士痛得弯下腰去,却一个字也不敢吭声。

黄永胜举起木棍又要继续打第三棍时,一只力道很大的手突然按住了他的手腕,政委罗荣桓冷着一张脸走了过来,他语气严厉地质问黄永胜:

“住手!你这是做什么?”

黄永胜这才讪讪地放下木棍,解释说这个战士违反纪律偷了村民的柴火,罗荣桓叹了口气,仔细地查看了一下那名战士背上紫红的伤痕,然后语重心长地对黄永胜说:

“纪律固然重要,但我们是为人民而战的红军,绝不能伤害人民分毫,这名战士也是实在难熬寒冷和饥饿,你应该耐心劝说,而不是动粗相向,千万别忘了,我们的敌人是国民党,不是自己人。”

黄永胜这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认罪地向罗荣桓鞠了一躬,然后扶起地上的战士,诚恳地向他道歉。

从此之后,罗荣桓时常拉着黄永胜耐心地交流,告诫他不可动辄打骂士兵,而是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在罗荣桓的悉心教导下,黄永胜逐渐收起了冲动蛮横的脾气,变得温和有耐心了。

后来他经常邀请士兵一起吃饭聊天,与他们一起铺被褥,这让大家都非常敬佩和爱戴这个温情的青年连长。

一天,黄永胜又发现一个战士偷吃了村里一只鸡,按照他以往的脾气,早就动手教训了。但这次黄永胜却很有耐心地拉住战士,温言问道:

“弟兄,你为什么要偷吃老百姓的鸡呢?”

那名战士红着眼圈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到任何肉食了,实在按耐不住食肉的渴望,黄永胜理解地点点头,于是就从自己的口粮中取出一块肉给他,并告诉他以后有任何困难都直接来找自己即可,这名战士感激不尽,向黄永胜恭恭敬敬地鞠躬谢过。

黄永胜在罗荣桓的熏陶教导下,由一个冲动暴躁的小伙子,终于长成了一名富有同情心的好领导。

他自己也逐渐理解到,想让士兵发自内心地跟随,就必须以德服人,不能动辄打骂责难,无论环境多么困苦,也绝不能伤害人民老百姓分毫。

黄永胜成为了连队的楷模,他的话语和行动都让士兵们自觉遵守军纪,不再需要言语威吓或体罚,大家都主动维护红军的纪律。

这些变化,都源自罗荣桓对黄永胜的悉心教导。黄永胜再也不是那个冷血暴戾的军官,取而代之的是一颗热忱温暖的心。

解放战争胜利后,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了解放军总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可以说,他是受到重用和嘉奖的。

但是好景不长,20世纪60年代,在权力的迷惑下,他变得野心勃勃起来,开始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他经常参加宴会聚会,不再关心工作。

本来,罗荣桓总是严格要求他,时刻监督他,但是,1963年罗荣桓去世后,黄永胜就失去了约束,变本加厉地贪图享乐起来。

1971年,林彪事件发生后,他被牵连其中,尽管他一直喊冤,但他的错误显而易见。

在审查了8年后,他终于被正式定案,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对于这个结果,他一度难以接受。

起初监狱中的苦日子对他来说如履薄冰,伙食简陋难以下咽,标准只有8毛钱,他经常吃不下,便写信给毛主席反映,请求改善伙食,主席还是宽容了他,批示应该让老同志吃得好一些。很快,每日三餐都有了保障,偶尔还可以喝上牛奶,对他来说已是难得的享受。

1981年,鉴于他年事已高、身体欠佳,他被保外就医,来到青岛养老,在青岛,他得到了足够的生活费,也会定期体检,他可以买些黄鳝、泥鳅之类的美食,以满足口欲。

然而没过几年,他便因病去世,享年73岁,黄永胜的晚年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不如当年金戈铁马的盛世。

他晚年回顾,若不是罗荣桓元帅走得早,他不可能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那么谁都不甩的黄永胜,为何单单对罗帅言听计从呢?

罗荣桓元帅

罗帅1930年到红军一方面军,和林彪联手,7年后又在115师与林彪重逢。二人在军事天才与政治人才上完美配合,敌人称他们为“林罗”。

1963年,61岁的罗帅离世,毛主席为他写下“国有疑难可问谁”的悼词,这是他生平唯一的悼词,林彪亲自到医院吊唁,说“肝胆相照”,难得流露真情。

在山东,敌人疯狂扫荡,革命宣传很难开展,罗帅来后,将重点放在军队建设上,几年后,山东我军竟达到了27万,成为关键基地。

毛主席曾经感叹,罗帅来了,整个山东就活了过来,无论环境多困难,罗帅都不畏缩,而是凝聚一切力量对抗敌人,他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让山东根据地得到空前发展。

林彪个性孤僻,罗帅则善于团结,二人正好互补,在东北野战军,他们再次联手,发挥各自专长,立下赫赫战功,罗帅严谨的作风和高尚的品格,也深深影响着林彪。

黄永胜感慨,如果不是罗帅早逝,他还能以老战友的身份,在必要时劝阻林彪,避免他走上邪路,罗帅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卓越功勋,更是坚守原则、严格要求的可贵精神,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才是人民的好儿子。

罗帅虽然身体不佳,但从不求任何优待,有一次后勤送来4张躺椅,想方便罗帅休息,罗帅却坚持说一人不需要4张,让秘书全部退回,秘书解释是后勤好意,但罗帅还是让他按原价买下!

罗帅极具才华,更让人佩服的是他高尚的人格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质,

罗帅绝不占国家便宜,全靠工资买家具,他告诫子女只乘公交车,不乱用公车,这样的人格魅力,让黄永胜终生难忘。

总结

罗荣桓与黄永胜的关系令人深思。一个人的成败,确实与他选择的朋友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人的内心世界又是非常复杂的。

黄永胜在不同阶段选择了不同的友人,这似乎显示出他内心的变化,他从崇敬罗荣桓,到追随林彪,背后的动机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友谊对一个人的影响有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判断,人生道路上,谨慎选择知己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正义的价值观,这才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11 阅读: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