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东方:27军表现排不进前三,但为何又把武戏重头戏都给该军?

智胜聊历史 2023-01-14 01:40:07

实事求是地讲,《破晓东方》电视大剧体现27军激战苏州河的战斗场面,仅从武戏拍摄的艺术角度看,水准并不低。但问题是,整个大剧体现战斗的武戏统共不过三四集的时长,结果光体现27军战斗的镜头便长达两集之多。这么重的武戏都给了27军,是否会有个戏份严重失衡的问题?是否会给观众带来错位的认知和导向的问题?

稍懂军史的都知道:上海战役,我军先后共有10个军参战。从参加战斗时间来讲,27军不及第29军、30军,这两个军作为第一梯队打满全场;从战斗的激烈程度来讲,苏州河对峙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一天左右的时间,而29军的月浦之战,30军、31军的高桥之战,激战十来天,战斗之惨烈远超过27军的苏州河之战;从部队伤亡情况看,27军伤亡1400余人,有好几个军的伤亡远超过27军,比如29军的伤亡达七八千人;从战果上看,27军歼敌29000余人,虽不算少,但与26军的40000多人还是有差距。

综合对比来看,27军在上海战役中虽表现不错,但受作战时间较短的制约,综合评比肯定排不进前三名,浓墨重彩的显然不应该是该军。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戏份严重失衡的现象呢?

首先是传统的思维定式固化使然。

或许由于是宣传的原因,或许是由于27军是华野的头等主力,打的硬仗较多的原因,或许是由于以前的文学及影视作品,包括老电影《战上海》等都以27军作为原型的原因,使得不少人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的思维定式:谈上海战役首先想到的是27军,首先想到的是27军在苏州河与敌军的激烈对峙,首先想到的是仗打胜了睡在上海大马路上的27军官兵们。

我们说,传统的思维定式一旦固化,一旦深入人心,若想矫正过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更何况,27军在解放战争后半场打得确实铁血过硬:济南战役打出了“济南第一团”,淮海战役作为绝对主力横扫千军,渡江战役最先打过长江。及至上海战役,人们往往还是顺着这一逻辑思维和惯性来定格品评27军的高光表现。

这次的《破晓东方》,显然还是没有脱开这一传统思维定式,甚至给27军的浓墨重彩较之以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二是对上海战役认知不够全面使然。

由于历史上的一些主客观原因,加之老电影《战上海》给人的代入及传导,使得好多人对上海战役缺乏一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上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是,钳击吴淞引蛇出洞,即把敌人主要力量吸引到吴淞及其周围,使得市内空虚,这样利于尽可能完整地接收大上海。这一作战方针决定了上海战役的外围作战,特别是吴淞口的两翼月浦和高桥等战役要点打得十分惨烈。而真正市区的战斗,用粟裕的话说打得“并不算激烈”。

换句话说,上海战役三分之二以上的战斗均发生在外围的月浦、高桥、刘行、杨行等地,真正的市区战斗打了没有两三天,也就是苏州河激烈地对峙了一下子。

由于对上海战役全面认知不够,致使很多人在截取上海战役艺术桥段时,往往容易陷入本末倒置的怪圈,往往看重苏州河的对峙而忽略了更惨烈、更持久的月浦和高桥之战。不得不说,这也是上海战役研究的一个历史性遗憾。

其三是拍摄市区战斗容易讨巧出彩使然。

影视艺术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内在要求。特别是战斗场面的武戏,在市区拍摄显然更容易讨巧、更容易出彩、更容易虚构桥段。于是,我们看到了27军的指战员们正在向市区冲锋时,遇到了正要待产的孕妇;我们看到了敌人在苏州河对面可以用重武器打我们,而我们却不能使用重武器的错位反差;我们看到了27军一个营最后以几乎全部壮烈牺牲的代价,终于把红旗插上了百老汇大厦;我们看到了一群群的官兵,在胜利后静逸地躺在马路上熟睡的一组组震撼性的画面和镜头。

透过这一组组艺术加工后的画面和镜头,我们似乎找到了把武戏更多地给予27军的答案与逻辑。

帅克以为,仅从艺术取舍的角度,编导们这样做无可厚非。关键是,这是革命历史正剧,这是主旋律电视大剧。这样严肃而厚重的历史大剧,光看重艺术而忽略历史真实,这并不可取。不仅会使该剧给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带来误导,还将会使该剧的生命力大打折扣。

帅克还想说的是,既然导演都敢于让一点形似都没有的演员来扮演陈毅,既然编导们敢于生硬地加上一个绝对虚构的女经济专家,那为何不敢在武戏的剧情上勇于突破,把上海战役的历史真实地还原再现出来,别把武戏的重头戏一股脑地都给27军。这样做,岂不是效果更好?

1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