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唯一一次被捕,在被押途中机智逃脱,砍柴农民成为救命恩人

鉴史论 2024-12-27 11:55:08

1927年秋,毛泽东到江西铜鼓组织秋收起义,途中不幸被捕,这也是他革命生涯中唯一一次被捕。在被押解处死的路上,毛泽东机智地摆脱敌人,只身逃进竹林里,身后的敌人紧追不舍,生死关头他跳进水塘藏身,这才逃过一劫。

待敌人走后,毛泽东筋疲力尽地爬到岸上,这才发现脚上和腿上都在逃跑时被荆棘乱石划破了,鲜血直流,可是革命工作迫在眉睫,他只能忍痛继续赶路,一瘸一拐地走了一段路,就遇到一个手拿砍柴刀的农民。

毛泽东心下一惊,当地正在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只要举报就能获得5块大洋,这个男人会放过他吗?毛泽东向来机警,他又是怎么被捕的?逃跑时经历了哪些凶险的事情?

1927年,中国革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彻底失败。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捕、迫害共产党人,在各个地区都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为了总结过去的错误经验,调整策略继续和敌人作斗争,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汉口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思想,此外,会议还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主动请缨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剧照)

临行前,瞿秋白亲自来给毛泽东践行,他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中央决定从南昌起义部队中抽调两个团协助秋收起义。毛泽东听闻此事,心中大喜,秋收起义干系重大,有了正规军的加入,起义成功的概率就更大了。毛泽东从来不喝酒,此时却忍不住要和瞿秋白畅饮三杯。

接着两人又聊起当前的革命形势,瞿秋白不无惋惜地对毛泽东说:“以你的才华,若留在中央,必然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毛泽东笑了笑回答说:“我要做共产党的’山大王’!”

毛泽东从来不在乎个人荣誉,只希望能为革命做更多事情。瞿秋白听闻此言哈哈大笑,他心知对方心意已决,只能提前祝他起义成功。

瞿秋白

几日后,毛泽东就要动身前往江西安排起义的相关事情。此时杨开慧刚生产完没多久,幼子毛岸龙只有4个月,长子毛岸英五岁,次子毛岸青四岁,都是正需要母亲照顾的时候。

革命形势严峻,谁也无法预测这次起义是否能够成功,此前路艰险,毛泽东实在不忍妻儿跟着自己奔波,经过再三考虑,他紧紧地握住妻子的手,劝说她带着三个幼子回娘家待一段时间,杨开慧虽然心中不舍,但也知道她带着三个孩子只会拖累丈夫,只能点头应允。

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

毛泽东亲自把杨开慧送回了娘家,分别时他对妻子说:“我若不幸牺牲,你切莫悲伤,一定要把孩子们养育成人。”杨开慧含泪答应,毛泽东也红了眼眶。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分别竟然真的成了永诀,1930年杨开慧被捕牺牲,不久后,幼子夭折,长子和次子流落街头。

辞别妻儿后,毛泽东立即动身前往江西安源召开起义准备会议,几天后又在浏阳地委书记潘心源的陪同下,奔赴铜鼓指挥起义部队。也是在赶往铜鼓的途中,毛泽东不幸被清乡团逮捕。

潘心源

所谓清乡团,是国民党反动派组建的镇压革命的武装力量,这些清乡团分布在各个地区,看到疑似共产党的人就立即抓捕起来,有时候抓不到共产党,就到处抓无辜的老百姓“充人数”,这样就能领到上面发的奖金,提起清乡团,百姓无不咬牙切齿。

毛泽东是生面孔,冒然出现必然会引起清乡团的注意,为了躲避搜捕,他们决定化装成煤矿的采购员,铜鼓地区矿产丰富,煤矿众多,采购员到各地采购物资也是常有的事,他们还托人弄到了一张煤矿证明信,这样即便清乡团盘查起来,也不容易暴露身份。

几人长途奔波,还要时刻警惕沿途的哨卡检查,身体和精神长期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等赶到铜鼓张家坊的时候,早就困顿不堪、饥肠辘辘。此时天色已晚,赶夜路更是危险重重,毛泽东和潘心源商议后,决定找家客栈稍作休整,明天一早再出发。

毛、潘等人要了些吃食,选了个客栈大堂角落的桌子坐下,一边吃饭一边讨论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忽然一群黑衣人冲了进来,他们手拿梭镖大声呼喝,粗鲁地对所有食客进行盘查,来人正是清乡团。毛泽东和潘心源互换了个眼神,敌人情况不明,决定先按兵不动。

一名团丁注意到了毛泽东,走过来大声质问他们是干什么的,潘心源见状立即陪笑说他们都是煤矿的采购员,要到铜鼓采购物资,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证明信给团丁看。

这些团丁大多都是穷苦出身,大字不识几个,拿着证明信装模作样地看了一会儿,也没看出个一二三,不耐烦地摆摆手准备离开。

毛泽东刚松一口气,一个队长模样的人又走了过来,再次盘查他们的身份,潘心源把刚才对团丁说的话又说了一遍,没想到队长冷笑着说:“共产党狡猾得很,谁知道证明信是真是假。”潘心源大惊,难道对方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了吗?要不要反抗?正在犹豫时,就见毛泽东冲他微微摇了摇头。

事实上,队长确实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共产党,如果知道眼前的人不但是共产党,还是共产党领导人,必然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将两人抓起来。他质疑证明信不过是个借口,目的就是抓人,不管是不是共产党,一律按“共产党”提交给团部,抓的人越多,他能获得的奖金就越多。

就这样,毛泽东和潘心源被抓了起来,他们和一群“共产党”被押往团部,毛泽东深知此去难逃一死,一路上都在仔细观察形势,清乡团人数众多,个个人高马大还手持兵器,如果硬拼,胜算几乎为零,只能智取。

毛泽东假装腿脚受了伤行动不便,慢慢地落在了队伍最后面,只有一名个子较小的团丁不耐烦地跟在他身后。毛泽东假装不经意地晃了晃口袋,叮叮当当的声音立即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团丁用梭镖指着他,问他口袋里装的什么。

毛泽东趁机掏出一枚银元塞进团丁手里,感谢他对自己这一路来的照顾。这些银元还是出发前潘心源交给他做活动经费用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会动用这些钱。

得了银元,团丁的态度也缓和了下来,两人一边走一边攀谈,没想到说起清乡团,这个团丁也是满腹牢骚,他也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哪里知道共产党是好是坏,加入清乡团不过是为了养家糊口,可是队长总是克扣他们的钱,如今家里都快断粮了。毛泽东赶紧又赶紧掏出一枚银元塞给他,让他给家里买些米。

团丁看他文质彬彬不像个坏人,又得了他的好处,想到这个人不久之后就要被处决,心里多少有些不忍。

这时候队伍走到一处竹林旁,大家都又累又渴,决定在这里稍作休息。毛泽东望着竹林若有所思,团丁见状轻轻咳了一声,转过身去背对着他,毛泽东立马会意,这是准备放他一条生路了。

另一边,潘心源也借机跟身边的人小声交谈,希望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得知这些人全都是普通老百姓,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对清乡团既愤恨又恐惧,就动员大家与其坐着等死,不如一起反抗,说不定还能谋条生路。这些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在这时,走在队伍前面的队长忽然高喝一声,几名手拿梭镖的团丁朝着队尾飞跑过去,原来毛泽东趁着众人不备钻进了竹林里,逃跑前他从口袋里掏出大把银元撒在地上,几名团丁看见明晃晃的银元眼睛都直了,哪里还顾得上追人,争着抢着捡拾银元。

潘心源立即大喊:“现在不跑,更待何时?”众人回过神来,纷纷做鸟兽散,场面乱做一团,潘心源也趁机朝着毛泽东逃跑的反方向跑去,一边跑一边喊“等等我”,团丁以为毛泽东也在那个方向,纷纷追赶过去,这也为毛泽东的逃跑争取了时间。

竹林里荆棘丛生、乱石遍地,毛泽东深一脚浅一脚几次都差点绊倒,身后喝骂声不断,眼看敌人就要追上来了,他急中生智把鞋子远远地扔到一处山坡上,造成沿山坡逃跑的假象,然后跳进水塘里,用茂盛的芦苇作掩护。敌人在周围接连找了几圈,好几次都差点发现毛泽东的身影,直到太阳西斜才离开。

水塘里蚊虫众多,还有吸食人血的蚂蟥,毛泽东被咬得浑身又痛又痒,几次都险些经受不住发出动静,一想到革命事业尚未成功,多少百姓还在白色恐怖下艰难求生,毛泽东就觉得没有什么痛苦是无法忍受的,凭着不折不挠的革命信念,终于成功躲过了追捕。

清乡团离开后,毛泽东光着脚艰难地爬过一座山,在满是碎石的林子里走了很久,天快亮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农民,对方手拿大砍刀背着柴火,四目相对,毛泽东琢磨着怎么开口,没想到对方先说话了:“你怎么受伤了?”毛泽东赶紧解释说自己是煤矿的采购员,莫名其妙地被清乡团抓走了,好不容易才逃出来。

农民一听到“清乡团”三个字,怒骂道“这帮混蛋!”他赶紧把毛泽东扶起来,得知他要去铜鼓,指着他脚上的伤劝说:“你这个样子是走不了路的,不如到我家休息一下。”毛泽东略作沉思,就跟着农民到了他家里。

农民心善,把家里所剩不多的米煮了一锅,让毛泽东吃饱喝足,毛泽东还有些不好意思,奈何肚子不争气咕噜噜叫起来,农民大哥哈哈大笑,告诉他吃饱喝足才有力气赶路,接着又把自己新编的草鞋送给他穿,农民当晚把家里祠堂收拾出来让毛泽东住宿,次日一早还亲自把他送到铜鼓县。

两人分别时,毛泽东询问农民的姓名,日后好报答,农民大手一挥,连声说“不值当”,最后毛泽东还是打听出了他的名字——陈帷德。

毛泽东翻遍了全身才翻出来两枚银元,这是他仅剩的钱了,他毫不吝啬全部塞到陈帷德手里,感谢他的帮助。末了还握着陈帷德的手,语气坚定地说:“相信我,全国人民都会过上好日子的。”

陈帷德当时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面色和善的青年人竟然说到做到,真的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反动派、打跑了日本兵,让全国人民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正式爆发,由于种种原因起义并没有成功,但是却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极大地激起了各地农民斗争的积极性,共产党也建立了更加牢固的群众基础。

井冈山会师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打开了新局面,毛泽东腾出手来寻找曾经的恩人,他写了一封感谢信,派人送给铜鼓县的陈帷德,邀请他来井冈山,可是因为战乱不断,百姓流离,送信人并没有找到陈帷德,这件事成了毛泽东多年的遗憾。

直到全国解放以后,国家进入稳定发展的新局面,陈帷德回到家乡,这才得知自己当年帮助的竟然是伟大的毛主席,而且毛主席从未放弃过寻找恩人,不久后他就收到了毛主席的来信,看着信纸上“救命恩人”四个大字,陈帷德双目通红,没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竟然让主席铭记多年。

毛主席带领人民打跑了日本侵略者,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他对新中国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陈帷德不计个人利益,于危难之中救助毛主席,这种热心助人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