尙未开化的人的类本质特性

中华文化健美课程 2024-05-02 21:20:33

究天人之际,健康你我他

(中华道学、中华儒学、中华佛学……中华医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注2008北京残奥会徽“天、地、人”之“之”

“中华‘之’学”的人学行人类大健康工程,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华‘之’学”漫观“物质 能量 信息序”人之生慧58(8-17)

接上

处在蒙昧时期的原始人,虽然仅形成了人类初期的尙未开化的意识,但已经超越了动物集团与动物“家庭”(雌雄两性建立的联系)的矛盾关系,克服了雄性动物的在交尾期的排它性给动物集团带来的破坏性。

开始表现出人的特殊类本质——社会联系——人不仅必须满足生理需要,同时还必须满足意识需要,从而必须结成社会。

人们要想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环境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维持生活,只能共同劳动以摄取生活资料,共同分享仅有的劳动成果,这就是原始公社。

当时人们比较单纯的意识状态就是对这样客观存在的反应。

做为意识活动的一部分的道德观念,就是为着这个氏族集体,体现了一切是为“公”的,甚至男女性关系也是标志着为公的群婚制。

这样的道德反映了原始人尙未开化的人的类本质特性,属于自然社会道德的范畴,人体的各种机能也处在未开化状态。人的身形矫健,动作敏捷……处于低层次的“形神合一”。

待续

注:

世界有多大,生命是什么?

中华文化健美身心,哲学“中华‘之’学”,人类命运共同体,康庄人类大道!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