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回顾
患者,男,48岁,出租车司机,因头痛去药店买药,测量血压180/105mmHg,就顺便买了些治疗高血压的药,想起就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
头痛缓解后,停药,也没到医院检查或规范治疗,自认为病好了,更没把高血压当回事。
近日,吃完晚饭,站起来时突然一阵眩晕,随即晕倒在地,被家人送到医院就医,到了医院后症状突然加重,完全不能说话,右手也不能动弹。检查发现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颅内有多处狭窄,最高狭窄率60%以上,诊断为颈动脉闭塞引起急性脑梗死。
脑卒中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病所致,但是有时药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各种慢性疾病的几率越来越高,“久病成良医”,哪里不舒服就自行到药店买药,而不是看医生科学诊断,这样是很危险的,胡乱吃药很容易引发脑中风,尤其是以下四类药物,一定要更加注意!
严防脑血管疾病,切忌随意乱服药!
药物一:镇痛解热药
不小心感冒或者发烧了,患者通常会吃镇痛解热的药物,这些药在药店就可以买到,但是,这种药物服用之后很容易使身体缺水,造成血液浓稠,促进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在感冒发烧时,最好少用镇痛解热的药物,或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身体出现严重缺水情况。
药物二:降压药
当血压异常时,有的患者常常比较心急,为了达到快速降压的效果,很多就在不询问医生的情况下,自行加大降压药的剂量,或服用作用较强的降压药,甚至将多种药物混合着吃,致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减少,血流缓慢,血粘度增加,瘀积在脑血管形成血栓,而发生脑血管病。
还有的患者则如本文中提到的患者一样,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病症不重视,自行乱服药,任由病情发展,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药物三:止血药
虽说促凝血类药物具有止血的作用,但如果经常服用过度则容易使血压发生凝固,促使血栓的形成,最终诱发脑卒中。一般中老年多伴有脑动脉硬化,血脂偏高等症状,在服用止血药的时候更要谨慎。
药物四:利尿药
利尿药物都具有消除水肿的功效,它们直接作用于肾脏,可以促进水的排出。但是,利尿药物会导致人体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血液浓缩,如果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则很容易导致脑血管栓塞。
脑卒中前较常见的几种预兆!
1、一时性黑蒙
在眼前突然出现,数秒钟后能恢复,不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
2、短暂性视力障碍
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阵发性发作,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
3、频频打呵欠
这是脑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日甚所致。据统计,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10天内,频频打呵欠者,可达80%。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一信号。
4、扭颈手麻症
多发生头转向一侧刮胡子时,突感手指无力,剃刀落地,有的说话不清,1~2分钟后恢复。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可能伴有失语,但持续时间短,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中风。
气温逐渐升高脑卒中高发,如何安全服药防范中风?
高温炎热天气里,人体体表血管不断扩张,血液集于体表,心脏、大脑血液供应量不足,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很容易引发疾病;其次,夏天出汗较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血栓、心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另外,夏夜天气燥热,睡眠质量往往不高,休息不好导致过度疲劳,很容易诱发中风、冠心病。
总而言之,我们平时生病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警惕,不能乱吃。另外,日常服药,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服药不可自行加减剂量
很多人急于恢复健康,就会自行加大药物的服用剂量,或者缩短服药的间隔,其实这样做很容易对肝脏、肾脏造成伤害。
2、药物搭配要小心
不同药物互相搭配服用,可能会因为其中的化学性质不同而引起药物下降,或增加副作用,因此,搭配药物一定要警惕,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
3、服药要用温开水送服
吃药要用温开水,因为用果汁、茶水、牛奶等液体来送服有可能会使药效下降。
老年人本身身体素质就比较低下,再加上疾病的困扰,身体状况就会越来越差。所以在用药的时候,应该特别小心谨慎,是药三分毒,患者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谨慎吃药,千万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也不能够盲目的增减药量,只有合理的用药才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避免中风等意外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