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蚌之败(333):孙元良准备突围

二哥雨二 2024-11-15 16:02:53

12月6日午后3时左右,在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人的劝说之下,杜聿明勉强下达了突围命令。孙元良怀着一颗猜疑之心,匆匆回到了位于李石林西侧的小刘庄第16兵团兵团部,看了看时间,已经快4时了,哪里还有时间通知军长、师长来正式开会,急忙找来参谋长张益熙、副参谋长熊顺义,草草地制定了一个突围计划。大致部署如下:

1、情势及任务:当面共军正与我激战在朱大楼、欧庙、孟集、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之线。兵团奉命由朱大楼、孟集向西北突围、经夏邑、亳州,向阜阳转进,必要时再向潢川转进。(注,熊顺义这个回忆较全面,其他将领直接说,经潢川、驻马店到武汉,似乎离得太远了些,从后来他们大部分在夏邑、亳州、鹿邑、柘城等地被俘的情况看,第16兵团撤退的方向,基本如此)

2、第41军在右,分两路纵队,黄昏突破当面共军阵地后,沿薛家湖以东,经夏邑、亳州,第一步向阜阳地区转进。

3、第47军在左,分两路纵队,黄昏突破当面共军阵地后,沿孟集、薛家湖、夏邑、亳州,第一步向阜阳地区转进。

4、兵团部和直属部队在第125师(快速纵队)之后,沿薛家湖、夏邑、亳州,向阜阳地区转进。

5.通信联系:每天早7点、午12点、晚8点,用无线电话联系。

其后,部分军、师长(应当是参谋长或代理人员)陆续赶到兵团部,孙元良除下达命令外,还做了一些交代,大致有这些:

第一,各部检查战力,大致的结果是:第41军约13000人(其中第122师4000多人,第124师5000多人,军直属部队3000多人);第47军16000多人(其中第125师7000多人,第127师6000多人,军直属部队3000多人);兵团直属部队3500余人。全兵团合计32000余人。(注,作为史料,熊顺义这个资料还是十分可信的,淮海战役开始以来,第16兵团经过从郑州到柳河,而转蒙城,再经宿县转回到徐州,在返回徐州时,损失一部,在打通津浦路作战时,又损失一部,撤退到青龙集附近时,连续作战,又损失一部。尤其是主力第122师和快速纵队125师,精干老兵损失较大,战斗力明显减弱,是很现实的。此时,这个两个军组成的兵团,其实力甚至没有何、张起义时的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兵力多,他们当时在4.5人左右。也没有此时同样为两个军组成的第8兵团刘汝明部的人数多,此时的刘汝明部,应该也在4万以上。而李弥的第13兵团,此时的兵力恐怕会比孙元良的第16兵团稍强一些,虽然它是也两个军,但却是一军三师编制,此时的人数,也不会超过5万。而邱清泉的4个半军,总人数不会超过10万是肯定的。因而,笔者一直坚信,杜聿明集团的总战斗人员数字,不会超过20万。因此,蒋介石电报里所说“十五万众”,是有根据的,老蒋还是说了实话的。至于杜聿明,人,虽然实诚,但在军队数字上,向来是作假的,他在东北的时候,就采取了“官长一级”的办法来马虎林彪,但“团长”率领的,还是一个营的兵力。有点电视剧中,《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陈大雷的感觉。)

2、突围方案:决定以师为单位,从右至左,按第122师、第41军军部、第124师、兵团部、第125师、第47军军部、第27师的顺序进行突围。

3、紧急措施:将重型武器和装甲运输车辆全部破坏,炮兵牵引骡马改为骑兵乘马。

4、特别注意事项:

(1)、钻隙迂回、避免硬打。对当面村庄之共军,采取以一部包围监视或佯攻,主力从速于村庄间空隙钻出去。

(2)、突出重围后,持续强行军,到达阜阳附近,然后视情况再定下一步行动。

(3)、各级军官充分发挥机智果断的精神。要有敢作敢为的气魄,行军中途如遇共军地方部队阻挠,必须且战且走,避免迟滞,必要时以团为单位并列行进,加快速度。

(4)、行进中的联络时间定为早7时,中午12时,晚8时。

(5)、限今日午后6时准备完毕待命。

因为孙元良这个会议开得比较仓促,除了孙元良和正副参谋长张益熙、熊顺义及几个处长之外,参加会议的应当还有第41军的挂名副军长杨熙宇,至于两位军长及4位师长,应当没有直接参加会议。胡临聪、汪匣锋,在回忆录中都说没有直接来开会,而是接受指示后,孙元良到各部亲自安排的。第125师师长陈仕俊、第124师师长严翊等人,也是这样说的。看来,是会议结束后,兵团部便下达了指示,然后孙元良又仓促到各部队直接下达了指令,安排了具体细节的。

而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人费解的小事。据当时第16兵团第三处代处长、后任重组的第122师参谋长的魏煜焜回忆说:

孙元良开会回来,正向参谋长张益熙和各处处长谈突围决定时,李弥忽然来到,问孙:“副主任,你打算怎么办呢?”孙回答说:“就照决定办嘛!”李见孙颇冷淡,知道无法谈下去,就走了。孙向幕僚们说:“指挥部已决定突围退却,第二兵团邱清泉部向南突围,第十三兵团李弥部向东突围,第十六兵团向西突围。

有关李弥的这次突然来访,在第8军军长周开成的回忆录里,也有记述。从他的问话中不难看出,此时的李弥已经动摇了。可究竟又是为什么动摇呢?这个时候,李弥可是没有观察“敌情”变化的啊。看来,他的内心里,是不一定想突围的。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孙元良已经把第180师的师长、新朋友陈芳芝给忘记了。当然,此时的陈芳芝在撤退之中,也已经溃不成军了,和他们并没有在一起,有关他的故事,我们后文有述。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