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在运用其自身的宗派政治框架来解读和呈现孟加拉国

远年评世界 2024-12-05 04:34:44

孟加拉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无疑正变得紧张起来。近期发生的事件表明,紧张局势在持续加剧。据报道,12月2日,50多名抗议者进入位于特里普拉邦阿加尔塔拉的孟加拉国使团驻地并进行破坏,这违反了《维也纳公约》。印度外交部称这一行为“令人遗憾”,并加强了孟加拉国在印度各地外交使团的安保;然而,未来的走向仍不确定。12月3日,特里普拉邦酒店和餐馆业主协会宣布暂时禁止为孟加拉国游客提供服务,理由是孟加拉国存在对少数族裔的虐待行为。早些时候,一家名为ILS的综合性私立医院宣布将不再治疗任何来自孟加拉国的患者,以抗议这个邻国存在的“对少数族裔的暴行”。这些事件表明,印度部分媒体和政府发起的错误信息宣传助长了印度方面反孟加拉国情绪的升级。

作为背景情况,自从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ISKCON)前领导人钦莫伊·克里希纳·达斯·婆罗摩查里(Chinmoy Krishna Das Brahmachari)在达卡机场因煽动叛乱罪被捕,以及随后赛富尔·伊斯兰·阿里夫(Saiful Islam Alif)被杀以来,紧张局势进一步升温。

阿里夫是一名律师兼助理检察官,在吉大港(Chattogram)达斯被拒保释后的抗议活动中被利器致命袭击。阿纳布·戈斯瓦米(Arnab Goswami)的共和电视台(Republic TV)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虚假报道,声称“代表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钦莫伊·达斯的穆斯林律师被杀”,这一报道迅速传播,被大量网络喷子和社交媒体用户转发,他们利用这一帖子进一步妖魔化孟加拉国。首席顾问新闻部门的事实核查显示,代表达斯的律师是苏巴西什·夏尔马(Subasish Sharma)。在因阿里夫谋杀案被捕的人员中,齐亚·乌丁·法希姆(Zia Uddin Fahim)和拉吉夫·巴塔查里亚(别名苏曼,Rajiv Bhattacharya alias Suman)这两名男子隶属于人民联盟(Awami League)的学生组织——孟加拉国学生联盟(Chhatra League)。

谢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也利用对这名律师的袭击事件宣称,尤努斯政权“未能惩处这些恐怖分子”。印度媒体在很多方面与谢赫·哈西娜和人民联盟的虚假言论保持一致。

在印度阿加尔塔拉发生袭击事件的当天,《今日印度》也刊登了新闻标题:“在反印度教暴力事件频发之际,玛玛塔·班纳吉(Mamata Banerjee)呼吁联合国向孟加拉国派遣维和部队”。针对孟加拉国大规模的夸张报道基于一个前提,这一前提可以用上述文章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自谢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在暴力抗议后辞去孟加拉国总理职务以来,该国针对印度教徒的暴力事件不断增加。”这种措辞包含了人民联盟(通过一场闹剧般的选举当选)用来使民主运动非法化的叙事,而这场民主运动终结了其法西斯统治。事实被轻易地歪曲:谢赫·哈西娜对和平抗议者发动了致命的暴力(包括当场射杀他们),导致数百名学生丧生。

12月2日发生在阿加尔塔拉的事件,是在邦吉奥印度教觉醒组织(Bongio Hindu Jagran group)举行抗议活动几天后发生的。为了要求立即释放钦莫伊·克里希纳·达斯(Chinmoy Krishna Das),抗议者聚集起来向驻加尔各答的孟加拉国副高级专员表达不满。少数代表被允许进入副高级专员公署。据《印度教徒报》(The Hindu)报道,阿查里雅·桑杰·夏斯特里(Acharya Sanjay Shastri)在向助理副高级专员提交请求后表示:“他们已经听取了我们的不满。他们已向我们保证,会将我们的声音传达给孟加拉国政府。”印度的大部分媒体在报道加尔各答的冲突和孟加拉国国旗被焚烧事件时,都没有报道这部分事件经过。

错误信息(无意分享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和虚假信息(故意传播虚假内容以欺骗他人)一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自孟加拉国人民联盟政府被推翻以来,印度不断表达其对孟加拉国的担忧。印度部分政府人员夸大对印度教少数群体的袭击事件以煽动公众情绪,并将其与加沙和乌克兰相提并论,这进一步加剧了两国之间的关系紧张。

随着社交媒体在全球政治中发挥巨大作用,虚假信息最可怕的方面在于它以分散的方式被分享和接受,要求社交媒体平台解决这一危机对任何国家都无济于事。反孟加拉国的情绪已经蔓延到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那里,他在选举前利用这种情绪来获取选票。英国议会成员也在接受这种情绪。12月2日,工党议员巴里·加德纳(Barry Gardiner)接受了人民联盟(AL)的说法,将对手无寸铁的公民开枪射击称为“暴乱”,并将孟加拉国错误表述为一个“伊斯兰国家”,这与印度媒体提出的孟加拉国是“下一个阿富汗”的恐伊斯兰言论相一致。

根据2024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风险报告》,印度在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流行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全球调查性新闻网(GIJN)对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的研究表明,个人接触虚假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相信它们,即使这些信息与他们现有的信念相矛盾。这种错误信息传播的惊人趋势导致了印度政治、宗教和社会的两极分化加剧以及动荡不安。《每日星报》采访的14名印度国民(自称为“左翼”或“世俗”)对谢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在印度的出现、印度电视主持人使用的煽动性语言以及在他们所谓的“奉行社群政治的极右翼政府”和“宗教界限分裂”情况下这对印度自身民主意味着什么表示担忧。

印度的虚假信息制造机器有可能在孟加拉国造成严重破坏,因为印度媒体渠道在全球范围内运作。2019年,欧盟虚假信息实验室(EU DisinfoLab)发现了一个至少由265个相互协作的虚假地方媒体组成的网络,这些媒体在超过65个国家开展活动,且与印度存在关联。到2020年,该网络已发展壮大,包含横跨116个国家的750个假新闻网站。印度的部分媒体,如The Quint,自己也提到了虚假信息问题。(它们)发表了一些文章来对有关针对少数族裔暴力的假新闻的疯狂传播进行事实核查,这些假新闻转移了人们对实际发生的暴力事件的关注,使少数族裔处于更加脆弱的境地。

印度正在运用其自身的教派政治框架来解读和呈现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在历史上有着文化多元性与共存的传统。这种敌对的视角无视了孟加拉国微妙的现实状况,即便南亚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宗教紧张局势。学者玛莎·努斯鲍姆(Martha Nussbaum)在其开创性著作《内部的冲突:民主、宗教暴力与印度的未来》中深入探讨了宗教极端主义的复杂性及其对印度世俗民主的威胁,这种威胁导致了对少数群体的妖魔化。用同样的模式来理解孟加拉国的政党政治是徒劳的,而且不仅仅是传播错误信息这么简单,因为印度的机构未能看到孟加拉国正在发挥作用的微妙政治和力量,不管其新闻来源如何。

著名的印度记者萨利尔·特里帕蒂(Salil Tripathi)批评印度的外交策略过度依赖个别领导人,对孟加拉国前领导人进行投资,并且忽视了孟加拉国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印度的做法,连同其错位的担忧以及在印度根深蒂固的错误信息文化,给双边关系带来了挑战。双边关系的动态需要更深入的审视,特别是在外交政策决策中对平等伙伴关系和平等话语权呼声的抵制方面。作为该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和一个有抱负的超级大国,印度对区域资源有着重大影响力,但这种主导地位不应让其邻国付出不成比例的代价。

孟加拉国和印度之间不平等的态势在若干方面表现得极为明显:在水资源共享协议方面,孟加拉国饱受水资源短缺之苦,而印度却受益于上游无节制的用水;持续存在有利于印度的贸易失衡状况;在边境地区对孟加拉国人的严苛对待;还有像阿达尼(Adani)发电厂这样服务于印度战略利益的能源项目。印度有时会表现出对孟加拉国内部事务的兴趣,而孟加拉国则一直奉行不干涉印度国内事务的政策。

印度政府害怕孟加拉国发生的变化,因为它将孟加拉人民反对一位其支持的领导人的声音混同于针对印度的裁决,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这反映出印度对其邻国的偏见,这种偏见在持续存在的错误信息宣传活动中显而易见,而印度政府听之任之,这实际上延续了印度长期以来对少数族裔的不公平对待传统——这些少数族裔被混同于不受欢迎的孟加拉国移民。政治学家纳文·穆尔希德(Navine Murshed)在研究“印度的孟加拉国问题”时探讨了这些歧视事件。2019年印度通过的带有歧视性内容的《公民身份修正法案》(CAA)将孟加拉国描绘成非法移民的来源地和宗教迫害之地。当前的错误信息和虚假信息宣传活动是这种情绪的延续。

还必须提到的是,印度是制造新冠相关错误信息的主要国家之一。有一次,一段视频谎称孟加拉国公民大规模潜入印度接种疫苗——这种说法加剧了排外情绪,使两国关系紧张。这些经过篡改或断章取义的视频被广泛传播,引发了群体间的紧张关系。印度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充斥着经过篡改的巴以冲突画面。这些伪造内容往往源自边缘群体,但通过主流政治人物的转发和分享而获得关注,从而被赋予了不应有的可信度。

在印度,经过篡改的视频已成为虚假信息传播活动的主要内容,往往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一个臭名昭著的例子中,一段视频被广为传播,声称展示了孟加拉国公民在抗议期间焚烧印度国旗。该视频后来被Soch(印度事实核查机构)和法新社事实核查部门(AFP Fact Check)揭穿,表明该视频来自2009年查谟 - 克什米尔地区的一个不相关事件。然而,危害已经造成,因为此类内容助长了先前存在的偏见,并在两国之间播下了不信任的种子。

印度政客在放大虚假信息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从高层领导人到地方政客,许多人分享了未经核实或具有误导性的内容,并对局势添加了耸人听闻的分析。例如,印度政治人物偶尔会分享一些煽动性的帖子,指责孟加拉国怀有反印情绪或纵容对印度教教徒的迫害。尽管作为一名政客,苏杰生(S Jaishankar)在外交事务上的做法较为务实,但直到今天,他故意忽视前政权在孟加拉国造成的流血事件,却夸大自孟加拉国前总理逃往印度以来针对少数族裔的暴力事件。

在最近的议会会议中,许多知名议员表达了对少数族裔安全的担忧,并敦促通过外交手段确保印度利益得到保护,但在不解决猖獗的虚假信息问题的情况下敦促外交举措会削弱此类努力的有效性。印度的主流言论一再未能把握塑造孟加拉国独特政治格局的微妙政治动态。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有人声称孟加拉国临时政府参与了对印度教少数族裔的袭击,使用的是未经核实的报告和过时的影像资料。虽然孟加拉国在少数族裔权利方面确实面临挑战,但对这类事件的过度简化和渲染加剧了不信任和敌意,使外交接触更具挑战性。印度所宣扬的耸人听闻的说法不仅损害了孟加拉国的主权,而且正如近期事件所显示的那样,有可能在两国国内引发族群间的紧张关系。

印度发起的错误信息宣传活动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对孟加拉国 - 印度关系产生深远影响。错误信息加剧了现有的紧张态势,在边境问题、贸易争端和族群事件上制造了不必要的摩擦。一个显著的例子是,2019年至2020年期间,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法案》(CAA)和《公民登记册》(NRC)引发的争议备受关注。具有误导性的说法将孟加拉国描绘成一个有意驱逐其印度教人口的国家,而忽略了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这场错误信息宣传活动在孟加拉国引发了抗议和抵制,使双边关系变得紧张。

但印度必须认识到——在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印度面临着是管控正在酝酿的紧张局势还是进一步制造分裂的抉择——孟加拉国的稳定对印度的安全和经济利益至关重要。作为通往东南亚的门户以及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关键伙伴,一个稳定的孟加拉国能够确保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增长。现任临时政府的成功符合印度的最大利益。印度与临时政府的合作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两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安全需求。将临时政府和首席顾问妖魔化只会在孟加拉国引发反印情绪,例如马尔代夫就发生过类似情况。

印度的虚假信息也对亚太地区有着更广泛的影响。作为南亚最大的两个国家,孟加拉国和印度是区域稳定的关键参与者。两国间紧张的关系可能会扰乱诸如孟加拉湾多领域技术经济合作倡议(BIMSTEC)之类的计划,并阻碍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目标。此外,将孟加拉国描绘成与印度敌对的虚假信息宣传只会削弱区域团结。一个安全的孟加拉国对于遏制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分裂运动是必要的,因为两国拥有超过4000公里的边界线,其中大部分沿着印度敏感的东北地区。在亚太地区面临气候变化、经济不平等和大国竞争等挑战的当下,这个问题尤其令人担忧。对于印度来说,要实现成为区域领导者的愿望,与孟加拉国等邻国建立信任与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一个观念往往凌驾于现实之上的时代,打击虚假信息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同等重要。对印度而言,与孟加拉国维持稳定、合作的关系不应仅仅是外交事务,更应是一项战略要务。为实现这一目标,两国必须携手应对虚假信息这一祸害,因为虚假信息威胁着破坏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国有着历史和文化遗产,经济也相互关联。持续传播关于族群暴力、移民和政治不稳定的虚假和敌对性言论可能会侵蚀两国间历史性信任的基础,而这本是不必要的。

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