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讲新四军的番号是怎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的。
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围剿了十余年的红军一下子成为了南京政府的合法军队,老蒋给了番号: 在北方的几万红军整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就是咱们说的八路军; 在南方坚持游击战的游击队则整编成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我党在和国民党合作抗日的八年中,自己控制的军队就这两支,区分很简单,北方的是八路军,南方的是 新四军。
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新四军的存在感不那么大,好像除了「皖南事变」耳闻能详之外,我们对新四军的 认知非常模糊。完全不像八路军那样,什么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出镜率相当高。
同样都是我党领导下的军队,区别为什么这么大?
今天咱们就聊聊新四军前前后后的那些事。
壹·留下的红军变成了游击队
要聊新四军,就得从长征前说起。
1934 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在中央苏区待不下去了,打算转移到湘西去找贺龙的红二军团,重新开辟 新的根据地。
但是大部队要撤前,苏区并未完全沦陷,需要留下一部分人继续战斗,以便大部队顺利转 移。当然还有一个说法是为了过段时间打回来做准备,这个理由也就是听听,没法明说。 看看当时留下的是一些什么人,就大体上明白了。
主力部队全部带走了,一共剩下了 16000 人左右,其中有 2000 多是重伤员,根本无法跟随大部队突围, 带着都是累赘。其他的那些大多数是拿着大刀梭镖的非主力部队,你让这些人去对抗跟老蒋几十万带着飞机大炮机枪的部队?
而看看留下的那几个大佬们,就更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陈毅是腿负伤走不了路,而项英、瞿秋白、何叔衡、贺昌等人,是跟博古和李德有过意见冲突合不来的。 也就是说,当时被留下的这些人,面对的是一个自杀式任务。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最后只有少数人突围跑了出去,其中就包括项英和陈毅,还有日后威震中原打的国军 叫苦不迭的粟裕。 粟裕留下的情况不太一样,他是红七军团的参谋长,当时为了扰乱国民党军的部署,率队北上拓展,错过 了跟随大部队长征的机会。 革命就是这样,为了全局,牺牲局部,也是可以理解的。
领导人不是也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嘛。 只是博古和李德出于个人喜好,把自己不喜欢的同志排除在长征名单范围之外,确实有点不地道。 需要多说一句,当时领导人也是被留下的。领导人和博古、李德的矛盾都是众所周知的。
只不过很多人不同意,周恩来出面反复协调,领导人才跟着大部队出发了。 不然,历史又将是另外一个走向了。 苏区剩下的近 3 万人,最后只有 1400 多人突围了出去。 由此开始,留在南方的红军们,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生涯。 他们和中央以及上级党组织的联系断绝,没有根据地、没有物资、没有援助,而且是在国民党的统治区内 活动,面对的不仅仅是如何生存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躲过围剿和搜索。
陈毅当时写的一组《赣南游击词 》很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困苦情形。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在这种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绝境面前,南方 8 省的游击队足足坚持了三年。
这些游击队员们,就是新四军的 前身。
贰·新四军的成立
1936 年的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并没有达成对红军改编的协定。
但是到 1937 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陕北红军已经有了几万人的规模,蒋介 石即使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已经不可能考虑剿灭了,这时候如果再去打红军,得被全国人民的唾沫星子 淹死。
于是,西安事变之后谈谈停停的国共谈判一下子有了突破,双方达成了联合抗日的协议,陕西红军变成成 了国民政府革命军第八军。 但是还在南方打游击的那部分人怎么办? 南方 8 省的这些游击队,这几年一直坚持在深山老林打游击,没有通信设备,早已和中央失去了联系。
尽管如此,我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抛下这些当年留守苏区的同志们。 尽管蒋介石开始没有改编这部分人的想法,但是在我党的坚持之下,作为谈判的条件之一,最终同意了把 南方游击队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至于新编第四军这个番号倒是有一番来历。 这个番号是叶挺跟老蒋建议的,最终得到了国共双方的认可。
蒋介石认可「新四军」,是因为当年他任总司令进行北伐的时候,北伐军里面有一个第四军。 而领导人对「新四军」这个番号的认可,则是因为他创建红军时的第一个军就叫红四军。
于是,南方游击队集结之后的番号就这样在两党的认可之下定了下来。 这儿说到叶挺了,那就顺便聊聊这位新四军史上最憋屈的军长。
叶挺的资历够深,南昌起义时主力部队就有叶挺的 5 个团,后来的「红军之父」朱元帅当时还是南昌的公 安局长,手里也就几百号人,在南昌起义中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叶挺和贺龙他们。 但是朱元帅最大的功劳就是把残兵收集起来带到了井冈山,为革命保留了火种,这在当时的兵败的情况下 是相当不容易的。 叶挺是个牛人,当年北伐时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有「北伐名将」之美誉。
后来在南昌起义中任前敌总指 挥,作用巨大,因此成为我军的创始人之一,但是后来做了一件糊涂事。 1928 年去苏联汇报情况的时候,由于王明、李立三等人对叶挺无端指责,把广州起义失败的责任归咎于他一个人,加上对党内一些问题也看不惯,而选择了退党。这次脱党事件,也严重影响了他后来在新四军中 的地位和工作开展。
新四军组建时,关于军长的人选问题国共又干了起来。 按照蒋介石的意思,必须是由国民政府派人担任。这样的方案我党当然不同意。 军长人选牵扯到后续新四军是姓国还是姓共的控制权问题,延安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让步。 但是蒋介石也绝不同意由我党指派军长,这个事就陷入了僵局。
之前在澳门隐居的叶挺因国内抗战爆发已回国,希望为国效力。
蒋介石对自己这个曾经的部下很是欣赏, 于是决定指派叶挺担任新四军的军长,并在未和中共确认的情况下单方面发布了委任状。这让中共很是恼 火。
但是叶挺毕竟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我党人员,在中共上层有一定的人缘,而且后来又应领导人之邀去了一 趟延安,在延安受到了热情的欢迎,这让叶挺非常感动,也向延安保证日后新四军的军权交由中共控制。 由此,经过国共双方的互相协商让步,最终军长一职由国民政府指定的叶挺担任,副军长由中共方面指定 的项英担任。
归根结底,国共双方都想夺得这支军队的控制权。这也导致了日后皖南的悲剧。
叁·项英的两个问题
先聊聊叶挺和项英这两个人的关系。
这两个人就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完全就是不对付。 项英这个人资格很老,早期是搞工人运动的,后来在中央苏区的地位很高,当时被外界称为和领导人、朱 德并列的苏区三大领军人物。
项英就是典型的和士兵打成一片的「老土」类型,对外表不讲究,理个大光头,说话大大咧咧。天天和 士兵一起端个大碗蹲地上吃饭,非常平易近人,很受士兵的爱戴。 叶挺则完全不一样,他对外表和生活极其讲究,就是现在说的那种很小资的一个人。 叶挺是正规军校出身,整天穿一身将军服,戴着白手套,活脱脱就是一个普鲁士 贵族军官的形象,和新四 军这帮刚从大山里面钻出来的「老土」完全是两种概念。
而且他在国外居住多年,喜欢摄影,对食物也 比较讲究,跟新四军战士根本就格格不入。
咱们肯定就看出来了,项英和叶挺两个人指定是谁也看不上谁,要想让两个完全不搭的人成为朋友,那基 本上是天方夜谭。
但是导致他们矛盾的最根本原因,并非个人性格以及生活爱好的不同,而是理念和思想认识,特别是对军队控制权的矛盾。
前面我们讲过,新四军成立之初,本身就是从 8 省 15 区的游击队临时集结起来的,这和一直在党领导下 的陕西红军有很大不同。这些游击队和党中央早就失去联络多年,在残酷的环境下,很多游击队实际上跟土匪差不多了,对党的很多方针政策的变化都不理解。
所以呢,像这样一支并非完全由中共控制、国共两党都想取得控制权的队伍,对于担任正副军长的叶挺和 项英两个人来说,就很尴尬了。而最尴尬的一个人则是叶挺,为什么?他是光杆司令一个,而像副军长项 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人,那妥妥都是我党的人啊。 这还怎么玩?
本来叶挺就是党外人士,新四军这些领导人甚至包括中央都不是对他很信任,也就是说没有 拿他当自己人。尽管叶挺上任之前去了延安一趟并且相谈甚欢,但是毕竟隔着那么一层窗户纸,差那么一 点事。
加上叶挺在生活习惯上与大家的格格不入,所以叶挺在新四军中,反而成了客人一样,大家都对他 彬彬有礼,但是很难跟其他人打成一片。
叶挺是北伐名将,跟国军上层比如顾祝同 等人都很熟,还能直接和蒋介石搭上话,这是一个双刃刀。 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关系为新四军争取利益,比如武器、物资之类的,叶挺利用自己的人脉,确实为新四 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和国民党的亲密关系,更加导致了我党同志对他的不信任感。
因此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建军初期,中央发给新四军部的一些电报,大多都是发给项英,指名发给叶挺的很少。但是有些内容需要作为军长的叶挺知道,如果直接把原件给叶挺看,上面没有叶挺的名字,这会让敏感的叶挺感到难堪;如 果直接由项英口头转述,更加增加了叶挺是个外人的感觉。不过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前期,后期中央也发现 了问题所在,慢慢有了改观。
中央发现了什么问题?那就是项英对中央指示的执行问题,以及项英无法调节跟叶挺关系的问题。 由于两人的关系问题,导致在一些决策方面影响了新四军的正常发展。比如说在商议一件事的时候,一般 都是项英和张云逸等人商议完,然后派一个参谋去通知叶挺,说军长那啥关于那个什么事,副军长和参谋长刚才商议了,来请示一下您的意见,这样做行不行?啊,你要考虑一下?不用考虑了,那啥小分队已经 出发了,要不这次就这样定了吧…… 这还怎么玩? 叶挺的愤怒可想而知,但是又不好直接闹翻
咱们如果把自己代入当时的叶挺,估计能体会到叶挺那种既愤怒又无奈的心情。 所以后来皖南事变后叶挺被囚禁时,他写下了「三年军长,四次辞呈,一朝革职,无期徒刑」的悲叹,其 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再一个项英的问题就是路线执行问题。
国共共同抗日后,王明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方针,简单理解就是一切都听 国民政府指挥安排。这自然和领导人的理念是完全不合的。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正确,你也不能说这个方针不对。当时认为这个方针是正确的 中共高层不在少数,领导人还一度成了少数派。 但领导人早就看明白了,如果真的这样干,按照老蒋的一贯手法,肯定是把中共军队安排到第一线去跟日 军硬拼,就中共那点军队,没几天就拼没了。
最终中央还是统一了思想,那就是在统一战线的前提下,坚持中共的独立自主。这样一来,灵活性就大 了。 结果是啥?八路军在北方没几年由 4 万人发展到了 30 多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四军 1937 年 10 月成 立时 1 万人左右,到 1941 年皖南事变时,则只有 2.5 万人,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发展。 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当然不能否认地域的影响,新四军所在地还没有完全沦陷,有国民党军队驻扎,发展有困难可以理 解,但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项英坚持王明路线,以服从统一战线为荣,对中央指示的东进北上的方针以种 种理由推脱。 这从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后,没几年时间就发展到了十万多人,就可以看出问题所在。
当时为了新四军的正常发展,周恩来曾多次设法协调项英和叶挺的关系,希望他们以大局为重,精诚合作 共图发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这两个人你谁也不能换掉。。 项英更不用说。资格老得不得了不说,当时组建新四军的时候,是项英凭着自己在南方游击队中的巨大声 望,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南方 8 省的游击队整合到了皖南,是新四军建军的最大功臣。
顺便说一句,当时南方的游击队都在深山老林里坚持战斗,缺吃少穿没有任何外援不说,更和中央失去了 联系,基本就是自己说了算,各自为战,对中央的组织变化和政策方针的变化一无所知。 当时把这些人聚集到一起,跟他们说以后和国民党是一家人了,一起去打日本鬼子,很多人根本思想就转 不过弯来。 所以项英能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人整合到一起,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成绩,因此他也被称为「新四军的灵魂」。
但是到了 1940 年,中央实在看不下去了,下了决心要把项英调回延安,让叶挺掌握实权在南方好好发展。但是项英还是左右推脱,后来由于蒋介石也不同意项英去延安,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这个结果,最终导致了皖南事变的惨剧发生。
肆·国共摩擦不断
咱们一直说十四年抗战,但是实际上真正打得激烈的就 1937 年和 1938 年这两年,1939 年之后日本人就 慢慢消停了。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石油不足,一个是兵员不足。 日本军队是机械化部队,什么汽车坦克都是需要石油的,更不用说海军那些吃油的祖宗了。而日本本身不 产石油,本来寻思着中国地大物博,费了老大劲攻下了半个中国,到处勘探石油,却悲剧地发现:我 X, 中国竟然也没有石油!
当时日本的石油 80% 是从美国买过来的,后来慢慢地也把外汇耗的差不多了,就想跟美国商议能不能延长 一下账期。
美国那帮子资本家也不是傻子,一看日本也是没钱了,就没同意。加上后来美国开始对日本实 施石油禁运,石油一下子成了日军最紧缺的东西。 所以后来日本人挺不住了,没办法就铤而走险去搞了美国的珍珠港,结果把自己搞死了。
当然这是后话 了。 没石油怎么办?那就节约着用吧。所以大战役没有了不说,日军基本上就龟缩在大城市和交通要道,能不 出去就不出去了。出去溜达就得费油不是?
再一个原因就是兵力问题。话说日本侵华投入了 100 万兵力,一听哇这么多,但是架不住中国地方大啊。 这一百万人平均到所有的沦陷区,那就跟在河里撒了一把沙子差不多意思,很快就没影了。 所以到了 1939 年的时候,日军除了已经打下来的地方,基本上是打不动了,即使打下来也守不住。 于是竟然出现了奇特的和平共处现象。铁路周围的城市是日军占着,离铁路远的城市是国军占着,而农村 的广阔天地,则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活动。大家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么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