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慷慨遇上贪婪,广西民警为救落水者牺牲的新闻看得人心里发凉

逗比知识橘子 2024-09-02 12:00:42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为“贝勃定律”的概念:过分的善意不仅可能得不到感恩,反而可能助长对方的贪婪和无理取闹。

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善良、慷慨,要伸出援手帮助他人,现实却时常给我们上一堂令人心寒的课。

一个20岁的女孩,因意外怀孕而陷入困境。她的男友拒绝承担责任,家人也与她断绝了关系。

在绝望中,她神色慌张来到医院跪求医生帮她进行人流手术,身无分文的她,声泪俱下。

妇科门诊主任曾爱凤医生在帮与不帮之间反复思索。

按照规定,没有家属签字,不能进行手术。但是,看着这个无助的年轻生命,曾医生的心又狠不下来。

最终,曾医生迅速向医院管理层汇报了情况,详细说明了女孩的病情和面临的困境。

她不仅为女孩申请了特批,还免除了所有费用。

然而,善意的种子并没有在这个女孩心中生根发芽。

不久之后,她再次出现在曾医生面前,不是来表达感激,而是要“借钱”花花的。

当曾医生婉拒并提出帮她找工作时,女孩的态度骤变。

她竟然指责曾医生“害她失去孩子”,要求赔偿,还拿出刀具威胁曾医生的人身安全。

这一幕让曾医生久久回不过来神来。

为什么善意会遭到如此对待?是不是我们的善良做错了?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缺乏感恩之心,他们将他人的善意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变本加厉地索取更多。

英国著名慈善家Olive Cooke从16岁就开始投身慈善事业,一生资助了二十多个慈善机构。

可她每月收到的不是感谢信,而是多达200封索要捐款的信件和无数索要电话。

即使她已经一贫如洗,这些贪得无厌的索取也没有停止。

这位善良的老人被雪花般的信件彻底压垮,从桥上一跃而下,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贝勃定律”,就像俗语说的“升米恩,斗米仇”。

如果你在危难时刻给予一个人小小的帮助,他可能会感恩戴德;但如果帮助太多,一旦你停止,他反而会对你怀恨在心。

善良固然可贵,但也需要智慧来引导。

过分的付出可能会扭曲人际关系的平衡,让接受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滋生出一种理所应当的心理。

真正的帮助不是无限制的给予,不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或原则,要明白,并非所有人都值得我们无条件的善意。

这两天,“广西民警为救落水者牺牲”的新闻看得人心里发凉。

轻生的女孩明知道生命可贵,却还是再三选择了任性,要善良的民警用性命为她的自私买单。

不让恶意滋长,不让好人心寒,学会在慷慨和自我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尊重自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