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发小竟然造反?什么原因?

忆霜看历史 2024-05-25 09:43:47

卢绾被封王,不是靠真才实干,竟凭的是和刘邦的关系,看来刘邦也有私情啊!

后来,卢绾有了想法,他竟然要脚踩两只船,不应该啊!刘邦派樊哙打他,结果这小子跑到了匈奴,但他的子孙后来回到西汉,却被狠人吕雉善待,这是为什么?

原来卢绾和刘邦竟然是发小,两个人的家在一个胡同里不说,还是同一天出生,作为老邻居,吕雉网开一面也情有可原了!

卢绾这人虽然没什么本事,可人家实诚啊!有刘邦罩着,跟着刘邦打天下,刘邦对他非常放心当然也很照顾。

刘邦这副模样,也是无敌的存在

卢绾,被刘邦照顾的发小

刘邦和项羽大战,项羽势大,追着刘邦到处跑,从荥阳到成皋(又称虎牢关,在荥阳西北20公里处),可以用丧家之犬来形容。

一个人在成功之前,必须要有失败的积累,这也算是对一个人的磨砺吧。

项羽又包围了成皋,刘邦再次发挥他跑得快的本事,化装后和夏侯婴乘一辆车溜之大吉。

向北渡过黄河,在小修武的驿站里住了一晚上,早晨直奔张耳和韩信的大营。

他号称是汉王使者,来找韩信传达汉王命令,当时张耳和韩信还在睡觉,这两个家伙也够懒得,睡懒觉不说,还不设防,在那个非常时期这是很危险的,要是项羽来了,不就麻烦了。

刘邦径直进到韩信的大帐中,夺了韩信的兵符和印信。

刘邦这样玩太不地道了,但形势所迫啊!

刘邦升帐重新安排工作:张耳去赵地,建立根据地,组织战备;任命韩信为相国,带着去赵地剩下的士兵向东攻打齐国。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但他还有个本事就是带少数兵也能取得胜利,韩信因此攻下齐国,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

刘邦得到了韩信的军队,向南渡过黄河,准备与项羽决战。

刚刚被项羽打的到处跑,虽然得到了韩信的新生力量,可仍然没有必胜的把握。

郎中郑忠给刘邦分析了局势,认为当前不宜决战,还是打防守反击。

刘邦有个最大的优点是项羽不具备的,就是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正确的就采取。于是他采纳郑忠的意见,深挖壕,高筑墙,广积粮,开始了坚守。

另外他派刘贾、卢绾带着20000人还有几百骑兵从白马津渡过黄河进入楚国境内,去破坏项羽的后方,烧粮、毁桥,给项羽制造麻烦。

这也是《资治通鉴》《史记》上所记载的卢绾第一次出面。

这个和刘邦同日出生的发小,自此走进了人们视野。

当然是刘邦照顾他,卢绾文没有智谋、良策,武不能提刀上马,想给他个一官半职,总要有服众的理由才行。

所以刘邦让他跟着刘贾去镀金。刘贾是刘邦的堂兄,自然和卢绾也是从小的玩伴,两人在一起配合就不会有矛盾,再说,刘邦也有私心,他是让这两人都积累点功劳,将来的时候能封王拜相,担任要职。

卢绾最大的好处就是听话,这样的副手也让刘贾欣慰,自己没本事,可以去复制吗,复制刘贾的命令,让干啥就干啥呗。

刘贾和卢绾工作做的很到位,他们配合刘邦的游击队长彭越,严重扰乱了楚军的生产,破坏了敌人的运输线,烧掉了项羽的粮仓,让跟着项羽打仗的前线将士没了吃的。

项羽急了,亲自率军攻打彭越。

两军对垒没有好的策略只是靠蛮力和骁勇去给对方拼,这正中刘邦的圈套,项羽去亡羊补牢自己的后方,但前线却暴露出来。

刘邦本来想放弃成皋以东,在巩县和洛阳建立自己的防线给项羽的楚军对垒。

郦食其劝他说:项羽放弃荥阳,连敖仓都不守了,现在正是机会,敖仓是天下转运粮食的枢纽粮仓,里面粮食很多,守成皋的只是曹咎的杂牌军,这是上天要把敖仓留给汉军啊!

刘邦再次发挥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优点,开始谋划敖仓。

项羽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让曹咎守住成皋千万不要给汉军作战,一切等他回来再说。

项羽计划半个月就打跑彭越,果不其然,项羽实现了计划,但曹咎却咎由自取,因为没忍住汉军的侮辱、挑战,结果被打败自尽,等项羽在后方取得好成绩时,成皋却易主了。

项羽回师,但此时黄花菜都凉了。

就是项羽这次失误,直接导致他后来的败北。两军在成皋对峙,但韩信却在齐国击杀项羽手下大将龙且,二十万楚军全军覆没,消息传来,项羽害怕了!毕竟现在基本成了孤军,粮食又供应不上,他就派人去游说韩信,希望韩信倒戈。

但韩信犹犹豫豫,始终没有答应。

形势逼人,眼看就要完蛋,项羽很担心。

刘邦又趁机派人去游说项羽,希望他把自己的老爹和妻儿放回,条件嘛?当然是罢兵放项羽一马了。

刘邦虽然玩世不恭,但在怎么说,自己的老爹被项羽抓了去,这种事好说不好听。

项羽也抓住机会,给刘邦签署和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等放回刘太公和吕雉,项羽东撤,刘邦也准备西撤。

张良和陈平说:汉已经大半天下,而楚军兵疲粮尽,这正是天要亡楚的时候,这时候不追杀他,就是养虎为患。

刘邦顿时醒悟过来,立即追击项羽兵马。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于是出现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垓下之围的成语,项羽自刎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市东南)。

楚汉之争结束。

刘邦称帝后,临江王共尉又出幺蛾子了,他为了表示对项羽的忠心竟然反叛。

估计这家伙是想借此给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以便给刘邦谈条件。

兵强马壮的刘邦哪里能给他惯病,对这种小势力,当然用不着大将出马,这次机会他又给了自己的发小卢绾,和自己的堂兄刘贾。

这一次费了很多工夫,围攻了几个月的时间也没能取胜。

这两人的确是菜鸟,连这样的小喽啰都不能拿下,这让刘邦情何以堪。

临江王见差不多了,有了讲条件的资本,就投降了。

他本来打算以此战的胜利为条件,换取更大利益,但刘邦根本不买他的账,在洛阳把他给杀了。

临江王共尉做过头了,也难怪,天下初定,百姓和刘邦都想休养生息,临江王却以私利造成新的屠戮,这家伙被杀也是咎由自取。

刘邦打算在洛阳安家落户,此时的卢绾被任命为太尉,而刘邦的连襟、好朋友樊哙则被封了丞相。

这职位安排的,是不是草率了?

娄敬见刘邦想把洛阳立为都城,就劝他定都于关中,刘邦问张良,张良也同意在关中建都。

于是刘邦启程去关中,建都长安。

刚刚安稳几个月,燕王臧荼又造反了,并攻取了代地。刘邦虽然贵为皇帝,但他龙马精神十足,竟亲自带队去平叛。

刘邦不愧是马上皇帝,一出手就擒获了臧荼,臧荼被擒,燕王空缺,刘邦就直接赏给了卢绾。

这份人情实在太大了,虽然燕处在北方,但它是军事要地,与匈奴接壤,把这么重要的地方赐给卢绾,可见刘邦对卢绾是多么地信任。

可是卢绾呢?他竟然做了这种事!

卢绾一念之差,结果悲剧了!

刘邦对卢绾这个发小真够可以的,虽然他们不是同族,却是一个胡同的邻居。

世代生活在一起,当然是个缘分。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足见卢绾的无脑。

刘邦封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赵王。让陈豨以列侯的爵位担任相国,负责驻守代地,真实目的就是让他看好北大门。

有权有势的陈豨最羡慕战国时期的四君子,特别欣赏他们养门客的做派,现在有这个条件了,于是他也有样学样地养起了门客。

有一次他回家省亲,经过邯郸的时候,光门客的车辆就千余乘,邯郸的招待所都盛不下了。

赵王的丞相周昌发现苗头不对,就进京见刘邦,详细汇报了陈豨的事,说他宾客盈门,又长年在外掌握兵权,恐怕要出事。

刘邦就派人去调查,发现了陈豨门客不法的事实。

陈豨知道后害怕了。

投降匈奴的韩王信趁机策反他。

这时候,刘邦的老爹刘老太公去世了,刘邦召陈豨来京。

陈豨哪里敢去!就称病。随后,陈豨越想越害怕,就和王黄等人起兵造反了。陈豨自称“代王”,掠夺赵国、代郡的土地。

人一旦做过了火,想弥补都困难,还是安分守己的才好。

刘邦亲率大军进军邯郸,他见陈豨不取邯郸,大喜,笑着说:我就知道陈豨这小子不懂用兵。

陈豨的手下侯敞率领一万余人在邯郸周围打游击,骚扰、袭击汉军。

王黄率领一千多名骑兵驻扎在曲逆。

张春则率领一万多步兵渡过黄河攻打聊城。

汉将郭蒙与齐国部队联合攻击张春,大败叛军。

太尉周勃率部经太原到达马邑(今山西朔州),马邑守军顽抗,周勃攻下马邑后屠城。

周勃不应该屠城啊!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这也为他周家“三代而亡”种下了“恶因”。

此时卢绾干什么呢?

卢绾见陈豨造反,就派军队去攻击陈豨东北部,卢绾是刘邦的老铁,他要帮着刘邦干掉陈豨。

陈豨不能取胜,就派王黄去匈奴求援,这时候的匈奴单于是冒顿,这是一个厉害角色,刘邦惹不起他。

卢绾也担心陈豨去匈奴求援,也派了张胜出使匈奴,告诉匈奴:陈豨败了,你们别蹚这个浑水了。

卢绾这样做,还是不错的。他能想到这一步,说明他还是忠诚于自己的发小刘邦的,毕竟自己的富贵多亏刘邦。

不过接下来的剧情就不按他的计划来了。

此时,前任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正在匈奴流亡,他可是给刘邦有杀父之仇的。

张胜到了匈奴,臧衍就去见他,对他说:“你之所以得到重用,是因为你熟悉匈奴事务,燕国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路诸侯造反,刘邦无暇顾及。

如今 您为了燕国,急于消灭陈豨,等陈豨灭了,下一个就轮到燕国了 你们也将成为俘虏。你何必不让燕国攻打陈豨,而与匈奴配合?天下平安无事,可保燕国,如果汉对燕国下手,燕也可以多个外援。 ”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张胜竟然同意了臧衍的建议,并且让匈奴攻打燕国。

这也太逆天了吧!你张胜是燕的使者,没有完成任务不说,还反过来攻打自己的金主,张胜脑袋也是让门给挤了。

不对啊!卢绾发现了猫腻,心想:张胜是不是和匈奴勾结了?

接着,卢绾上书请将张胜灭族。

张胜回来,详细地把计划给卢绾说了,卢绾竟觉得有道理。

这对同事真是有意思,这不就是没事找抽型的吗?

臧衍的这一计策,叫做“养寇自重” 。

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养强盗为自己所用,后世三国的时候司马懿就善于用此计,他之所以不把诸葛亮灭掉,就是让曹魏离不开自己,离开了自己谁都玩不转。

司马懿养的“寇”就是诸葛亮!

可卢绾不行,他没这能耐,“力微而负重,智寡而谋大”,这是人生大忌。

再说卢绾能封王,不是有多大本事,也不是立了多大功劳,而是因为他和刘邦是发小,是同学,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铁哥们。 这关系谁也比不了,卢绾是凭借这些因素被封王的。

现在他却无脑到这一步,给刘邦耍心眼,还要打假仗,是他和匈奴、陈豨联合起来打假仗,和敌人合伙骗刘邦,要是一旦有变,你就完了!

卢绾听从了张胜的馊主意,可是他已经上报刘邦,要灭张胜的族,这可咋办?

这难不倒他们,卢绾找了一个替死鬼,把他和他的家人都杀了,来掩盖张胜。

他又把张胜和他的族人送去匈奴,作为燕国的使节隐藏在匈奴。又秘密派范齐去勾结陈豨,让他在战场上长期抵抗,不要急于决定胜负。

这样形成了一个三方造假的闭环。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刘邦可不是这场戏的角色,他很快就将陈豨给击杀了,陈豨的副将投降,交代了卢绾派范齐和陈豨勾结的事。

刘邦不相信,说:谁都能造反,就卢绾不会!

刘邦叫卢绾来对质,卢绾心里有愧称病不去。

刘邦又派薛阳侯审食其和御史大夫赵尧去接卢绾,并向卢绾的左右调查这件事。

卢绾吓得躲了起来不敢见面。看看卢绾这熊样,能敢做不敢当。卢绾害怕,他对比较信任的手下说:“如今异姓王就只剩我和长沙王吴臣了,去年春天诛杀韩信,夏天又杀了彭越,这都是吕后的主意,现在皇帝生病,都是吕后当权,吕后妇人之心,专门找借口诛杀异姓王和有功大臣。”

于是,卢绾称病坚决不肯进京。

害怕了吧?当初为什么要走险棋呢?明明实力不够,还有想法,悲剧了!

卢绾的左右,见卢绾东窗事发,马上就要玩完,都跑了。

卢绾说的话渐渐泄露出来,审食其听说后回京向刘邦汇报。

恰恰这时候,有匈奴投降过来的人说,张胜在匈奴为燕国使节。

刘邦说道:“看来,卢绾真的反了!” 于是刘邦派樊哙攻打卢绾。

估计此刻,刘邦的心在滴血,自己刻意提拔,越级重用的发小都造反,天呢!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信任的人啊?

后来卢绾怎么样了?

刘邦在讨伐英布的时候,被流矢击伤,在回长安的路上病情逐渐加重。

卢绾后悔了,人这一辈子最怕后悔,所谓的后悔,就是当初做了错误的决定,致使后来产生了相反的结果。

卢绾听说刘邦病重,就带着自己的数千人马在边境上驻扎,想等刘邦病好后,给刘邦解释、赔罪。

可见卢绾给刘邦的关系是多么的铁。对刘邦如此不忠,竟然敢去解释,卢绾对自己和刘邦的关系还是有把握的。

在得知刘邦病死后,卢绾只好投奔匈奴。

一年后,卢绾在悔恨、纠结中死在了匈奴,这下终于可以去地下见刘邦了,不知道刘邦会不会原谅他。

但吕雉后来还是原谅了卢绾的妻子和子孙,毕竟在平民的时候,两家子关系不一般,到了这步天地,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再说,吕雉也知道卢绾一家人的能力,她知道卢绾的家人也不会给她带来什么威胁和危险。

卢绾自作自受,把一副好牌打烂,说明了人性、人心的不定,卢绾是棵小草,只能依附于刘邦这棵大树,才能遮风挡雨,可他偏偏要离开树的庇护,面对命运的转折,也是咎由自取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卢绾的功和德,不能撑起燕国的重任,取得这么大的富贵,卢绾承受不起,因此才阴差阳错地失去了不应该拥有的福报。

资料出自于(《史记》《资治通鉴》)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