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亿,这个数字足以让普通人奋斗几辈子。但对于张欣和潘石屹夫妇来说,不过是捐给美国高校的一笔款项。
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疫情期间,他们却选择了沉默。尤其是近些年来,他们在教育理念、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言行,更是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甚至被贴上了“崇洋媚外”的标签。
信息来源:《潘石屹真要跑了?疫情期间未捐款,卖完资产又要卖上市公司?》,中国经济周刊。
这究竟是价值观差异,还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如今他们过的如何?
张欣的奋斗史
人们或许已经淡忘了,在那个房地产行业野蛮生长的年代,张欣和她一手打造的SOHO中国,曾经是怎样一种独特的存在。
她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冰冷的钢筋水泥,那些极具辨识度的建筑,在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中,显得尤为出色。
而张欣的成功,简直堪称一部女性励志传奇。
她并非含着金钥匙出生,14岁那年,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她跟随父母移居香港,成为了一名流水线上的纺织女工,早早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
但是,张欣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击倒,她一边辛苦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为改变命运积蓄力量。
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她不仅攒下了一笔积蓄,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上进,获得了公司老板的赏识,于是,在老板的资助下,19岁的张欣前往英国留学。
最终她凭借优异的成绩,从萨塞克斯大学考入英国顶级学府——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
毕业后,张欣顺利进入英国巴林银行工作,随后又转战美国华尔街,成为了一名投资银行的金融顾问。
在那个男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领域,张欣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才华,赢得了同行的认可,也为自己赢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
她出身平凡,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实现了阶层跃升。
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她却毅然决然辞去了美国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回国。
正是这次回国,她结识了来自甘肃天水的“愣头青”——潘石屹。
与潘石屹的“合谋”
两人相识四天后,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闪婚。
这段婚姻,在外人看来,充满了不可思议。张欣是来自海外的金融精英,而潘石屹却是土生土长的“草根”创业者,他们之间,究竟是如何产生爱情的火花的?
但无论如何,张欣和潘石屹的结合,无疑是一次强强联合,为日后商业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婚后第二年,张欣和潘石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夫妻二人联手,进军当时尚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房地产业。
他们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配合默契,他们开发的“SOHO现代城”、“建外SOHO”等项目,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现代化的办公理念,迅速成为北京地标性建筑,SOHO中国也一跃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
直到2007年,SOHO中国在香港成功上市,夫妻二人携手登上了事业的巅峰。
当然,凭借着SOHO中国的成功上市,张欣的身价也水涨船高,2012年,她以195亿身价登上胡润女富豪榜,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女性之一。
成功后的张欣,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活跃在公众视野。可是,一些言论引发了网友们的质疑。
2013年,张欣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中国教育,而是要送他们去美国接受“更先进的教育”。
此言一出,立即招致不少网友的批评,他们认为,张欣作为在中国成长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家,她的言论,不仅是对中国教育的否定,更是对自己根的背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笔巨额捐款,张欣解释说,是为了帮助那些无力支付高昂学费的中国留学生。
然而,这番解释并未得到网友们的认可。有人质疑,哈佛大学作为世界顶级学府,其学生大多来自富裕家庭,真正需要资助的中国留学生少之又少。
这笔捐款,更像是为自家孩子铺路。
精致利己主义?
果不其然,几年后,张欣的两个儿子接连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录取。这一消息,更加深了公众对张欣夫妇捐款动机的怀疑,认为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捐款只是为了给孩子“镀金”。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原来,早在2014年向哈佛大学捐款之后,张欣夫妇又多次向美国高校捐款,总金额高达6亿美元。
但与对美国如此大手笔的捐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9年,随着新冠疫情爆发,在这个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关键时刻,张欣夫妇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他们既没有公开捐款,也没有任何表示。
很显然,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的“缺席”,与那些挺身而出、慷慨解囊的企业家形成了鲜明对比,更与他们过往塑造的“成功企业家”形象格格不入。
不可否认的是,张欣和潘石屹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他们无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但是,作为本国企业家,本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可是,他们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却辜负了公众的期待,伤害了国人的感情,也给自己贴上了难以撕去的标签。
如今,张欣和潘石屹已经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而张欣和潘石屹清空国内资产、 移民美国的传闻却一直甚嚣尘上。2021年, SOHO中国从香港联交所退市,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张欣和潘石屹彻底告别中国的信号。
信息来源:《卖掉SOHO中国!潘石屹夫妇成功套现142.8亿港元》,财联社,2021年6月16日。
笔者认为
企业家们需要明白,商业成功不等于人生圆满,物质富足不等于精神富有。只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和认可,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而且,在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如何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社会环境,如何吸引更多人才留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也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