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西来一叶轻舟过江,为何梁武帝穷尽国力也追之不及?

溪边青石冷 2024-12-15 16:58:23

【引子】

公元527年,南朝梁武帝素闻达摩大师佛法高深,特意派人迎请他前来建康。

殊不知,一番对话过后,达摩选择离去,只用一根芦苇就渡过长江北上。

梁武帝闻讯后派出大船追赶,却怎么也追不上达摩的一叶轻舟。

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究竟有何深意?

芦苇与大船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禅机?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建康皇宫内,梁武帝正在翻阅一封从西域来的信件。

殿内香烟袅袅,檀香的气息与着晨光,给这个清晨增添了几分庄严。

信中说南天竺来了一位高僧,名叫达摩,为菩提达摩尊者,佛法精深,堪称一代宗师。

梁武帝放下信,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一直以弘扬佛法为己任。

他在位期间,建了无数寺庙,供养了数以万计的僧人,抄写了浩如烟海的经书。

单是建康城内,就有四百八十座寺院。

他还经常请高僧到宫中讲经说法,自己也穿着袈裟在殿上讲经。

听说有这样一位高僧到来,梁武帝立刻派出使者,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前去迎请。

他吩咐下人打扫金殿,准备香花供品,要给这位远道而来的高僧最高的礼遇。

不久,达摩来到皇宫。

他身着褐色袈裟,手持锡杖,相貌奇特,深目高鼻,双眼炯炯有神。

与其他高僧不同,他举手投足之间透着一种特别的气质,仿佛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梁武帝亲自出迎,将达摩请到金殿之上。

看着这位来自天竺的高僧,梁武帝内心充满期待。

他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终于可以得到一位真正大师的印证了。

"大师远道而来,朕心甚慰。"梁武帝开口说道,"不知大师此来,有何教诲?"

达摩只是淡淡地答道:"贫僧游方行脚,随缘度人而已。"

梁武帝见达摩说话简短,便迫不及待地说:"朕这些年来,建寺写经,供僧度人。单是建康城内,就建了四百八十座寺院。朕还亲自讲经说法,不知功德如何?"

他说这话时,眼中带着几分得意。

达摩平静地看着梁武帝,缓缓说道:"无功德。"

这简单的三个字,却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梁武帝头上。

殿内一片寂静,连守在两旁的侍卫都屏住了呼吸。

梁武帝愣了一下,又问:"为何无功德?"

达摩说:"这些都是有为之法,是人天小果,如影随形,虽有但不实。真正的功德,不在外相。"

梁武帝不解,又问:"如何才是真功德?"

达摩答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听得更加迷惑。

他看了看四周金碧辉煌的大殿,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龙袍。

他一直认为建寺供僧就是最大的功德,却没想到在达摩眼中,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功德。

两人的对话继续着,但越说越觉得不在一个层面上。

梁武帝说的都是寺院、经书、供养这些有形之物,而达摩说的却是心性、空寂这些深奥的道理。

最后,达摩叹了口气说:"陛下著相修福,非是正法。"说完,起身离去。

梁武帝虽然挽留,但达摩去意已决。

达摩离开皇宫,来到长江边上。

此时正值深秋,江面上芦苇丛生,秋风吹过,芦花飘散如雪。

岸边停着几艘大船,是梁武帝派人送达摩北上的船只。

但达摩没有上船。

他走到芦苇丛中,折了一根芦苇,轻轻放在水面上。

只见他脚踏芦苇,如履平地,顺着江水向北漂去。

他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岸边的人看到这一幕,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消息传到皇宫,梁武帝立即派出快船追赶。

那些大船上水手众多,船帆鼓满,还配备了最好的桨手。

按理说,这样的大船速度应该远超一根芦苇,可奇怪的是,他们却怎么也追不上达摩。

眼看达摩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江面的雾气中。

追赶的船队只好返回。一个侍臣不解地问:"陛下,为何我们的大船追不上一根芦苇?"

岸边有位老渔夫说:"大船虽大,却被许多东西所累。船上有桅杆、绳索、货物,还有许多水手。而达摩祖师的芦苇,什么都没有,所以反而去得更快。"

这番话引得在场的人深思。

有人说:"这不正像我们的心吗?装得越多,反而走得越慢。"还有人说:"难怪祖师说陛下著相修福不是正法,原来是这个道理。"

江边的渔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天刚蒙蒙亮,一片芦苇随风摇曳,晨光中泛着金色。

他们就会想起达摩渡江的故事,想起那个乘着芦苇远去的身影。

渐渐地,这个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梁武帝后来常常回想起与达摩的对话。

看着自己建造的寺院、抄写的经书,他终于明白了,这些年来的努力,就像那些追赶的大船,看似声势浩大,却总是抓不住最重要的东西。

而达摩的一根芦苇,却道出了修行的真谛。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时,一位老僧合掌说道:"诸位,达摩祖师不是不能乘大船而行,却偏偏选择一根芦苇,这其中有三层深意。"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老僧所说的三层深意究竟是什么?

达摩用芦苇渡江,又要告诉世人什么道理?

原来,达摩选择芦苇渡江,不是为了显示神通,而是要告诉世人一个深刻的道理。芦苇虽轻,却能载人渡江,正如我们的本心虽空,却能承载一切。这个看似神奇的举动,其实蕴含着三层深意。

第一层是"轻"的智慧。芦苇之所以能载达摩渡江,正是因为它的轻盈。这告诉我们,修行之人要学会放下,不要被世间的名利与得失所累。就像梁武帝,虽然建了很多寺庙,做了很多善事,但心中的执着反而成了最大的障碍。真正的修行,在于放下这些外在的追求,回归本心的轻盈自在。

第二层是"空"的道理。芦苇中空,所以能浮在水面。这象征着佛法中常说的"空性"。外相虽实,本质是空;形体虽有,自性是空。当我们明白一切皆空的道理,不执着于外相,才能真正地自在。梁武帝的大船追不上达摩,正是因为装得太满,反而失去了灵活。这也告诉我们,有时候"空"反而比"满"更有力量。

第三层是"任运"的境界。达摩随着江水漂流,不抗拒,不强求,这正是最高的修行境界。很多人修行,总想着要得到什么,要达到什么境界,反而落入了另一种执着。而真正的修行,是要学会随缘自在,不被外境所转,不为情所困。就像芦苇随波逐流却不失本性,这才是真正的大自在。

这就是为什么梁武帝穷尽国力也追不上达摩。因为他们追求的方向就错了。梁武帝以为修行是要建更多的寺庙,供养更多的僧人,却不知道真正的修行是要放下这些外在的追求,回归本心的清净。

达摩的一叶轻舟,不仅渡过了长江,更渡过了生死苦海。他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修行不在形式,而在明心见性。当我们的心像芦苇一样轻盈,不被外物所累,自然就能见到本来面目。

所以说,这个故事流传千年,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神奇,而是因为它道出了修行的真谛。就像那句禅语所说:"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答案就在那一叶轻舟中,就在那随波逐流却不失本性的境界中。达摩祖师用一根芦苇,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0 阅读:9
评论列表
  • 2024-12-15 18:45

    自性本具,遍寻不得,不求自得!达摩西来无一字,以心印心妙法华,众生本具何须求?一苇渡江众生觉![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玫瑰][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