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舅妈怎么烧鮰鱼,口水横流,现在鮰鱼都外来物种,口感似鲶鱼

桃成柳老人 2024-07-03 03:22:23

文/柳成荫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鮰鱼不属于长江三鲜,长江三鲜指刀鱼、鲥鱼、河豚。有人说,河豚有毒,不应列入,有毒也是长江三鲜。

长江三鲜体现在一个鲜字上,鮰鱼与其它三鲜相比,鲜味逊色很多。正因为它不属长江三鲜,才没有像鲥鱼一样绝迹,像刀鱼、河豚一样稀少。

九十年代末,鮰鱼在长江里的存量数量还是很多,但你吃的并不一定是正宗的鮰鱼,因为鮰鱼属于底层鱼,生活在江底,生活在水深十六七米的底层,捕捞很困难。

在长江没有禁捕前,鮰鱼的出水量一直很少,渔民难得打到鮰鱼,碰运气弄上两三尾,也早就被饭店预订了,根本就进不了市场。即使在五六十年代,长江里的鱼虾多如牛毛时,也难得捕到。

浓汤鮰鱼肚

鮰鱼,泰兴一带的渔民称它为淮昂,有的地方称之为淮王鱼。笔者应文友相邀前去武汉作客,汉口一带有做江鲜的馆子,那里人称鮰鱼为“肥鱼”。称之为肥鱼倒是比较贴切,鮰鱼确实肥美,尤其是鱼腩脂肪含量很高。

五十年代,长江边上有一座望江楼,专做江鲜生意,赚的是上海人的钱。望江楼是我六堂舅家开的,堂舅以捕鱼为生,舅妈则经营饭馆,专烧江鲜。

上海人吃得很考究,吃河豚只吃皮和精巢,吃江鲤只吃鱼籽,吃鮰鱼只吃鮰肚。上海滩上走出来的人,开着几辆老爷车,浩浩荡荡,耀武扬威来到乡下,不计较花费多少银两,只图一时口舌之快。

六个堂舅都是打鱼的,打到鮰鱼自然不肯卖,全部送到六舅妈的大水缸里,里面盛了半缸江水,养着河豚、江鲤、桃花鳜、芝麻剑、胭脂鱼、锅盖鳊、白丝,当然也有鮰鱼。

上海人来后,舅妈从水缸里把鮰鱼捞出来后,先给客人看一下,确认一下,条条都是活蹦乱跳的,然后开膛破肚,挖出鱼肚。所谓的鱼肚就是鱼泡泡,是鮰鱼的灵魂。每人一条鱼,一条鱼做一份菜,专吃鱼泡泡,俗称鮰鱼肚。

长江鮰鱼

鱼肉是不是弃之不用?当然不是,全都用来吊浓汤。把鱼肉切成麻将牌一样大小的方块,用猪油、大豆油煸透了,冲入一大锅开水,熬上半个钟头,此时鱼皮已化胶水,汤汁浓厚,雪白如乳。然后用密漏把鱼刺和尚未溶化的鱼肉过滤掉,只剩下半锅鱼汤。

此时,把洗干净的鱼肚放入锅中,锅里的汤汁保持似开非开的状态,就这样煲一个钟头,煲得鱼肚涨发得鼓鼓囊囊的才出锅。

舅妈把鮰鱼肚盛在骨瓷小碗内,每人一碗,一只鱼肚半碗浓汤。尝之,鱼汤醇厚鲜香,鱼肚软糯味浓。品尝这道菜要趁热吃,鮰鱼的皮和鱼肚胶性强,熬出来的汤不亚于驴皮胶,一旦冷却了就成鱼胶了,像透明的橡皮一样,就没办法吃了。

吃这道鱼肚要算得上暴殄天物,足见当时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区别,上海人看全国人都是乡下人,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不是所有上海人都是“流氓大亨”,也有“小B三”。

九十年代,笔者也在江边开了座饭店,专做江鲜,以江水烧江鲜,无非就是长江三鲜、江鲢、江虾、江蟹、江鳗、江杂鱼,长江鮰鱼却很少,确实很难捕捞。

后来,去江南谋生,见江南人也喜欢吃江鲜,江边上开了好几家江鲜馆,不过烧河豚的很少,无非是刀鱼、鲥鱼,可能河豚是剧毒物,不敢烧吧?做江鲜,你不烧河豚,岂不是半路出家,挂羊头卖狗肉?

然而,每个饭店都主打长江鮰鱼,以白汁鮰鱼为主,什么竹笋鮰鱼、金花菜鮰鱼。看来,鮰鱼资源很丰富。不免有些好奇,渔民捞不到鮰鱼,饭店何来这么多?走进店内一看,鱼缸里养着几十条鮰鱼,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

这是长江鮰鱼?全身灰不溜秋的。而真正的长江鮰鱼浑身粉红,无一个杂点,几乎成透明状,温润如玉,看一眼就是享受。这种灰老鼠一样的东西,怎敢尊称长江鮰鱼?

美国叉尾鮰

后来知道,这是外来物种,从国外引进过来人工养殖的,叫“美国叉尾鮰”,又叫斑点叉尾鮰,浑身布满了芝麻粒大少的斑点。这种鱼有触须,浑身布满了粘液,型似大口鲶鱼,尝之,口感也与大口鲶没有异样,甚至比野生鲶鱼逊色好多,那鱼肚既小又薄,尝不出半点质感来。

不禁想起了一种鱼,号称长江三鲜的鲥鱼,这一物种早在 九十年代就消声匿迹了,几十年来,国人却一直在品尝长江鲥鱼。而这种鲥鱼也是外来物种,叫做“美国鲥鱼”,尝之,口感与长江鲥鱼天壤之别,充其量就是生长在美国的淡水鳊鱼而已。

吃的人吃的是一份虚荣心,即使知道长江鲥鱼已经绝迹,也要花真价钱去吃假货,也许这样才能心安理得……

白汁鮰鱼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