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有东征西征南征,为什么偏偏没有北征,只有“北伐”?

小轩谈过去 2024-10-10 01:31:59

古代打仗,通常叫“征伐”,比如《尚书》中有句话: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往东打,叫东征,往南打,叫南征,同样,往西则叫西征,比如成吉思汗就发动过对东欧的西征之战。

但历史上有东征也有西征,还有南征,却很少听说过“北征”。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由南向北的战役,比如秦朝大将蒙恬,曾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汉武帝时期的河西之战与漠北之战;喜欢看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曾五次发动对北方曹魏的进攻;南宋时期的岳飞也有过四次向北攻打金国的战役;

而明朝,也有多次向北攻打蒙古的战役,总之,几乎历朝历代,都有发生由南向北的大规模战略攻击,但这些战役都不叫北征,而是统一叫北伐,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古人对战争有很多不同的定义,比如征和伐,就完全不同,除了征伐之外,还有讨、侵、袭等说法。

我们先来看“征”,周易中有个卦叫谦卦,谦卦上六爻辞说: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什么意思呢?就是讲声名在外但是能保持谦逊,天子或将领用这样的态度出兵攻打邑国,是有利的征兆。

那么什么是邑国呢?邑国就是指天子分封的诸侯,只有诸侯有罪或者试图以下犯上的时候,天子才会出兵。

那这样的战争,是以上对下,是有道对无道的正义之战,所以只有符合这种特点的,才叫“征”,它强调的是道德与正义。

从舆论的角度的来看,“征”,具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只有这样,战争的发动者,才能得到百姓和社会的支持。除了征以外,讨,也具有类似的含义。

比如唐代骆宾王有一篇著名的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这篇檄文现实历数武则天的罪恶,点名武氏乃亡国之祸根,以此证明征讨武氏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所以这种强调合法正义的战争,就叫征讨。

那么侵,有进犯侵害之意,通常是为了利益而发动赤裸裸的侵略,既不和你讲道德,也和你讲法律,属于弱肉强食,比谁的拳头大。那什么是“袭”呢?袭,就是不宣而战,乘人不备的时候搞突然袭击,所以有突袭和偷袭的说法。

最后是“伐”。伐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它的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件叫“戈”的兵器,在甲骨文和金文当中,这个人是背对着兵器,看上去就像戈架在脖子上,以表示砍杀之意,所以伐,代表的是毁灭和杀戮!

那么古代的战争,无论是征还是讨,又或者侵略,都是只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就适可而止,但是“伐”不一样,它有种不死不休的味道。

在历史上,中原地区总是遭到北方匈奴的侵辱,长期下来就积累成国仇家恨,所以岳飞北伐、就是抱着这种不死不休的意志,不打出个结果不将敌人彻底毁灭,战争就永远不会结束。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