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我国公募基金的发展路径,才能彻底根治业绩暴跌老鼠仓等弊端

李国魂 2024-09-04 04:52:54

公募基金在等待高位接盘侠吗

前言

3月15日,证监会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文件,第一次提出要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等错误论调。引导公募基金行业更加注重投资者获得感,切实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业务本位,摒弃规模和收入导向,真正把投资者的利益摆在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前面。

9月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启动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证监会明确将在证券基金期货行业中大力弘扬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过度投机、“炫富”等不良风气。引导从业人员珍惜职业声誉、恪守职业道德。以诚信、专业、廉洁、负责的行业形象凝聚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自2004年以来先后出来的三个国九条以及每一次的重要金融工作规划,都突出强调我国公募基金的迫切发展大计。

事实上,二十多年过去,我国公募基金未能肩负起“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基本义务。相反,急功近利、过度投机等问题层出不穷,胆大妄为的“老鼠仓”问题屡禁不止,投资失当甚至到了从头顶赔到脚踝的可悲程度。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归根结底,迷失发展路径,选择方向错误是导致我国公募基金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关键原因。

一、我国公募基金发展路径选择错误,盲目扩大与银行理财完全同质化的货币债券基金,与中国股市发展要求完全相悖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8日,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0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62 %。

其中非货币基金规模合计为17.53万亿元,环比增长7.15%。股票型基金的资产规模环比微增0.2%至31136.37亿元,混合型基金的资产规模环比下降4.1%至33278.29亿元。债券型基金的资产规模环比增长13.65%至10.61万亿元。货币型基金的资产规模环比增长约5.6%至13.19万亿元。货币债券型基金依旧是铁打的主力。

截至6月30日,非货币资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依次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

易方达基金总规模和非货币基金规模均位列公募基金行业第一,分别为1.85万亿元、1.15万亿元,是唯一非货币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元的基金公司。

华夏基金两项规模分别为1.51万亿元、9520.58亿元。广发基金分别为1.39万亿元、7478.97亿元。

嘉实基金和富国基金的非货币基金规模以6448.28亿元和6128.17亿元规模保住第四、第五位置。

证监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5.1万亿元,持股占比从3.8%提升至7.3%,成为A股第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上)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理财规模 28.52万亿元。

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2022年、2023年、2024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对比

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为投资者实现收益的水平远远超过公募基金,也远超公募基金中的货币债券基金盈利水平。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济安金信银行业研究中心《银行理财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自2022年1月1日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92万亿元。2022年银行理财为投资者赚取了8800亿元,2023年银行理财赚取6981亿元,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为投资者赚取了3413亿元。

再看公募基金。2022年公募基金合计亏损14547.80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年内累计亏损1.12万亿元;股票型基金、国际(QDII)基金、FOF基金分别亏损5801亿元、352亿元、171亿元。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盈利,分别为2010亿元和863亿元。

2023年,公募基金整体亏损4347.74亿元。但是,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计亏损达8900亿元,其中混合型基金亏损5725亿元,股票型基金亏损3245亿元。债券型基金盈利2381亿元,货币型基金盈利2281亿元。

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投资收益451.63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盈利1953.43亿元,货币型基金盈利1213.49亿元,权益类基金合计亏损超300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亏损1614.82亿元,混合型基金亏损1397.11亿元。

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产品规模数据对比. 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公募基金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几乎就是整个公募基金的遮羞布,用来掩饰非货币基金投资一败涂地的惨状。1998年到2007年10年间,基金盈利总规模约为1.4万亿元左右。2008年一年,基金亏损达到1.5万亿元,十年盈利难抵一年亏损。扣除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盈利,权益类基金亏损程度难以想象。

公募基金各类产品2022年以来平均收益率

据Wind统计,2021—2023年每年都实现正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约有56只,占比不到一成。

二、对比中美公募基金,美国的主动权益基金成为美股长牛的中流砥柱,我国公募基金对中国股市没有起到丝毫向好作用

截至2022年底,全球公募基金为60.1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型基金26.9万亿美元,债券型基金11.5万亿美元,平衡型/混合型基金7.1万亿美元,货币基金8.9万亿美元。美国在全球公募基金市场占比高达48%,欧洲为32%,亚太地区仅占15%。

美国公募基金分为开放式管理公司(共同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封闭式基金和单位投资信托四大类,均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受SEC监管。由SEC和投资公司协会(ICI)注册、监管的注册投资公司就是美国的公司制公募基金。

美国共同基金中股票型基金规模占比近60% 来源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

美国证券投资基金主要采取共同基金的组织形式。ICI数据,截至2022年底,美国共同基金行业规模为22万亿美元。股票型基金规模占比近60% 。主动权益公募基金尤为突出(包括灵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

截至2022年底,家庭持有美国共同基金22.1万亿美元净资产的88%

其中19万亿美元被1.153亿个人投资者(约7170万户家庭)持有,占比88%。机构持有占比12%,其中64%是货币市场基金。

自1900年以来,美国股票的平均实际回报率为每年6.4%。比同期债券平均历史回报率年1.7%相比,高出276%。

2023年,国际知名财经机构“欧洲投资与养老金”Investment & Pensions Europe (IPE) 发布的2023年全球资管机构500强(Top 500 Asset Managers 2023) 榜单,2022年全球资管10强为贝莱德、先锋领航、富达、道富环球、摩根资管、高盛资管、资本集团、东方汇理、品浩(PIMCO)、纽约梅隆。美国机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贝莱德(BlackRock), AUM(金融机构管理个人客户资产总市值)达到 80529亿美元。是以资产管理为主要业务的上市投资管理企业和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

先锋领航投资管理(Vanguard Investment Management),AUM达到67433亿美元。主要提供低成本公募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等服务和相关产品。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富达投资(Fidelity Investments),AUM为 36536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专业基金公司。

道富环球投资管理(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AUM为32621亿美元。专注于托管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

摩根资产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AUM为美国 26164亿美元。隶属于摩根大通集团,以权益类、固定收益类、不动产领域等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美国主动权益基金的杰出代表是资本集团、富达和普信。

资本集团的主动权益基金AUM为1.6万亿美元,市场份额为19%;富达主动权益基金AUM为1万亿美元,市场份额为12%;普信主动权益基金AUM为6120亿美元,市场份额为7%。

资本集团成立于1931年,富达成立于1946年,普信成立于1937年。三家公司都经受住了多轮市场牛熊周期的考验。1971-2020年,富达、资本集团、普信的主动权益基金CAGR(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3.4%、13.4%、13.1%,全面超越同期共同基金持有美股市值12.3%行业增速。

资本集团的主动权益基金在资管总额中占比71.8%。旗下共同基金均为主动型基金。

富达是美国401k养老金计划的第一大管理人,全美第二大主动权益资管机构,仅次于资本集团。高速崛起的秘诀是旗下星光璀璨的明星基金经理。权益类基金有173支,其中主动型产品125支。从产品规模来看,权益类、货币市场类、债券类占比分别为60%、23%、13%。

富达逆向投资基金(Fidelity Contrafund),是美国由单一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投资精髓在于培养自己基金经理人。截至2021年上半年,基金净资产为1662亿美元。近10年年化回报为16.46%,全部跑赢标普500指数。1991年-2020年30年间,有21年跑赢标普500全收益指数。从过去三年、五年、十年看,扣除费用后富达逆向投资基金年化回报为20.79%、21.70%、16.46%,分别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的18.67%、17.65%和14.84%。

普信是全球市值最高、股东回报优异的二级市场纯主动权益基金管理机构。产品类别涵盖几乎所有二级市场主流交易品种和策略。最有说服力的是普信千亿主动基金普信蓝筹成长基金。这是美国千亿美元规模以上过去十年回报最高的基金。2011-2020年获得持续资金流入。其中7年跑赢市场,年化回报高达18.32%。

再来看看我国的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的水平。自去年一季度末以来,主动权益基金资产规模持续“缩水”。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排名前十的机构依次是: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其主动权益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2413.6亿元、1751.8亿元、1692.2亿元、1557.2亿元、1504.5亿元、1458.6亿元、1273.2亿元、1264.8亿元、1151.5亿元、1057.1亿元。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三年内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只有1483只,占比仅为20.13%。合计规模达到了35170.46亿元,较上季度减少5546.61亿元。,过去三年,接近80%的主动权益管理基金出现亏损。其中,亏损超过50%的产品有98只。汇添富基金达到8只,包括汇添富高质量成长30、汇添富优势行业一年定开、汇添富成长先锋六个月持有、汇添富高质量成长精选2年持有、汇添富沪港深优势精选等。前海开源基金6只产品超过50%,华泰柏瑞基金、中银国际证券等机构分别有5只产品超过50%。

2023年回报率倒数十只公募基金,最低亏损超过40%。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46.18%)、国联新机遇(-45.84%)、诺德优选30(-44.84%)、中信建投低碳成长(-44.78%)、国联安气候变化责任投资(-43.77%)、中信建投智信物联网(-42.91%)、鑫元清洁能源(-42.34%)、中银证券优选行业龙头(-41.98%)、中航新起航(-41.79%)和大摩基础行业(-41.39%)。

2021至2023年公募基金管理人绝对亏损榜单

可见,公募基金规模看似庞大,但是,证券市场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还不到美国主动权益基金的零头。但是,这个零头赔钱力度却大的出奇。

仅仅对比中美公募基金的费用费率,高下立判。

公募基金收入主要包括:直接从基金净值中扣除的费用(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认购申购费、赎回费等交易手续费;基金买卖股票、债券等产生的经纪佣金。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显示,从1996年到2022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费率下降58%,混合型基金费率下降37.89%;债券型基金的平均费率下降56%;货币基金费率下降75%。

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费率为0.44%,混合型基金为0.59%,债券型基金为0.37%,货币型基金为0.13%。

Wind数据显示,中国基金市场股票型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为0.80%,混合型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为1.17%,债券型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为0.36%,货币型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为0.26%。

2023年,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自2023年7月10日起,已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管理费率超过1.2%的全部降到1.2%及以下,托管费超过0.2%的全部降到0.2%及以下。

但是,至今除债基费率基本持平外,其他类型的基金费率均远高于美国同类基金。

三、公募基金规模扩张成了摆摊子收费的最好借口,塑造明星经理包打天下,实质就是攫取高额管理费,投资结果一地鸡毛

我国公募基金早已习惯依靠管理费躺平过日子,与业绩考核完全脱钩,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成了空中楼阁。所谓头部基金选择塑造明星经理包打天下,实际就是攫取管理费的噱头罢了。捧红的基金经理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惨不忍睹。

2023年公募基金管理人从基金资产中计提的管理费达1356.15亿元

公募基金几乎就是依靠高度散户化存活。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是持有人户数最多的主动偏股基金,达到661.36万户,个人投资者占比95%以上。葛兰在任基金,2023年、2022年分别亏损-171.8亿元、-241.9亿元,均位列主动管理基金亏损第一。其中2022年中欧医疗健康A亏损192.54亿元,成为当年亏钱最多的基金产品,依然收取9.83亿元管理费。管理的基金规模也从2021年末的1100亿元,下滑到了目前的550亿元。管理的基金累计收取管理费超过33亿。

中欧基金宣传图,源自金融界网站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个人投资者持有人户数为487.84万户,个人投资者占比97%以上。刘彦春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持有人户数达到382.02万户,个人投资者占比98%以上。

蔡嵩松的诺安成长、朱少醒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谢治宇的兴全合润、李瑞的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等持有人户数均超200万户,个人投资者占比均超过94%。

2023年,即使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行业合计收入管理费1356.57亿元,与2022年的1458.87亿元相比,降幅仅为7%。2022年大幅亏损,但是管理费比2021年的1425.87亿元反而增长2%。

天相投顾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合计604.09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701.16亿元减少13.84%。但是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成为管理费收入的主力军,上半年两类基金管理费收入分别达到158.37亿元和138.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2%和15.77%。

2023年,易方达基金管理费收入稳居榜首,成为全市场公募基金唯一管理费收入过百亿机构,达到了101.51亿元。广发基金管理费收入位列第二,达73.57亿元,富国基金以61.71亿元的管理费位列第三。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及南方基金等管理费收入均超50亿元。

2024年上半年,157家有数据统计的基金公司中,20家的管理费收入超过10亿元。2023年同期为21家。易方达基金以40.87亿元的管理费收入稳居第一,成为上半年唯一一家管理费收入超40亿元的基金公司;该公司2023年同期管理费收入达到49.78亿元,同比减少17.9%。华夏基金、广发基金,上半年管理费收入分别为32.16亿元和28.69亿元。广发基金出现19.92%的下滑、华夏基金增长了4.03%。富国、南方、嘉实、汇添富上半年管理费收入均超过20亿元。管理费收入较多的14家基金公司合计收取管理费307.24亿元,超过行业管理费总收入的一半。

这些狂揽管理费的基金业绩如何呢?只能说惨不忍睹的业绩和高昂的管理费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揭示的是基金经理们舒坦躺平和基民备受煎熬的现状。

中欧旗下所有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自2021年末到2023年一季末,基金数量增加55%,基金规模却减少44%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中欧基金旗下所有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自2021年末到2023年一季末,基金数量增加了55%,基金规模反而减少44%。旗下偏股基金总收益率,近1年、近3年全部为负,跑输同类公司,跑输沪深300,排名均在同类公司100名之后。

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全年亏损107.14亿元,收取管理费8.52亿元。蔡嵩松、刘慧彬管理的诺安成长亏损129.3亿元、管理费3.76亿元;傅鹏博、朱璘管理的瑞安成长价值亏损114.47亿元,管理费4.42亿元。

2022年,广发基金旗下所有基金亏损合计为815.25亿元。同时广发基金去年收取的管理费高达73.56亿元。

其中,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刘格菘在管的6只基金产品去年一年合计亏损184.35亿元。其中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混合A/C巨额亏损。刘格菘自2021年8月26日开始担任这只产品基金经理,两年亏损幅度分别为-49.1%和-49.54%。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A,成立于2005年2月2日。近一年亏损28.04%,近两年亏损36.98%,近三年亏损41.46%,规模由2020年的162.34亿元缩水至2023年的73.52亿元,规模缩水54.71%,但仍然收取7.01亿元的管理费。

2023年,广发基金旗下的郑澄然负责管理所有基金全线溃败,平均跌幅35.83%。广发高端制造A、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A、广发成长新动能A、广发诚享A、广发兴诚A、广发鑫享A、广发新能源精选A,年度业绩依次为-40.75%、-38.57%、-37.20%、-34.36%、-34.11%、-34.05%、-30.72%。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的六只基金产品近三年累计亏损437.63亿元,累计收取管理费高达36.53亿元。刘彦春个人薪酬,从2021年至2023年,年薪分别为5871万、4677万和3231万,三年间累计收入高达1.38亿元。

截至今年6月28日,刘彦春目前在管的6只产品总计规模缩水至453.54亿元,不到高峰时期的50%。两只百亿基金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A规模237.12亿元,景顺长城鼎益A规模107.16亿元,近3年业绩分别下跌41.66%和41.32%。

按照年度计算,2022年,亏损超过百亿元的基金产品有7只,其中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成为亏钱最多的基金产品,年度累计亏损192.54亿元。

第二是蔡嵩松、刘慧影管理的诺安成长,亏损129.3亿元;

第三是傅鹏博与朱璘共同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亏损114.47亿元,;

第四是张弘弢与徐猛合管的华夏上证50ETF亏损113.55亿元;

第五是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亏损107.14亿元;

第六是罗文杰管理的南方中证500ETF亏损102.78亿元;

第七是艾小军管理的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亏损100.4亿元;

第八到第十分别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富国天惠精选成长A、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分别亏了99.4亿元、98.19亿元、96.74亿元。

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的基金经理施敏佳,管理的6只基金全负。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离任。管理的上银科技驱动双周定期可赎回混合,2022年1月成立。任职回报为-62.82%。

这些顶着超级头牌的经理们,搪塞的办法就是一条,深刻反思,吸取教训。于是一边反思反悔,一边加速赔钱。甚至直接从头顶赔到脚踝。

公募基金中,超越葛兰赔钱程度深度和灾难级表现的美女大有人在。

美女基金经理陈洁馨以自己管理的基金三年暴亏超过70%的幅度,让民生加银基金火遍全网。她于2021年12月开始担任民生加银偏股混合型基金创新成长和民生加银医药健康的基金经理。至今两只基金回报率分别为-73.35%和-48.8%。

与亏损同步的数据,还有她石破天惊的换手率。民生加银创新成长A基金换手率从2021年的493%飙升至2022年的2087%,2023年有了所谓的显著回落,达到1446%。这种自杀式激进频繁调仓换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

四、所谓顶流公募基金劣币驱逐良币和赔钱赚吆喝的趋势不断扩大

Wind显示,自2019年开始,公募基金的清盘数量连续5年呈现扩大态势。2019年至2023年的清盘数量分别为134只、174只、254只、233只和260只。

中银基金旗下有中银宏利、中银改革红利、中银养老目标日期2040等14只基金清算。博时基金、海富通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均有10只产品清算。九泰、创金合信、民生加银等基金公司清盘数量紧随其后。

华安安享混合C、汇添富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长盛均衡回报混合、申万菱信智量混合、银河恒益混合、博时时代精选、南方固元6个月持有债券、华润元大润安混合等多只基金运作时间不满一年即宣告清盘。

2023公募基金清算数量

2023年,即使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行业合计收入管理费1356.57亿元,与2022年的1458.87亿元相比,仅仅减少102.30亿元,降幅约7%。2022年大幅亏损的同时,管理费仍然比2021年的1425.87亿元增长2%。

2023年,易方达基金管理费收入稳居榜首,成为全市场公募基金唯一管理费收入过百亿机构,达到了101.51亿元。广发基金管理费收入位列第二,达73.57亿元,富国基金以61.71亿元的管理费位列第三。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及南方基金等管理费收入均超50亿元。

近三年跌幅榜前20名的基金(截至2024年8月14日)

如果具体到所在公募基金公司,遮羞布被撕得更加彻底。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8年14日,公募基金连续三年的业绩,5900多只公募基金跌幅超10%,3900多只跌幅超30%,超过1000只被“腰斩”。跌幅超过60%的多达229只。跌幅超过70%也不在少数。数据显示,民生加银创新成长混合A、金鹰多元策略混合A、同泰开泰混合C、富安达新兴成长混合A、金鹰转型动力混合、同泰开泰混合A、前海开源医疗健康C等7只基金近三年跌幅分别达到73.08%、71.99%、70.96%、70.86%、70.78%、70.61%、70.07%。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的近3年,广发及华泰柏瑞两家基金公司旗下分别有17只和13只跌幅超60%。

2023年广发基金亏钱前十大权益类基金。权益基金几乎全亏

广发旗下近3年跌幅超60%的基金分别是,广发优势成长股票C、广发聚丰混合C、广发聚丰混合A、广发优势成长股票A、广发新经济混合C、广发成长精选混合C、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广发新经济混合A、广发成长精选混合A、广发优势增长股票、广发中证医疗ETF联接C、广发中证医疗ETF联接(LOF)A、广发医药健康混合C、广发创新升级混合、广发高端制造股票C、广发医药健康混合A、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

截至2024年6月末,广发基金管理规模14277.89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108只,规模为1307.96亿元。广发基金2022年亏损815亿,2023年再亏333亿,累计亏损高达1148亿。在这两年间,广发基金收取的管理费用合计140亿元。

广发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已经“腰斩”

以广发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为例。刘格菘三年亏损幅度60% 。管理总规模与高峰时期比较缩水超过50%。近三年、近两年、近一年的年化回报分别为-25.71%、-32.53%、-31.92%,大幅跑输行业平均水平。单只基金亏损87亿元。2021年8月23日,广发基金“顶流”刘格菘拟任基金经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正式发行,募集资金高达148.7亿元。8月26日基金开始正式运行。截止2024年8月22日,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混合A的基金净值为:0.4173元,三年下跌58.27%,按照实际募集规模,三年亏损达到86.6亿元。8月26日开放赎回。

如果按照时间对应的数据比较,三年来,无论任何一个时点介入沪深300指数,三年满期持有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超过67%。

特别是旗下5只基金均重仓国联股份至今成迷。2022年11月,国联股份被曝出财务造假的嫌疑,两个月内股价累计跌幅高达40%。2023年4月承认财务虚增。刘格菘反而继续重仓持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其旗下6只基金重仓持有国联股份,合计持股4264.57万股,持股比例占国联股份流通股的8.55%。

2023年8月,上交所因财务信息及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对国联股份及有关负责人予以纪律处分和监管警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刘格菘旗下的广发小盘成长混合、广发创新升级混合、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基金依然合计持股约3434万股。直到2023年年报显示前十大重仓股中已剔除国联股份。基民损失可想而知。

刘格菘甚至被认为就是高位接盘侠客。2021年第四季度,广发行业严选三年基金开始布局从2020年的低位大幅攀升了约7倍的福斯特。截至2024年7月底,股价已跌至13元左右,与基金建仓成本相比,跌幅高达90%。同样的剧情发生在晶澳科技。2020年5月份股价为6元。到2021年第三季度上涨8倍,达到59元。刘格菘旗下的广发小盘成长混合基金在此高位进行建仓。同时,旗下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广发双擎升级混合、广发小盘LOF基金都进入晶澳科技前十大股东之列。截至2024年7月9日,晶澳科技的股价已跌至9.66元,与刘格菘及相关基金建仓时的价格相比,跌幅超过80%。

广发基金2023年整体业绩全年亏损333亿元。刘格菘所管理的基金亏损额高达181亿元。几乎占据了公司整体亏损的一半。但是,2023年,刘格菘依旧为广发基金贡献6.34亿元管理费。

广发基金的另一位基金经理郑澄然,2023年综合跌幅超过37.98%。在管规模从482亿元缩至186.62亿元。

民生加银绝对是亏损力度最大的霸榜者。摘得所有公募基金亏损第一桂冠的陈洁馨,还真不是个例。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成立于2008年11月的民生加银基金。截至2024年6月末,民生加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479.86亿元,其中债券型规模1036.26亿元,占比70.02%。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为45.75亿元和115.39亿元,两者合计仅占10.89%。

自2020年以来,民生加银成立的12只股票型基金回报率全部为负,14只混合型基金中仅1只产品收益为正,多数跌幅在30%-40%左右。从2021年到2023年,民生加银的股票型、混合型及FOF产品累计亏损高达117.12亿元。公司在这三年间收取的基金管理费高达13.91亿元。

民生加银旗下的民生加银医药健康股票A巨亏60.84%,民生加银新兴成长混合亏损60.80%。民生加银精选混合、生物科技ETF基金、民生加银智造2025混合、民生加银前沿科技混合、民生加银科技创新混合(LOF)、民生加银品质消费股票C、民生加银稳健成长混合、民生加银品质消费股票A、民生加银优选股票、民生加银养老服务混合最近三年的跌幅都超过50%。

再看华泰柏瑞基金。旗下近3年跌幅超60%的基金比比皆是。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混合C、华泰柏瑞远见智选混合C、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混合A、华泰柏瑞远见智选混合A、华泰柏瑞成长智选混合C、华泰柏瑞成长智选混合A、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混合A跌幅均超过65%。华泰柏瑞基本面智选C、华泰柏瑞基本面智选A、华泰柏瑞盛世中国混合、华泰柏瑞质量领先混合C、华泰柏瑞亚洲领导企业混合(QDII)、华泰柏瑞质量领先混合A跌幅均达到60%。

截至今年6月末,华泰柏瑞基金管理规模4849.2亿元,管理产品达到156只,当中股票型规模为2728.14亿元。但是,其中的股票型基金的指数基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基金规模2188.24亿元,占比就超过了80%。

2021至2023年公募基金管理人绝对亏损统计

五、公权私用,蔑视法律,老鼠仓成为公募基金挥之不去的毒瘤

老鼠仓自然会人人喊打。多年来,诸多头部公募基金始终与老鼠仓脱不了干系,甚至成了为老鼠仓等藏污纳垢的庇护神和保护伞。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2007年至2019年的十三年,就有40多名公募基金的主管基金经理因为“老鼠仓”受到法律制裁。

老鼠仓成为公募基金挥之不去的毒瘤

中国基金业查处的第一例“老鼠仓”的是上投摩根原基金经理唐建。2007年被立案调查。其父的账户买入近6万股,获利近29万元,另一账户买入20多万股,获利120多万,总共获利逾150万元。2008年被处以罚款50万、终身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此后,南方基金旗下原基金经理王黎敏、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等人都因“老鼠仓”受到处罚。引起轰动的是原博时基金经理马乐案。任职26个月内,利用掌握的未公开信息,操纵涉及70余只股票,获利高达1800万元。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海富通基金是老鼠窝集体犯案的典型。2014年3月,证监会对蒋征、陈绍胜、牟永宁、程岽和黄春雨等5名海富通基金原任或时任基金经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立案调查。

华宝基金原基金经理蒋宁,利用职务之便,让丈夫和父亲使用他人证券账户,利用垄断信息优势,买卖相同股票188只,累计成交金额达到了29.96亿。合计盈利1.14亿元。2019年6月,山东青岛中级法院一审宣判蒋宁犯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零6个月,并处罚金1.14亿元,在判决生效后1个月内缴纳。对扣押在案的8千万元违法所得予以没收,剩余违法所得3356万元继续追缴。提出上诉期间,其亲属代缴违法所得3356.25万元,缴纳罚金人民币1.14亿元。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改判,鉴于其案发后主动到案,如实供述部分犯罪事实,决定撤销原判主刑量刑部分,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中邮基金前基金经理厉建超,2010年4月至2014年1月间,利用担任中邮基金旗下中邮核心优选基金经理职务便利,使用其控制的10个证券账户买入卖出与其管理的基金所投资相同的股票,累计趋同交易共计人民币93640.93万元,获利1866.24万元。

2015年10月29日,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厉建超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700万元。2016年4月1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驳维持原判。

2019年11月,中邮基金又一个“老鼠仓”大案告破。原投资副总监邓立新,8年时间内,通过200万本金,涉及成交金额34.7亿元,非法获利5507万元。一起犯案的孙德鸿涉及成交金额16.8亿元,非法获利2927万余元。

2014年至2017年,证监会共启动99起“老鼠仓”核查,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3起,涉案交易金额约800亿元。

但是,自2020年以来,公募基金的老鼠仓问题依然无解。甚至在头部基金中遍地开花。

2020年10月曾担任易方达基金、万家基金和上海盈象资管的基金经理刘芳洁,在13年里先后控制并操作其母亲“王某蛟”、配偶“苗某萍”的证券账户,非法获利1184.85万元。

最终,证监会决定对刘芳洁实施终身市场禁入的措施,并没收刘芳洁违法所得884.59万元,处以2653.77万元的罚款。

2022年9月,诺安基金前基金经理邹翔,因“老鼠仓”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罪、行贿罪被判。2010年3月至2015年1月,邹翔在担任诺安公司投资部执行总监兼基金经理期间,将未公开信息透露给其弟邹某,非法获利共计2355.0356万元。

近十年来,头部基金公司涉及“老鼠仓”的重大案件中,华夏基金几乎成了“老鼠窝”的代名词。

2014年发生罗泽萍案件。罗泽萍于2004年加入华夏基金公司,曾一度被媒体评为“最会赚钱的五大女基金经理之一”。罗泽萍的老鼠仓,正是在担任华夏行业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华夏优势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这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时,进行趋同交易。2007年11月至2014年2月,罗泽萍与其弟使用周某、王某某的证券账户进行交易,借助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非法获利达1300余万元。

2017年出现童汀案件。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童汀先后担任华夏红利基金和华夏成长基金经理,负责独立决策基金投资股票市场。为了规避监管,童汀与其父亲童学毅各自办理了不记名手机来传递股票信息。童汀通过用发信息、打电话等方式向其父传递其在任职期间掌握的未公开信息,其父操作自己控制的赵某、徐某等五个证券账户进行趋同交易。5年半时间,趋同交易金额超过7亿元,非法获利1256万元。最终,父子二人获刑,法院对两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3年不等。

2018年爆出田冬宇和刘光谱案件。二人在2007年至2014年在华夏基金任职期间进行股票交易,累计趋同交易金额人民币2.05亿元,趋同交易获利362万元,法院对两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3年不等。

2020年揭弊王鹏案件。王鹏自2008年11月担任华夏债券交易员两年多时间里,一直偷看公司股票交易指令。其父母通过操作他人证券账户,与华夏基金公司指令高度趋同,非法获利1773万余元。王鹏及其父母王慧强、宋玲祥最终被判刑3-6年不等。

2023年7月,天弘基金总经理、华夏基金的前基金经理郭树强被带走。随之处于失联状态。而爆料者指出他和2014年华夏基金曝出的老鼠仓案密切相关。甚至认为郭树强加入天弘基金之后,花在公司经营管理上的精力并不多。基本深陷涉及的华夏基金老鼠仓问题。

郭树强又牵扯出了昔日华夏基金的招牌经理王亚伟。2823年7月27日《财新传媒》披露,从2023年6月上旬开始,王亚伟与外界断联。9月前后被正式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问题与华夏基金多年前曝出的老鼠仓案相关。更加劲爆的是,王亚伟被查涉及已经被双开并公诉的前证监会主席助理、浙江省原副省长、原政协副主席朱从玖的案件。

2023年11月,华夏基金前基金经理夏云龙“老鼠仓”曝光。2020年1月3日至2022年9月9日任职期间,利用自己拥有的交易动向、持仓、资金等变化信息,操作的“张某”证券账户,与华夏红利6组、华夏周期驱动1组趋同买入股票73支,趋同买入金额8831.70万元,交易获利530.78万元。最终被没收获利530.78万元,罚款530.78万元。

最新案例来自华安基金的基金经理张亮。国泰君安证券为控股股东,合计持股比例71%。

张亮自2018年10月31日起担任“华安国企改革A,001445.OF”的基金经理。2022年8月5日卸任并从离职。期间指使配偶刘某以“闫某”广发证券账户买入的股票与本人管理的基金趋同买入股票393只,占比59.91%,趋同买入金额66,566.53万元,占比59.80%,账户趋同买入盈利金额1,566.26万元。被处没收违法所得1,566.26万元,并处以1,566.26万元罚款,共计3132.52万元。并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结语

彻底扭转我国公募基金,仅仅一句字面上的警钟长鸣的确难以撼动这其中盘根错节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下大决心纠正当前公募基金发展的错误路径,才是根本出路。

第一,要坚决纠正盲目扩张,责任失当的弊端不断蔓延。尤其是坚决彻底遏制滥发快发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趋势,把发展主动权益类基金作为今后的关键战役。

第二,彻底废除旱涝保收的管理费制度,突出业绩考核,不能实现收益的所有基金严禁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彻底废除公募基金摆摊子收费的生存逻辑显得尤为迫切。

第三,尽快建立公募基金职业经理人终身问责制度,全力排查封堵漏洞,严禁中途跳槽逃避投资失当而必须承担的一切后果。

我国公募基金,唯有坚定不移面向证券市场,恪守职业道德,力戒拜金主义,彻底摒弃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玩物丧志、过度投机等不良风气,牢固树立为全民创造财富的执着信念,才能真正具备为中国股市的长期向好肩负起应有的担当,绝不是这一神圣市场的搅局者和唱衰者,更不能成为亿万投资者财富的任意挥霍者和窃取者。这是历史赋予我国公募基金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