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宋词课》作者:戴建业
前面,我们讲述了宋词的发展与变迁,以及宋词中的重要词人。这一节,我们换换口味,来讲讲宋词中的一个独特意象——月亮。
中国人对月亮的情感
说起月亮,中国人的心中总会微微一颤。对于中国人而言,月亮不仅仅是高悬于天上的冷漠天体,更是我们心中的一缕诗意和情思。而宋词中的月亮,更是将这种诗意和情思,深深印入中华儿女的心田。
我们听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长大。那时,月亮就是我们心中的美丽童话。长大后,我们飘泊异乡,月亮成了心中浓浓的乡愁。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在一天的匆匆忙碌后,一轮明月,便可以将我们的心带回家乡的山水、故乡的小院、祖母的怀抱。我们也终于读懂了李白的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懂了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此,月亮成为无数游子寄托乡愁的情感载体。
与此同时,月亮更是幸福的象征。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月光轻柔地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屋内是欢声笑语,屋外是皎洁明月。那一刻,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团圆,什么是圆满。此刻的月亮,见证着亲情的凝聚,见证着平凡的欢喜,见证着纷繁复杂中的宁静与满足。从此,“月圆人更圆”的美好期许,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所以你看,为什么月亮对我们中国人如此重要,因为它早已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对此,中国古诗词功不可没。
诗词中的月亮
从《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开始,月亮就与美丽女子的形象联系在了一起。这种以月喻人的手法,为后世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今夜(晚)的月色真美”,日本夏目漱石这句恋爱表白,曾经硬控了很多人,殊不知,这句话的灵感,正是取自于我们的古诗词。
到了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则将月亮与忧愁、失眠等情感紧密相连。在寂静的夜晚,明光照在床帏上,驱散了黑暗,却无法驱散诗人内心的忧愁,反而更加衬托出他的孤独与寂寞。这种以月亮烘托情感的表现方式,成为了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们对月亮意象的运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除了李白的思乡之月,还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将明月与天下人的思念之情相融合,无论相隔多远,只要共赏一轮明月,就能感受到彼此的思念与牵挂。
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月亮不再仅仅是一个自然天体,而是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者、意境的营造者和文化内涵的承载者。
宋词对月亮的传承
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在继承前人对月亮意象运用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开拓。与唐诗相比,宋词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委婉,词人们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出了更为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
在爱情词中,月亮常常成为情侣之间传递情感的媒介。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凄凉画面,在晓风残月的映衬下,恋人之间的离别之痛更加刻骨铭心。那残缺的月亮,仿佛是他们破碎的爱情,让人不禁为之心痛。
而晏几道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则通过回忆往昔与恋人在明月下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旧情的怀念与眷恋。明月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每当看到那轮明月,往昔的甜蜜与幸福依然历历在目。
在思乡词中,宋词中的月亮也承载着词人深深的乡愁。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词人在明月高悬的夜晚,独自登上高楼,借酒消愁,然而思乡的愁绪却如潮水般涌来,化作了滴滴相思泪。在这异乡的明月下,故乡的山水、亲人和家园,成为了他心中最渴望的归宿。
周邦彦的“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则通过描写深夜中孤灯与明月相伴的情景,烘托出词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兄弟情深与千古绝唱
在众多描写月亮的宋词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疑是最为著名、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苏轼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的中秋之夜,当时苏轼被贬谪到密州,与弟弟已经两年未见。
苏轼与苏辙之间的兄弟感情,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自幼一起读书学习,相互扶持,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在苏轼的仕途生涯中,苏辙多次为他求情、相助,而苏轼也对弟弟关怀备至。这种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一开篇,苏轼就以豪迈的笔触,直接向青天发问,这种对宇宙起源的追问,展现出了他豁达的胸怀和超凡的气魄。在那个科学尚未发达的时代,人们对月亮的形成充满了好奇与疑惑。苏轼将这种普遍的疑问融入词中,不仅引发了读者的兴趣,也为整首词奠定了宏大而神秘的基调。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这里,苏轼想象自己飞入月宫,却又担心月宫的寒冷与孤寂。这种对天上人间的想象与对比,既表现出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又体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与眷恋。
在苏轼的心中,人间虽然充满了烦恼与苦难,但也有着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珍贵的情感,这些是仙境所无法比拟的。
而词的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则将笔触转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明月的光辉洒在楼阁上,照在无眠的词人身上,他不禁埋怨月亮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时才圆满。这两句对中秋月的埋怨,初看似乎无理,细想又觉得有情。别人要是碰上这种情况,可能也会越想越气恼,越埋怨越不解恨,好像全天下只有自己倒霉,而苏轼却会自我宽慰,因而也能自我解脱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三句情感上是自我解脱,笔法上是宕开一层。他深知人生不可能总是圆满,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但只要兄弟二人能够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彼此思念与牵挂。
在词中,苏轼不仅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更展现了他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与尊重。他希望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都能像明月一样永恒不变。
这首中秋词写得太妙了,难怪戴老师会说,就其神思飞越而言,苏轼不愧是词坛上的李白;就其逸怀浩气而言,该词实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
这首词一经问世,就被人们广为传唱,成为了中秋佳节的经典之作。无论是文人雅士的聚会,还是民间百姓的庆祝活动,都能听到人们吟唱这首词。它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成为了人们在中秋之夜表达思念、感慨人生的最佳选择,也让传统文化中的月亮意象有了慰藉心灵的力量。
今天的明月
在现代社会,月亮意象依然活跃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这两年大火的歌曲《若月亮没来》,“月亮”成了理想和精神追求的象征,正是那片迷人的月光,让我们可以在现实的重压下,依旧心怀希望。这种对月亮意象的现代解读,拓宽了我们对月亮文化内涵的理解。虽然它与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有所不同,但依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月亮在现代文化中的情感魅力。
从远古时期对月亮的原始敬畏,到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意象的丰富发展,再到宋词对月亮情感的细腻开拓,以及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千古绝唱,月亮始终与中国人的情感紧密相连,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见证了中国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承载了人们对家庭、爱情、友情、故乡以及人生理想的美好向往与追求。它是我们文化的瑰宝,也是情感的纽带。
宋词之所以能够蔚为兴盛,成为一代之文学,离不开宋代繁荣的都市生活、离不开宋代文人的主动探索、离不开宋人雅致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趣味、更离不开众多优秀词人的贡献。
从柳永、苏东坡、周邦彦,到李清照、辛弃疾,词人们前仆后继,不断丰富着宋词的体裁、题材、情感和意境,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正是众多优秀词人的努力与贡献,让宋词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此,宋词不仅仅是那个时代人们情感与思想的寄托,更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颗耀眼明珠。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会被那些文字打动,感谢戴老师,带我们走过这样一段美好的时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