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也要用钱呀!机械巨头董事长“组团”套现逾1亿

源媒汇 2024-09-12 15:55:28

作者 | 谢春生

编辑 | 墨言

董事长带头“组团”减持引发股价闪崩,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重工连夜发布利好消息。

9月10日,三一重工针对国内外市场以及今年前8个月非洲市场的情况,披露具体经营数据。

从国内外市场来看,今年8月,公司国内小挖、中挖以及大挖销售台数同比增幅分别为51%、44%和持平,海外对应产品同比增幅分别为16%、32%和63%;非挖产品在海内外市场增速分别为降幅收窄和延续上半年高增速。

从非洲市场来看,今年1-8月,三一重工销售额达35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注明,下同),同比上升超过60%。自从2002年进入非洲后,三一重工共销售设备超200亿元,设备保有量超过23000台,位列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产品出口非洲的第一名。

不过,对于这样的利好数据,股民们并不买单,纷纷在雪球上吐槽:“报喜不报忧”、“出个利好,又割了一遍小散,来回收割”、“韭菜没有那么好骗了”、“调整到合适的价格接盘减持者的货”……

群嘲背后,三一重工难掩业绩连跌的惨状以及董监高“组团”减持带来市场层面的看空情绪。

01

董监高“组团”套现预计超1亿

高管组团减持,为股价稍稍平稳的三一重工又泼上了一盆冷水。

9月7日,三一重工发布公告称,向文波、周福贵、俞宏福、刘华、刘道君、孙新良、席卿等股东及董监高因个人资金需求,拟从2024年10月9日至2025年1月8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分别减持不超过500万股、75.5万股、90.8万股、42.16万股、19.86万股、16.59万股及10万股。

上述减持主体中,向文波和周福贵均为三一集团主要股东,且存在一致行动关系。源媒汇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发现,三一集团为三一重工母公司,直接持股29.23%;向文波为三一重工现任董事长。

倘若按彼时股价16.13元测算,此番预计套现合计超1亿元;向文波套现预计超0.8亿元。

董监高们“组团”减持,对于三一重工而言,绝非首例。早在今年7月31日,易小刚、张科两位高管,便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减持77.3万股、20.97万股,变现金额分别约为1242万元、336万元。

一个多月内数位高管急于套现的动作,侧面也向市场传递出了“利空”信号。

前述9月7日的公告发出后,9月9日三一重工开盘即呈走低态势,当日收盘每股报收15.24元,跌幅5.52%。

有媒体以投资者身份就股价下挫以及董监高“组团”减持一事向三一重工相关人士进行询问,对方回应称,“股价也(与减持计划)有一定原因(关系)。上周五(公司公告)相关领导有减持计划,市场认为是个大的利空,这块会有影响”。

对于董监高“组团”减持,该人士表示,第一,公司目前生产经营都是正常的,不存在未披露的重大信息;第二,每年领导只能减持25%,前期领导有减持想法的时候,公司这边已经尽可能往后延迟了一部分。现在把减持放到了最后三个月,因为领导个人有资金需求,如果再不披露今年就没有机会了。从领导的角度,减持跟公司经营没有太大关系,就是因为个人自身有资金需求。

换言之,三一重工股价下跌与董监高减持有一定关系,但领导们的减持与经营无关,仅仅是因为自身有资金需求,且再不减持今年就没机会了。

这样的答复并不能解除股民们的疑虑和担忧,甚至有股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发问:“为什么董事长带头,每次在股价刚刚有点气色的时候,就要发减持?管理人员一直减持,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企业,让股东怎么放心去持有”。

明知会招来市场层面的“唾沫”,董监高们也要“组团”减持背后,与三一重工连跌难止的业绩脱不开关系。

02

海外业务逆袭成营收新希望

国内向下,海外崛起。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实现营收387.38亿元,同比下滑1.95%;归母净利润35.73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海外与国内主营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35.42亿元、142.8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79%、-11.68%。

对于经营情况,三一重工分析指出,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运行向好。国内需求筑底回暖,尤其是在以旧换新等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机械替代人工等转型趋势下,市场呈现加速回升态势。海外市场稳中有进且份额稳步扩大,前景广阔。

过去3年,国内房地产市场遭遇重挫,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柳工、中联重科等一批本土工程机械企业首当其中。

2021年至2023年,三一重工国内主营业务从787.14亿元跌至282.64亿元,两年时间减少504.5亿元。受此波及,公司总营收也陷入连跌之境。

为了挽救“跌跌不休”的业绩,三一重工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并押以重注。

从布局上来看,2012年三一重工便启动国际化发展战略,且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将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收入囊中,之后又持股全球随车起重机械巨头奥地利帕尔菲格(Palfinger);除此之外,还分别从经营、研发体系以及生产制造等多个维度推动海外市场的本土化布局,可谓颇下功夫。

得益于此,三一重工海外业务在2023年首度超越国内业务,成为营收新主力。

数据显示,2023年三一重工国外营收达432.58亿元,同比增加18.28%。其中,亚澳区域165亿元,增长11.10%;欧洲区域162.5亿元,增长37.97%;美洲区域75.8亿元,增长6.82%;非洲区域29.2亿元,增长2.56%。毛利率方面同样高于国内市场。

不仅仅是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柳工、中联重科等国内同行,也纷纷将目标聚焦到了海外市场。源媒汇统计得出,2023年上述三家企业海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72.20亿元、114.62亿、179.05亿元,同比增长33.70%、41.18%、79.2%,均远高于三一重工同期增幅。

倘若短期内国内市场回暖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势必会成为国内工程机械巨头抢夺的新战场,届时三一重工要应对来自国内、国外同行的双重压力。如此境况下,想要持续获取大额增量来弥补国内市场的缺口,并非易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业绩持续走低的态势下,三一重工的负债相对较高。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负债合计865.12亿元,负债率约为55%。

针对董监高集体减持、股价走低以及海外市场布局等情况,源媒汇向三一重工方面发去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