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进阶必备:高效思维方式解析

小名学长的管理之道 2024-01-12 17:31:25

思维方式一:本源思维

本源思维,也被称为“刨根问底”和“实事求是”的思维。这是高级产品经理必备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产品经理需要深入挖掘事物的内在逻辑和问题的根本原因,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在当今这个人人自诩为产品经理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建议和意见所淹没。如果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就会迷失在他人的言辞和事物的表面现象中。而独立思考的核心,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淘宝”APP为例,许多用户抱怨其设计过于复杂、眼花缭乱。淘宝在多个页面(如购物车、订单、物流、结算等)添加了“你可能还喜欢”的相关商品推荐,这被一些人视为过度营销。但作为产品经理,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淘宝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是如何从多个维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这是否真的损害了用户体验,还是能提高转化率?

曾有一位资深的阿里运营解释说,通过大数据分析,阿里发现用户在浏览某个商品页面六次后,购买意愿会大幅提升。因此,淘宝才想尽一切办法添加相关商品推荐,目的是让用户更快达到六次浏览,从而提高购买转化率。而实际数据已经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有效性。

本源思维需要我们经常思考以下问题:

我们看到的到底是现象还是原因?

这个问题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又是什么?

如何确定这是根本原因?

如何建立假设?如何验证?如何优化?使用什么方法?......

思维方式二:阶段性思维

无论是个人的成长、企业的发展还是产品的迭代,阶段性思维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些阶段是成功的关键。

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分为四个阶段:启动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产品并未进入衰退阶段,而是演化为一个生态系统,如微信、QQ、支付宝等。明确产品当前所处的阶段,是制定有效策略、开展有目标工作的前提。

很多初创团队的产品经理常常会寻找对标产品,但有时会误将一些国民级产品作为对标对象。例如,某些初创公司的产品经理试图开发一个阅读产品,并要求团队模仿微信阅读。这种做法显然不合理,因为这些大型产品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其重点在于精细打磨每个体验细节。而初创团队的产品大多处于启动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验证需求,过度的产品打磨可能会分散精力并影响核心目标的实现。因此,虽然我们可以研究和分析国民级产品,但如果不分阶段地效仿和照搬,就会适得其反。

阶段性思维要求我们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当前产品处于哪个阶段?

该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重点和非重点分别是什么?

思维方式四:精确化思维

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常常喜欢使用概括性的词汇,如“好好工作”、“能力还不够”、“体验需要更好点”、“设计感不是那么强”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使用空泛性词汇的思考成本较低,表达起来也较为简单;其次,这样的词汇容易让人以偏概全,产生一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优越感;最后,我们从小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这种沟通模式。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经常需要处理来自各方的大量信息。这时,精确化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运营团队可能会告诉我们:“XX用户登录不了APP,需要技术团队解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深入挖掘问题的具体细节,如用户是在什么时间登录失败的?用户的手机型号和系统版本是什么?软件的版本是什么?是直接闪退还是有错误提示?只有明确了问题的具体细节,我们才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们也应尽量做到精确。我发现很多人在描述问题时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会采用夸张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突出个人观点,但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讨论,也可能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

精确化思维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问题的具体定义是什么?

我们在描述问题和表达个人观点时是否足够精确?

他人传递的信息是否精确?其中是否有夸张成分?

在讨论问题时,我们是否就事论事、避免空泛的以偏概全?

思维方式五:最小化产品思维

最小化产品(MVP)的概念由硅谷创业家Eric Ries在《精益创业》一书中提出,并被互联网行业广泛接受和应用。对于产品经理来说,MVP思维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适用于多种情况。例如,当团队成员对产品某方面意见不一致时,或者你有某个灵感或想法但不确定是否值得大规模推行时,或者老板给了指令但你有不同意见但又不得不执行时,都可以考虑使用MVP思维。尤其在创业团队中,时间成本非常高,MVP思维尤为重要。通过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收集反馈和验证假设,可以避免闭门造车。

如果作为产品经理,你还没有形成MVP思维,那么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MVP思维能够帮助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验证产品的想法和假设,减少风险,提高成功率。

思维方式六:系统性思维

系统性思维是从整体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全面、多维度和深入的分析。这是高级产品经理必须掌握的思维方式。教育心理学在对专家和新手进行对比研究时发现,专家的思维方式更加系统性和全面性,而新手则较为零散和片面。作为产品经理,我们需要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必须培养自己的系统性思维。

例如,当考虑调整某个产品的品类价格时,普通人员可能只考虑到价格上涨对用户购买行为的影响。而高级产品经理则需要从更全面的角度进行思考:该品类价格上涨对平台收益的影响?对商家收益的影响?对平台整体价格政策的影响?是否对竞品产生了有效打击?对其他临近品类的影响?对新用户购买行为的影响?对老用户复购行为的影响?调整后数据产生负面变化时的应对策略?是否需要先进行灰度测试?等等。

高级产品经理需要做到系统、全面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我通常使用“因素分析法”来培养自己的系统性思维。因素分析法是将一个复杂的事物拆解成不同的因素,然后分析该事物在每个因素上的情况,进而得出整体性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并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在培养系统性思维时,我们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拆解为哪些因素?每个因素需要考虑的层面又有哪些?

在考虑问题时,相关的维度是否考虑全面了?

思维方式七:共识思维

在产品之路上“共识”是很重要的。项目的成功并非一人之力,而是团队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的结果。而要确保团队的高效运作,明确的产品共识至关重要。很多时候,团队间的合作障碍源于缺乏共识。每个人对行业的理解都有所不同,这导致在表面上看似同向而行,实际上对前进的道路和路径选择有着各自的理解。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不应期待一开始就能达成共识。很多共识是在深入讨论、多种尝试和验证中逐渐形成的。例如,小A刚加入公司时,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与老板沟通一个观点:管理层决定产品行业和商业模式,设计师和产品经理决定产品交互和体验细节。经过反复讨论和深入思考,这个观点最终成为团队内部的共识。此后,管理层不再干预产品细节,设计师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调动。

此外,我越来越注重与技术团队沟通行业动态、用户反馈等内容,而不仅仅是功能如何实现和技术方案的选择。我意识到,只有让技术人员带着思考和想法去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开发的效率和接纳度。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即使充分沟通,也未必能达成共识。这时,我们需要明确:共识的目的不是证明自己正确,而是更好地推进工作。在讨论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心态,避免过于坚持己见。在需要达成共识的事情上,可以先抛出问题,通过讨论和沟通再逐步达成共识。

即使在未达成完全共识的情况下,我们仍需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因为产品发展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达成共识,但并不追求意见完全一致。在产品之路上,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才能与团队共同成长、共同前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