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成名!雷军靠卖加密软件,赚到了上百万的第一桶金

包包说旅 2024-12-07 04:04:36

时光回溯至 1986 年,互联网浪潮自北京汹涌奔至武汉,“学海淀经验,建武汉硅谷”等口号响彻天际。

广埠屯 IT 数码一条街如春笋般蓬勃崛起,这片环抱武汉大学的区域,瞬间汇聚上千家 IT 公司与电脑配件商。

九十年代的武汉广埠屯科技一条街

尚处大三的雷军,已不满足于校园的狭窄天地,因大学尚未毕业,相较于赚钱,对于汲取知识更感兴趣。

在那个电脑尚并不普及的年代,电脑数量实在是稀少。

尽管雷军承蒙老师们的 “特殊关照”,但一周下来,能用电脑的时间也不过两个多小时。

多次在机房 “蹭” 电脑遭拒后,雷军把目光投向了武汉电子一条街里的的样机和展示机。

为更顺畅地 “蹭” 到电脑,雷军以帮忙和兼职为幌子。经过两年的摸索与求知,雷军的技术有了很快的提升。

写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 软件、中文系统以及各类实用小工具,无一不精。做电路板设计、焊电路板,甚至涉足 “黑客” 领域,解密各种软件。

凭借对技术的执着追求与热情洋溢的性格,雷军与武汉电子一条街上大大小小电脑公司的老板都混了个脸熟,不知不觉间,他已成为电子一条街的 “知名人物”。

同行们一旦遭遇技术难题,首先想到的便是雷军,而他也总是慷慨相助,乐此不疲。

1989 年,雷军在汉正街上独自闯荡之际,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他邂逅了王全国。

王全国比雷军年长四岁,堪称武汉电子街上的技术权威,日后更是成为金山的副总裁。

当时的王全国毕业留校,在校办的一家电脑销售公司任职。

那时有软件正规流通体系,电子高手只能聚在一起交流各自手中的软件。

其中王全国手里的软件资源最多,雷军经常与他交换软件。

随着沟通的逐渐增多,默契也日益加深。

当年 7 月,他俩开始合作写软件。

雷军特别活跃,写软件一上来就直奔主题,速度很快;而王全国习惯先仔细研究一番,看看有没有窍门,然后再动手,速度有些慢,但可以避免出错。

两个风格迥异的年轻人,刚好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他俩认识的时候,王全国正在做一个加密软件的界面,雷军此前正好写过一个加密软件的内核,两人一拍即合,很快一起动手合作开发加密软件 BITLOK。

这个软件主要用于保护软件的知识产权,防止盗版。

那时候盗版现象非常严重,软件想要卖钱,就必须有防止被拷贝的技术,要通过磁盘加密。

仅用两周时间,这款加密软件就完成了。

恰好当时《神秘的黄玫瑰》正在热播,讲述一个叫黄玫瑰的强盗与腐败政客进行的殊死斗争。

黄玫瑰很酷,枪法很准,他们都很喜欢,就以 “黄玫瑰小组” 来命名这款软件。

“黄玫瑰小组” 很快就跟神秘的黄玫瑰一样流行开来。

不过,树大招风,BITLOK 加密程序很快就招来解密高手的挑战。

他们专门针对这个加密程序进行解密,双方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到最后,雷军的加密程序做过 20 多种算法,这不仅是一个产品的功能升级,更是程序员之间技术与胆识的较量。

这场较量仅发生在小圈子内,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却见证了软件技术的另一种魅力,激发了雷军更多的野心和快乐。

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许雷军和王全国都没想到,BITLOK 后来卖得非常好,用友、金山等知名软件公司纷纷购买,他们居然赚了上百万。这是雷军赚得第一桶金。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技术到家了,成功也就自然而然了。

20 世纪 90 年代,计算机病毒开始流行。

美国电脑科学家首次提出 “电脑病毒” 一词,1988 年前后,随着软件交流的频繁,计算机病毒随软盘悄然进入内地。

1990 年,雷军和同学冯志宏开始合作开发杀毒软件 “免疫 90”。

冯志宏与雷军同一届,后来被称为 “中国工具软件开发之父”,跟雷军一样,也是很早就闯荡在电子一条街上的高手。

那时条件并不好,他们利用寒假的时间在外面的公司找了一台机器上机。

武汉的冬天特别冷,雷军和冯志宏都冻得脚底生疮。很多年后雷军还很怀念冯志宏煮的波纹面,大赞 “冯志宏煮的波纹面很好吃”。

他们做的病毒免疫程序非常全面,更难得的是,这款软件还做到了样本库升级,能够在英文环境下英文显示,在中文环境下中文显示。

武汉大学的辅导员刘绍钢老师注意到了这两个在校外编写软件的学生,在他的推荐下,“免疫 90” 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

正当他们做出样卡在市场上推广的时候,华星防病毒卡很快就上市了。

因为当时的雷军和冯志宏都还只是学生,想法比较幼稚,他们认为不是第一个做出来的就没有市场,就放弃了。而这套软件仅在武汉卖出了几十套。

时隔很多年后,当雷军学会把握机遇的时候,他才知道别人做出来了并不意味着自己不能做了。错过这次机会,雷军每每回忆往事的时候都难免有点纠结。

1987 年到 1996 年,那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那段岁月里,雷军或许也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奋斗,体验过与其他程序员相似的辛苦,但他却从中找到了乐趣、成就与价值。

这不仅仅是对过去岁月的缅怀,更是对奋斗青春的致敬。那段日子见证了他的成长与拼搏,也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