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常言:“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乃人间四大幸事。
教育是我的主业,每次讲授经典之作,皆如经历一场心灵的涤荡。近日重温《范进中举》,我内心久久难平,不吐不快。
《儒林外史》这部古典名著,以现实主义笔触细腻,勾勒出封建儒林的众生百态。本是读书人的精神乐土“儒林”,在科举制的侵蚀下逐渐异化。吴敬梓以其敏锐卓见,将科举之弊与知识分子的堕落,赤裸裸地呈现于世,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道德与政治黑暗。
“范进中举”这一精彩片段源自第三回。彼时广东学道周进主考,范进已54岁,在科举考场苦熬三十五载。命运垂怜,周进因自身经历对范进心生恻隐。想当年周进科举坎坷,幸得友人相助才踏上仕途。或许是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范进先中秀才,后于乡试荣列第七名举人。
范进中举前,卑微如蝼蚁。他对岳父胡屠户唯唯诺诺,那辱骂如利刃刺心:“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邻里也冷眼旁观,他“每日饭小菜,不知猪油味,饿了两三天,老母亲饿得两眼看不见”,何曾有人关心?他抱着母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尊严碎落一地。
然中举消息仿若春雷乍响,瞬间扭转乾坤,实现阶层跨越。胡屠户谄媚高呼“贤婿老爷”,满口盛赞。张乡绅登门拜访,送钱送房。邻里们都来了,帮忙找范进。范进发疯后,安慰老太太,出主意。拿鸡蛋、白酒、米、捉鸡来送他们家,帮忙招待报录的人,百般讨好。前后天渊之别的反差,将人性丑恶与社会现实揭露无遗。封建时期,科举功名成为衡量人的价值标尺,贫者遭轻贱,达者受尊崇。
当今社会,类似的情形并不罕见。在创业的道路上,新手们满怀热忱地四处寻求投资,却常常遭受“投资大佬”们的冷眼相待,仿若置身寒冬,无人问津。然而,一旦他们的企业初现盈利的曙光,这些大佬们便会如饿狼扑食般蜂拥而上,争先抢夺入股的机会,其态度转变之迅速,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娱乐圈中,无名新人未成名时,受尽他人的冷落与屈辱,被随意地呼来喝去,毫无尊严可言。但当他们凭借一部作品或某个契机一夜走红之后,瞬间便被“好友”们紧紧环绕,各种合作邀约如同雪花般纷纷飘落,往昔的冷落与孤寂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校园里亦是如此,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平日被老师所忽视,在同学之间也鲜有关注。可一旦在某次重要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他们便会一下子成为瞩目的焦点,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由《范进中举》中的人物命运到现代种种现象,可见社会功利心之顽固,如毒瘤难除;人性复杂多变,似迷雾难辨。这无疑是一记警钟,警示我们逆境莫弃尊严,顺境勿迷虚荣。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心修养、对生活与梦想的执着,而非外界追捧。无论风云变幻,我们当以平和之心待人,凭努力与信念书写人生华章。
细思现代社会功利现象泛滥之因,有以下两点:
一则社会价值观严重扭曲。当下许多人奉金钱地位为圭臬,视作成功唯一标准。受此影响,部分人不择手段,逾越道德法律底线。如某些网红为流量炮制低俗内容,部分企业为逐利破坏环境、欺诈消费者。
二则社会竞争激烈,资源分配失衡。教育资源稀缺,家长为孩子入名校绞尽脑汁,孩子压力重重。就业岗位供不应求,求职者常阿谀奉承以求一职。
欲破此困局,需各方携手共进。教育界当革新观念,摒弃唯成绩、唯名校论,重视健全人格与正确价值观培养,优化资源配置,促教育公平。
社会层面,构建公平公正竞争环境,完善法规,严打不正当竞争与违法行径,扶持弱势群体与贫困地区,合理分配资源,遏制恶性竞争。
媒体亦应担责,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筛选优质报道,引导舆论向好,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
唯有如此,方能挣脱名利枷锁,让人性光辉再耀现代社会。以《范进中举》为鉴,时刻警醒,于复杂尘世中坚守本心,稳步前行。
——我是小李滔滔,谢谢您的关注、点评、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