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宝钢股份与新钢股份的比较

躺红利摊 2024-08-20 12:42:34

继续仿照格雷厄姆为防御型投资者设立的证券分析思路,选取一些相同行业或者名称代码相近的股票进行数据整理,今天来看看宝钢股份和新钢股份的数据:

1、规模

从规模上看,宝钢市值超1000亿、营收超300亿,是无可争议的钢铁巨头,再结合其央企的身份,毫无疑问是符合防御性投资者需求的;相比而言,虽然新钢的营收也有700亿之多,但其总市值不过百亿,对防御性投资者而言规模还是小了些。

从资本结构看,新钢的资本结构带有比较强的投机色彩,其总负债的规模接近总市值的2.5倍,这类资本结构比较容易导致公司的股价出现非常大的波动,其内在的稳定性要更差一些,相比之下宝钢的资本结构就相对合理一些。

从过去一年的价格记录上来看,宝钢的波动性要比新钢小一些,这与二者的内在稳定性是一致的。

2、财务状况

从财务上看,二者都不满足工业企业“流动资产至少应该是流动负债的两倍”的标准,而且营运资本对长期债务的覆盖率也不达标,不过二者的整体负债率都没有超过50%,这对于重资产行业而言其实还算不错。

对于一些财务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如果整体负债率不算太高且货币类资产能够覆盖有息债务的话,其实也可以高看一眼:比如宝钢的年报显示其账面有231.69亿元的货币资金和245.86亿元的理财产品,而其有息负债包括了36.58亿元的短期借款+100.62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11.49亿元的长期借款,其货币类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全部有息负债;新钢集团年报显示其账上有44.58亿元的货币资金+(28.82+17.12+104.56)亿元的各类理财,而有息负债仅有27.60亿元的短期借款+2.38亿元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3.09亿元的长期借款,货币类资金达到了有息负债的数倍之多。

所以总的来看,虽然二者在财务上没有达标,但是二者在财务上的安全性却是能满足防御性投资者需求的。

3、盈利能力

从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的角度上看,宝钢稍好些,新钢就惨不忍睹了,不过当前钢铁行业也确实处在周期的低谷,在这个位置讨论盈利能力是没有必要的,毕竟新钢三年前的ROE都还有17%+,对于周期底部的企业,多关注关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才是正事。

4、利润的稳定性

过去十年,宝钢和新钢每一年都保持了盈利,利润的稳定性意外的符合防御性投资者“过去10年中,普通股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的标准,但其实二者的利润都存在高度的不稳定性,过去十年宝钢的ROE在0.90%~12.71%之间波动、新钢的ROE在0.75%~36.53%之间波动,综合来看宝钢利润的稳定性还是要更强些,ROE整体基本在7%附近波动。

5、利润增长

过去十年宝钢的增长倒是达到了“每股收益的增长至少要达到三分之一”的标准,但是对于钢铁煤炭这种强周期股而言,讨论利润增长的价值不是很大。

6、分红与融资

(1)从股息发放的历史数据上看:

宝钢从2000年上市以来已经连续24年向股东发放分红了,累计向股东发放了1194.10亿元的分红,占到了上市后总利润的48.80%,期间股权融资有356亿元,从分红的历史上看,宝钢是A股极其少数能满足“20年连续支付股息的记录”标准的公司;

新钢1996年上市后累计向股东发放了55.52亿元的分红,占上市后总利润的比重仅为24.28%,不过在12~14年连续三年没有向股东分红,且上市后融资了133.28亿元,相比宝钢而言要差了许多。

(2)从当期股息收益率的角度看:

盈利能力更强的宝钢当期股息率达到了5.13%,分红率更高的新钢当其股息率也有4.79%,不过考虑到一季报宝钢净利微增而新钢陷入了亏损,大概率宝钢的股息发放更有保障。

7、估值

从估值上看,二者绝对算得上低估值了,宝钢的股价仅为近三年平均利润的8.47倍、新钢的股价甚至仅比其净资产价格的三折略高一些,相对而言,新钢没有大规模回购以及GJD救市的资金注入,其估值相对于宝钢是要低得多的,另一只华菱钢铁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总的来看,宝钢算是符合防御型投资者的需求的,过去十年宝钢的平均ROE为7.75%,按60%的分红率和当前0.67倍的市净率简单推算,长期盈利收益率大约会在11%附近,还是不错的,后续再跌跌的话会考虑买一些。

新钢的话就基本不符合防御型投资者的需求了,不过我个人买了一些,一是市净率创下了历史新低,二是财务上比较让人满意,行业底部捡一点就当抽奖了。

PS:当前宝钢股份在中证红利指数中的权重为1.20%、位列第31名,在中证A50指数中的权重为0.89%、位列第36名;当前新钢股份在中证红利指数中的权重为0.90%、位列第59名。

特别声明:

1、历史不代表未来&个人对企业的经营一窍不通,本文数据&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2、本文仅作数据上的定量分析,不涉及任何定性分析与业绩预测,如有,请视为扯淡;

3、本文观点如与您相左,则一切以您的观点为准。

1 阅读: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