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试之后,考试成绩几家欢喜几家忧。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往往一脸忧虑,难掩心情之焦灼,这种情绪或多或少地也会影响到孩子。
如何理性看待考试名次?关键在这3点,缓解父母焦虑:
1、鼓励孩子,适应环境
有的孩子原本在班里名列前茅,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忽然成绩下降。家长和孩子可能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但由于学习环境变了,周围的同学竞争力加强,强强相遇,总会有名次高低。没有及时摆正心态,产生落差。
在一个同学们都很优秀的班集体,更注意的是年级名次,少关注班级名次,对于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保护,免受刺激。
学习成绩并不代表着全部,更重要的学习的过程。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在与优秀的同学交往中,学到了哪些能力。
对于神经强壮的学生来说,拿班级名次说事儿也未尝不可。有比较才有可能更刺激这类学生的进步。
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取长补短,克服自己的“安乐”思想,去除“小富即安”的惰性,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更努力,自己有什么理由选择安逸?
“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可以让孩子不断实践,会令你惊喜!
2、提升抗挫折能力
一次成绩下降并不能否定孩子的全部,注重孩子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乐观,乐于挑战。
只要是孩子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不惧怕挫折,家长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学习成绩进步是早晚的事儿,未来可期。
考试反映出孩子的本阶段学习的一些问题,家长和孩子都应该认真分析试卷,查漏补缺,迎头赶上。
做一个始终挺立在潮头的坚强者,而非碰到一点儿问题就退缩、寻找各种外部原因的埋怨者。
偶尔的失意之后放松心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分析这门课考得差究竟是什么原因。
改进学习方法,比以往更勤奋,加强背诵复习,排除侥幸和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成绩会在以后的考试中得到提升。
3、总结归纳学习方法
每个孩子的学习方法不同,有的思考速度快,有的速度慢,特点不同,各有优势。
有的只背诵课本,不刷题,只做老师布置的题,课堂以外的题多一道也不做。在考场上判断推理能力强,举一反三,也能取得很好的分数。
这样的孩子智商比较高,家长不必催逼孩子多做题,省出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发展特长爱好,全面发展。
有的孩子除了背诵课本以外,总觉得多看一些教辅材料,多做一些题,考试时才会感到有把握。
这样的孩子是勤奋的,值得赞扬的,学习态度积极。适当地刷刷题,多做一些题型,对各类题型有一个熟悉度和了解,在考场上还是有备无患的。
无论哪种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扬长补短,为我所用。孩子要学会总结归纳学习方法,清楚自己的学习处在什么水平,哪里薄弱需要加强,只有把短板补上,整体成绩才有可能提升。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