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死

史理爱学思 2024-10-01 22:42:47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混乱阶段,从早年的诸侯纷争到后来的三分天下,经过晋国的短暂统一之后再度陷入空前混乱。

期间少数民族的内迁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发展。“魏晋风流”这一现象开始出现。

因为政局的混乱,当时的许多文人在经历失望之后纷纷产生了“消极避世”的心理。号称“五柳先生”的陶渊明,就是返回家乡归隐田园的“摆烂”代表。

看似悠闲的他因为彻底“躺平”很快陷入苦楚,晚年依靠乞讨维持生计,五个儿子无一成器,63岁活活饿死。

导致陶渊明归隐的成因

从他的祖上和出身来看,陶渊明也算是家世显赫,名门之后。

出生于江州浔阳县的他世代为官,曾祖父曾担任晋国大司马,被册封为长沙郡公,世袭爵位,传承荣耀。到其父亲这一代时,与东晋名流孟嘉之女联姻,堪称门当户对强强联手。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陶渊明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结合孔子的思想树立了“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之中的后者。

他在卓越天赋的基础之上努力学习,二十九就心怀一腔热血走上仕途。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条路充满坎坷和曲折。

陶渊明的家庭背景,似乎并没有给自己的官僚道路提供多少帮助。从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陶渊明前后总共有五次入仕记录,似乎大半生都在不断辞官当官的过程之中。

究其原因,每一次入朝都是因为生活遇到了困难,不过他最终的决定依然是归隐。

陶渊明在393年第一次当官,《陶渊明传》中曾说 “亲老家贫,渊明起为州祭酒”。

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官职不满意,他的抱负是在京城政治中心,而不是在自己家乡当祭酒,所以不久之后,陶渊明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大约三四年后,陶渊明再次出山,去江陵桓玄处去当了幕宾,此去的目的是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但地方上很快爆发了起义,桓玄手下之人明争暗斗,矛盾加剧。这一年冬天,陶渊明借母亲病故回家奔丧之名再次返回。

404年陶渊明第三次出仕担任参军,在镇军将军刘裕手下当差。陶渊明本以为这次终于可以一举成名天下知,但不习惯在官场之上备受约束的他最终再度选择了辞官回家。

但仅在一年之后,陶渊明就又一次重返官场,但这一次的决定似乎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这次陶渊明选择在刘敬宣手下任职,此人和刘裕手下将领素有矛盾,彼此猜忌不断。这个情况让刘敬宣感到十分不安,随后辞官回家,陶渊明也只能被迫离开。

同年八月,得益于祖父的推荐,陶渊明来到了家乡附近的彭泽县担任县令,开始了第五次当官生涯。

这也是陶渊明仕途之中当官时间最短的一次,仅仅八十多天就发生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此次离开,陶渊明再也没有回来过,彻底归隐。

不成器的儿子们

从陶渊明的经历来看,每一次的离开都是对朝中风气的不满,如此频繁的职位变动,注定陶渊明在归隐之后也只能“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但这根本无法满足他一家的生活,因为陶渊明有五个孩子需要照顾。

相比于陶渊明,他的儿子五个全都是碌碌无为之辈,历史上根本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是因为陶渊明在诗文中的提及,才让人有所了解。

按照南方的称呼,他们的名字分别为俨,俟,份,佚,佟,陶渊明在诗文中曾说过“汝等不同生,同父之人”。

这便表明他的五个儿子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老大和老二分别是两任妻子所生,老三老四为双胞胎,中间二人的母亲已经无从得知。

到陶渊明五十岁的时候,几个儿子已经不在他身边了,因为当时需要通过书信进行交流。

从这封书信的内容来看,大有交代后事的凄凉之感。

前文主要叮嘱自己的儿子们应当团结互助,不要分家,自己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无需过多挂念,而后文则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凄惨的晚年

从书信前文之中沉重的话语,就能看出当时的陶渊明已经是命不久矣,而后文更是把他的凄惨展现得淋漓尽致。

陶渊明最先指出的,是自己多次当官目的就是增加收入,解决家庭困难。

其次自己退出官场是因为性格耿直,不能适应那样的环境。

第三点则是对生活困难的表达,陶渊明表示自己最后“无官一身穷”,目前的他已经举步维艰,无论是对妻子还是儿子都表示十分惭愧。

刚辞官之时,也曾有过一段恣意潇洒的生活,但后来却家徒四壁,难以正常生活。

另外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陶渊明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早年还颇有兴致耕地种田的他如今连锄头都快拿不起来,这无疑是给原本清平的生活再度增加了压力。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陶渊明陈述自己生活现状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们团结一致。

他担心儿子们不能忍受穷困而分家,而自己的小儿子尚未成年,所以提出“以败为成,因丧立功”来勉励他们。

而陶渊明的实际生活状况更加凄惨,年近六旬的他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只能拖着蹒跚的步伐外出乞讨,靠施舍延续生命。

最终在六十三岁那年,陶渊明的身体再度陷入衰弱,连外出乞讨的力气也没有了。

开创田园派风格的首位诗人,竟然就这样被饥饿夺去了生命。

总结

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躺平”的最终结局,或许当时的很多人都厌倦腐败的官场生活,但为自己的生活和以后考虑又不得不从之。

陶渊明自由自在地归隐生活,最终用晚年的孤独终老来买单。

但你若问他是否后悔过?

我想即便是为了子女后人,他心中也多少会有一些悔意的。

但若是他没有家人,只有孑然一身,那就算时光倒流让他重新选择,他也会大步流星离去,绝不回头“为五斗米折腰”。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虽留身后名 一生亦枯槁——陶渊明晚年心态及成因探微》宋展云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