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

宜曼殊 2024-07-09 07:28:27
不少人做胃镜被诊断出慢性萎缩性胃炎,拿到报告单的一刻许多人的心就开始忐忑:我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啊?需不需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不立即治疗我会不会很快得胃癌? 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慢性萎缩性胃炎。 01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首先胃壁分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指胃黏膜层长期受到炎症损伤影响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的特征就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萎缩,以及数目减少,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黏膜逐渐变薄,所以,萎缩性胃炎并不是胃的体积的缩小,而是指胃黏膜上皮的细胞、腺体的萎缩。 胃镜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可靠的检查。 02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但并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上腹痛、腹胀、嗳气(俗称“打饱嗝”)和恶心。 03 慢性萎缩性胃炎会癌变吗 国外学者Correa等最早提出肠型胃癌(占胃癌80%以上)的发生模式为正常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Correa模式),并认为上皮内瘤变是胃癌前病变。 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胃癌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将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归类为癌前状态。 荷兰一项研究分析了22365例患者5年间的胃镜随访数据,结果认为胃黏膜萎缩患者的胃癌年发生率为0.1%,胃黏膜萎缩合并肠化生者年胃癌发生率为0.25%,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者胃癌年发生率为0.6%。因此,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上皮内瘤变均有发生胃癌的风险。 胃镜早期发现、诊断与预防,是有效地控制胃癌发病的主要手段和策略,应予以特别重视。 04 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方法 ①建议常规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 C13/14呼气试验是临床常用的非侵入性试验,具有检测准确性较高、操作方便等优点。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首要措施,可部分逆转胃黏膜萎缩,从而降低胃癌前状态进展为胃癌的风险。 ②定期复查和规范诊治是关键 慢性萎缩性胃炎并非都会转变成胃癌,规范的治疗和定期复查胃镜可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生。 ◆对于伴有肠化生的轻中度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每2至3年复查胃镜; ◆对于累及全胃的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则建议每1至2年复查高清胃镜(引自: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 在定期胃镜复查中即使发现早期胃癌,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者外科根治切除术,术后5年生存率也能达到90%以上。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