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履带式“野蜂”自行火炮

胡侃杂史 2025-01-13 09:50:47

今天介绍型号,是二战德国自行火炮Geschützwagen III/IV für sFH 18/1【三号/四号底盘重型榴弹炮自行火炮】(俗称“野蜂”)。

因为德系一直处在新手场,所以对此型号技术性能并不清楚。有时间,咱们聊聊我清楚的型号。比如美系与苏系。上次讲T-35坦克时,竟然记错了。我竟然没有双炮塔坦克,双炮塔型是金币型坦克。我究竟是什么时候用过,完全不知道。

自行火炮的起源

自行火炮的概念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旨在提升火炮,尤其是重型火炮的机动性。这一理念受到法国和美国军方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战争结束,这些国家未能实际使用重型自行火炮。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重型自行火炮的发展几乎停滞,因为当时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和关注点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苏联在这一领域曾有过一些尝试,但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原型阶段。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由于战争的紧迫性,重型火炮的自行底盘开发工作并未得到重视。

野蜂(Hummel)在演习中的表现。这是按照“自行炮架”概念设计的最量产化的重型榴弹炮自行火炮。

重型自行火炮发展的转折点

1942年成为重型自行火炮发展的转折点。各国军队逐渐意识到重型火炮需要履带式“底盘”来提高机动性。这不仅仅是针对从1939-1940年开始研发的突击自行火炮,更是指自行榴弹炮的发展。在这一领域,德国和美国的进展尤为显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炮兵司令部并未完全认识到这类战斗车辆的优势,而德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野蜂”(Hummel,也称Geschützwagen III/IV für sFH 18/1)成为了表现最出色的自行榴弹炮。更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军方在自行火炮的发展理念上与美国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统一底盘用于15 cm sFH 18榴弹炮

德军对重型榴弹炮机械化的忽视

德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忽视了重型榴弹炮机械化的必要性。与美国类似,德军炮兵指挥部认为快速牵引车配备的牵引式火炮已经足够满足需求。当时德国拥有成熟的快速牵引车,尤其是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的Sd.Kfz.7半履带车。这种牵引车主要用于拖曳149毫米重型榴弹炮sFH 18和88毫米高射炮Flak 18。它的速度可达50公里/小时,即使与火炮一同行进也具备良好的机动性。基于此,德军认为没有必要发展自行火炮。

初期方案的满足

15 cm sFH 18榴弹炮和Sd.Kfz.7的组合在1942年之前完全能够满足德军需求。然而,实际战斗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使这种方案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例如,部署sFH 18榴弹炮的时间较长,而这款火炮的战斗重量超过5吨,部署效率不足以满足快速反应作战的需要。

基于 T-25 底盘的 15 cm sFH 43 项目:德军对于 149 毫米榴弹炮自行火炮的初步设想

德军的早期设想:T-25 项目

在 1942 年 4 月,德国装备部第四司(负责炮兵装备的研发)提出了一份关于自行火炮未来发展的报告。这些火炮被设想为能够伴随装甲部队机动作战的武器平台,要求能快速从行进状态切换到战斗状态。然而,部分设想却显得过于理想化,例如要求火炮拥有360°全方位射界以及能快速拆卸用于地面发射。这些复杂需求虽然从理论上提升了火炮的战术灵活性,却严重增加了研发难度。最终,这些不切实际的设计成为阻碍研发进展的主要原因。

在这份计划中,涉及了一些具体方案,其中包括基于 T-25 中型坦克底盘的15 cm sFH 43项目。这一计划集中体现了德军在战术火力机动化方面的初步探索方向。

临时过渡方案:Geschützwagen für sFH 18/1

面对过于复杂的 T-25 项目,德国军方在 1942 年春天意识到,急需一种过渡性自行火炮来填补战场空白。这种思路的转变推动了更实用、易于制造的Geschützwagen für sFH 18/1自行火炮的出现。

这项任务由德国自行火炮研发领域经验丰富的 Alkett 公司负责。Alkett 在此前与阿尔弗雷德·贝克尔的合作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其设计受到法国缴获的洛林37L底盘的启发。类似洛林37L,这种新型自行火炮的发动机被设计安装在车体中央,从而在尾部为战斗室留出了空间。这种布局比 Pz.Sfl.IVa 和 Pz.Sfl.V(发动机安装在车体后部)的设计更为合理,虽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需要维修发动机时可能需要拆卸大部分车体。

G.W. III/IV 底盘的布局设计

底盘设计背景

由于“纯粹的”坦克底盘(具有坦克级装甲)对于自行火炮来说显得过于复杂和繁重,德国的 Alkett 公司 开发了一种新的底盘,最初命名为 Geschützwagen III。该底盘的设计参考了 Pz.Kpfw.IV 坦克的“浴缸”式结构,但与其不同的是,Geschützwagen III 比 Pz.Kpfw.IV 宽了 10 厘米,且整体长度有所增加。同时,底盘使用了防弹装甲,以适应自行火炮的需求。

这一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优化坦克底盘的基本框架,配合合适的火炮配置,以便更好地支撑重型炮兵作战要求。

底盘的主要特点

1. 尺寸:

• 与 Pz.Kpfw.IV 比较,Geschützwagen III 更加宽大和更长,这主要是为了容纳火炮和其他关键组件。

• 安装了防弹装甲,有效增加了防护能力。

2. 履带和底盘组件:

• 采用了 Pz.Kpfw.IV 的履带系统和 Maybach HL 120 TRM 引擎,这为底盘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 ZF S.S.G.77 变速箱和主要传动系统、转向机制则选用了 Pz.Kpfw.III 的组件。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 选择 Pz.Kpfw.IV 的悬挂系统,虽然该悬挂系统相比之下较为笨重,但它提供了更好的地面接触面积,这对于自行火炮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3. 设计合理性:

• 该底盘并没有追求过高的速度,主要考虑到其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和稳定性,而不是高速行驶。因此,速度并不是设计的优先考虑因素。

生产和研发

德意志钢铁公司(Deutsche Eisenwerke AG) 位于杜伊斯堡(Duisburg)的工厂成为生产 Hummel 的主要工厂。此工厂负责将 Geschützwagen III 底盘转化为实际战斗车辆,生产过程在1943年年底接近完成。

通过使用这一底盘,Geschützwagen für sFH 18/1 试验样车开始逐步成型,并成为一个显著进步的代表,尤其是在对比早期使用相似组件的 Pz.Sfl.IVa 时。

重要改进与设计调整

• 发动机位置:

• 经过优化,发动机的位置变得更加合理,虽然德国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设计仍然受到技术限制,不能做到更加紧凑的布局。最终,发动机安装在炮塔下方,因此维修时需要拆卸大部分车体。

• 然而,与之前的设计不同的是,发动机不再处于战斗舱内,这意味着机组人员在作战时不必忍受发动机的高温和噪音,同时也更易于进行冷却。

• 操作舱布局:

• 操作舱设计仍然带有明显的“坦克式”特点。司机和无线电员被安排在前部,这种布局虽然能有效利用空间,但无线电员的工作环境并不理想,因为他没有预留足够的观察视窗。

• 司机舱的上部设计有一个小型的炮塔状观察舱,而车体上部的正面装甲板则设计为可拆卸,这样便于访问变速箱和其他机械部件。

• 设计上的限制:

• 底盘设计面临着许多物理限制,包括载重和空间的限制。尽管在这些约束下 Alkett(埃克特)公司 依然做出了最大努力,确保底盘能够满足战斗需求。

• Geschützwagen III/IV 底盘与之前设计的 Geschützwagen II 非常相似,都是由 Alkett 开发,且具有类似的设计理念,旨在提供高效的生产和实用的战斗功能。

注解

1. 迈巴赫“Maybach” HL 120 TRM 引擎:这款发动机为德国二战期间的多种装甲车辆提供动力,具有较强的功率输出和较好的可靠性。

2. ZF S.S.G.77 变速箱:它由 ZF Friedrichshafen AG“弗里德里希港齿轮厂股份公司”生产,ZF是一家著名的德国公司,专注于传动技术和底盘系统。

在底盘组装过程中

在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 Alkett 公司在组装底盘时的过程,特别是操作舱内部如何布置——机械驾驶员 和 无线电操作员 被安排在一起。

设计上的极限

可以说,Alkett 公司在现有组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到了极致。这个底盘有严格的重量限制,并且在布局设计上也有很多约束。尽管如此,操作舱的设计仍然呈现出典型的“坦克式”布局。因此,操作员和机械驾驶员共用一个空间,无线电操作员 的位置非常不方便。无线电员没有预留任何观察视窗,这使得他的工作条件相当差。为了提高维修便利性,驾驶员的位置上方的正面装甲板设计成可拆卸式,允许直接访问传动系统和其他机械组件。

这种设计理念与之前的 Geschützwagen II(黄蜂式105)非常相似,后者也是由Alkett(埃克特)公司开发,表明了公司在设计上的持续理念和技术方向。

炮塔与动力系统配置

炮口位置被安装在靠近发动机舱的区域。如果需要维修发动机,工作人员必须拆开大部分车体才能接触到发动机,增加了维护难度。

炮塔和战斗舱的布局

为了确保战斗舱内人员的工作条件尽可能正常,战斗舱的宽度被设置为与底盘的整体宽度相同。这使得可以在战斗舱内布置四名炮组成员——炮手、指挥官、以及两名装填手。炮组成员之间的布局虽然紧凑,但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确保了操作的基本可行性。

同时,由于炮塔被安装在接近底盘中心的位置,这样也成功为战斗舱提供了额外的空间。然而,这样的设计同时也导致了 弹药存储空间 的极大限制,仅能容纳 18发分离装药的炮弹。考虑到 15 cm sFH 18 榴弹炮的标准射速,这些弹药最多只能支撑 4.5分钟 的连续射击。显然,这个设计的弹药容量是无法满足长时间作战的需求。

炮弹补给系统的构想

考虑到上述的弹药储备问题,补给车 的构想几乎与 自行火炮 的设计同步开始发展。Geschützwagen III für Munition 是一种类似于 Hummel 的自行火炮,但没有安装火炮,炮位被一个金属板封闭。这个设计的目的是使补给车能够快速转化为 自行火炮,从而为主战场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持。

注解

1. 分离装药:这是重型榴弹炮常用的装药方式,弹药由炮弹和火药袋组成,需要分别装填。这种方式确保了较高的炮弹质量和远射程,但同时也限制了装弹的速度和火炮的连续射击能力。

这些是早期系列的自走炮(1943年2月至6月)。

与Geschützwagen II(黄蜂式105)的情况类似,Alkett是新型自走炮的设计者,但并不是生产商。该设计在经过调整和改进后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经过测试,炮口制退器被拆除,驱动轮和车体侧面的传动部件采用了(II型坦克)的部件,机械师/司机舱的炮塔也增加了可翻转的观瞄窗。这两者可以直接通过地盘区分。

Geschützwagen II(黄蜂式105)

这个版本的自走炮开始投入生产,但生产地点发生了变化,因为Alkett的订单量过多,生产能力有限。新的生产商是德意志钢铁工程公司(Deutsche Eisenwerke AG)下属的Werk Stahlindustie(钢铁工业厂),位于杜伊斯堡。这一决定是明智的,因为杜伊斯堡拥有必要的起重设备。此外,最初由德意志不锈钢工程公司(Deutsche Edelstahlwerke AG)位于克雷费尔德的工厂供应装甲钢板,但在1943年3月,钢板供应商发生了变化,变为德意志管道工程公司(Deutsche Röhrenwerke AG),位于米尔海姆·阿尔·鲁尔的蒂森工厂。

注解:

• Werk Stahlindustie(钢铁工业)位于杜伊斯堡,拥有大规模生产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因此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地点。

• Deutsche Edelstahlwerke AG(德国不锈钢厂股份公司)和Deutsche Röhrenwerke AG(德国管材厂股份公司)是当时德国的两家重要钢铁和管道生产公司,负责提供自走炮所需的装甲钢板。

成品。这里是三个炮兵连的装备(每个连6辆)。

最初的Geschützwagen III装甲板“浴缸”在1942年12月由DEW工厂完成,战斗舱则在1943年1月完成。1943年2月,Werk Stahlindustie开始执行生产500辆自走炮的合同。生产进展相对顺利——2月生产了5辆,3月26辆,4月49辆。总的来说,1943年共交付了368辆自走炮和96辆弹药运输车。在此期间,车辆的名称多次更改。最著名的编号是G.W.III/IV Hummel für s.FH 18/1 (Sd.Kfz.165),该编号于1943年8月6日推出。需要指出的是,Hummel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1943年2月,但直到后来才被正式确立。总的来说,这款自走炮被更名了大约8次,Hummel这个编号直到1944年2月1日才正式取消。实际上,这个名称继续被使用,因为它比那些正式的混乱字母和数字组合要方便得多。可以说,Hummel(野蜂)比s.Pz.Haub.18/1 auf Fgst.Pz.Kpfw.III/IV (sf) (sd.Kfz.165)这个最终编号要简单得多。

弹药运输车 Geschützwagen III für Munition,在必要时可以改造为自走炮。

不仅仅是名称发生了变化。1943年夏季,原本安装在战斗舱舱口下方的消声器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直通排气管。到1943年底,车辆的前部装甲进行了改造。显然,有人意识到无线电操作员在没有瞄准设备的情况下操作有些乏味。因此,战斗舱的设计得到了改进,现在无线电操作员前方有一个观察口,并且右侧增加了一个视野装置。从1944年2月起,开始采用新的战斗舱设计。接下来,1944年春季,车辆配备了类似于Pz.Kpfw.IV Ausf.J型的履带。最后,在1944年8月,冷却系统的空气导管被重新设计,空气不再向侧面排出,而是向上排放。

Hummel后期型号的改进与生产情况

经过改进的战斗舱与冷却系统

Hummel的后期型号在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进,包括对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员的战斗舱进行重新设计,同时对冷却系统的空气管道进行了优化。这些改进使得车辆更适应战场需求,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和冷却效率。

生产扩展与工厂调整

1944年初,德国决定通过位于捷克特普利采的Werk Teplitz-Schönau工厂扩大Hummel的生产能力:

1. 初期生产成果:

在1944年2月至3月期间,Werk Teplitz-Schönau工厂共交付了20辆Hummel自走炮。

2. 生产重点转移:

此后,Werk Teplitz-Schönau工厂将生产重心转向坦克歼击车Hornisse(后称Nashorn)的制造。这是由于战争后期对坦克歼击车的需求增加,而Hummel的生产被迫减少。

3. 整体生产数据:

• 1944年2月:整体生产了50辆Hummel。

• 1944年3月:生产了47辆Hummel。

• 生产不均衡的原因:受零部件供应问题的影响,例如发动机短缺导致1944年10月没有生产出任何Hummel。

4. 年度总产量:

• 1944年全年,共生产了291辆Hummel自走炮。

• 额外生产了61辆弹药运输车,用于支持Hummel的战斗任务。

注释

1. 战斗舱改进:Hummel后期型号中对驾驶舱和战斗舱的重新设计,尤其是改善了无线电操作员的视野条件,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2. 冷却系统优化:新的空气导流系统将热气从车辆顶部排出,减少了侧面暴露的风险,同时提升了散热效率。

3. 坦克歼击车Hornisse的优先级:由于战争需求变化,Werk Teplitz-Schönau工厂转向生产适合打击敌方装甲目标的Hornisse,表明德国在战争后期更注重高效的装甲歼击能力。

4. 生产受限因素:生产的不均衡不仅反映了德国战争工业在资源上的困境,也体现了当时生产调度的复杂性。特别是发动机供应的短缺,对Hummel生产造成了显著影响。

Hummel-Wespe, 这种自走炮的生产数量约为十辆

根据1945年3月至8月的生产计划,最后的Hummel自走炮预计在1945年6月交付。然而,Hummel自走炮的生产计划被改变,转而开始生产Hummel-Wespe,即装备10.5厘米leFH 18/40榴弹炮的自走炮,基于GW III/IV底盘。在1945年3月,生产了20辆此类自走炮,随后每月产量逐渐增加至30辆,直到1945年7月,生产量达到了每月40辆。然而,实际交付的数量仅为11辆,这些由Teplitz-Schönau工厂生产。而Hummel自走炮的生产早在1945年3月就已停止,原因是Stahlindustie工厂遭到轰炸,而Teplitz-Schönau工厂开始准备生产Hummel-Wespe。因此,1945年全年交付了57辆自走炮。值得注意的是,部分Hummel自走炮被改装成了弹药运输车,因此最终交付的Hummel数量介于705到715辆之间。

德国坦克师的重型榴弹炮组成

众所周知,重型自走炮最初是为机械化部队设计的。到1942年,步兵师仍然经常使用马匹牵引15 cm sFH 18榴弹炮。然而,坦克和摩托化师则对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迅速进入作战状态的能力。因此,它们需要两种类型的榴弹炮——轻型(leFH 18)和重型(sFH 18),两者共同承担自走炮部队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在它们根据标准作战任务进行行动时。

自1943年5月起,开始组建重型自走单元,每个单元包含6辆自走炮。

虽然Hummel的生产似乎相对较为有限,但事实上,这并不完全正确。像坦克一样,自走炮的生产是根据军事编制的需求进行的,而这些需求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1943年1月15日,批准了K.St.N.461b重型自走炮部队的编制方案。根据这个编制,每个单元包括6辆自走炮和2辆弹药运输车。每个自走炮师下辖一个自走炮炮兵师,每个师下辖8辆自走炮。值得一提的是,单在1943年2月至5月期间,德国已交付了115辆Hummel自走炮。

注释

1. Hummel-Wespe(黄蜂)自走炮:Hummel-Wespe是将10.5厘米轻型榴弹炮(leFH 18/40)装备在Hummel自走炮底盘上的改进型自走炮。

2. K.St.N.461b:K.St.N.是德国二战时期的军队编制文件编号,461b是针对重型自走炮单元的编制方案,规定每个单元包括6辆自走炮和2辆弹药运输车。这种编制为自走炮部队的战斗行动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战术支持。

该炮兵连包括2个Wespe自走炮和1个Hummel(野蜂)自走炮

自1943年5月起,弹药运输车开始投入使用,但它们并不是那么关键的单元。重型自走炮的编组也开始于1943年5月,到“萨尔”行动开始时,它们已经被编入10个师级单位,主要是坦克师。到1943年6月30日,Hummel自走炮已经装备了22个部队,其中16个是坦克师,另外包括“伟大德国”机械化师、3个SS师以及单独存在的第18炮兵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装备Hummel(野蜂)的部队数量达到40个。

自走炮空间宽敞,但弹药较少

从组织结构上看,由2个Wespe和1个Hummel组成的自走炮炮兵连,显得是最优化的选择。部队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实战经验表明,轻型和重型自走炮的组合,能够在进攻和防守中都提供成功的作战支持。相比之下,例如美国的战术完全依赖于HMC M7,而155毫米自走炮M12则非常特殊,使用较少。

注释

1. Wespe自走炮:Wespe(“黄蜂”)装备105mm轻型榴弹炮,主要用于对敌方步兵和防御阵地的火力支援。与Hummel相比,它的火力和装甲较为轻便,适合在灵活的战术中使用。

2. HMC M7:HMC M7是美国在二战中使用的一款自行火炮,装备了105mm榴弹炮。与Hummel相比,其火力较轻,但以机动性和快速部署见长,成为美军重要的自走炮装备之一。

小型弹药补给的部分解决方案

然而,最初来自各个部队的反馈并非全是正面的。许多抱怨集中在履带部分,特别是驱动轮的问题。车组报告称,侧传动部件常常出现故障,悬挂系统的性能也不尽如人意。还存在冷却系统的水箱漏水和风扇损坏的问题。最后,机械师和驾驶员的培训水平也受到了批评。问题的根源在于,尽管这些自走炮的编制从5月开始,然而到7月时,自走炮便被投入战斗了。

这是一辆在意大利损坏的自走炮,时间大约是1944年初。意大利的山区地形使得发动机超负荷运转,暴露出许多问题。

部分问题属于典型的“成长中的毛病”,但也有一些更为严重的缺陷。最突出的就是底盘的超负荷使用问题。尤其是在丘陵地带,发动机功率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通常人们会写到Maybach 120 TRM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300马力,但实际上它的日常使用功率仅为260马力,转速为2600转/分钟。也就是说,单车重量的功率比并不高,仅为每吨10马力左右。在意大利那种山区地形,发动机不得不以高转速工作,导致过热现象非常严重。最终,26号坦克师在6辆自走炮中仅剩下1辆仍在作战,其余的全部故障停用。

Hummel常被用作攻击性自走炮。

此外,也存在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最早的德国自走炮,装备了149毫米的火炮,常被用作冲锋战斗车辆。事实上,德国军队有一种习惯,所有装备履带的车辆都被派往冲锋队伍中,这一习惯并未改变。因此,很多对 Hummel 的抱怨,实际上与其不合适的使用方式有关。至少,期望一辆装有防弹装甲的、如同大棚一样庞大的自走炮能像 StuG 一样成功,显得有些不合理。尽管如此,德国军人,特别是坦克兵,通常不会被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所阻止。

Hummel 来自第9SS坦克师“霍亨施陶芬”。指挥塔顶部用网状结构覆盖。这样的改装更适合城市战斗中的使用。

尽管存在诸多缺点,Hummel 的生产仍然持续。至少因为在那个阶段,德国工业确实没有更好的替代品了。显然,关于可拆卸火炮的愚蠢想法,以及最终胜利的“炮兵载体”(Waffenträger)概念,使得德国炮兵指挥部陷入了死胡同。尽管 GW III/IV 底盘存在不少缺点,但它仍然是没有替代品的。它具备了基本的机动性,并且相对适合执行当时赋予它的主要任务。

这种自走炮在城市战斗中的应用没有带来什么好结果。

最终,这一临时解决方案变成了永久性方案,Grille 15 和“炮兵补给车”的计划未能实现。而 Hummel 自走炮则一直服役,直到战争结束。到1945年初,Hummel 甚至出现在了敌方阵营。例如,第366自走炮团就有两辆这样的自走炮,并且它们不仅被红军使用。高水平的标准化设计非常有利,这使得自走炮在战争结束后依然可以继续使用。最后一次使用记录出现在1967年,5辆 Hummel 被法国人出售,最终在叙利亚军队服役。

Hummel 的最后使用者是叙利亚军队。

在所有基于“自走炮架”概念的重型榴弹炮自走炮中,Hummel 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尽管美国也开发出了更为先进的设计,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大规模使用。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两种不同类型自走炮的概念,在一个自走炮炮兵师中取得了成功。苏联显然对 Hummel 非常重视。战后出现的 SU-152Г 自走炮在设计上与 Hummel 非常相似,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量产。相反, 2S3 “Акация” 自走炮则成功进入了生产线。美国在战后也开发了类似任务的自走炮。

1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