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中生智,用肉票求招安;黄粱一梦,鸿门宴迎乱枪

理想吕 2024-12-24 08:28:40

【20世纪20年代:津浦线临城(枣庄)站】

1923年12月19日,是农历猪年十一月十二,临城(现在的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倒不是因为快要过年了,而是新任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初来乍到,所以想要犒劳当地驻军——山东新编第11旅,特意邀请了第11旅的旅长孙美瑶等几位贵客。

当时新官上任,首先就要先拜拜当地驻军的码头,所以孙美瑶等人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宴请,便欣然前往,殊不知,只是一场有去无回的鸿门宴、一辆只卖单程票的火车厢。

这件事,还要从半年多以前的那场惊天动地的绑架案说起,而孙美瑶等这场鸿门宴的主角们,则都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抱犊崮。

【现在的抱犊崮已是枣庄著名的森林公园】

(一)抱犊崮与孙家

按照当地的说法,地形十分险要的抱犊崮因为大一点的牛都不能上山,但山上又有可以开耕的小盆地,所以只好先把小牛犊抱上山去饲养,等它长大后直接在那里开始犁地耕作,因此才有“抱犊”这个名字。

这么特殊的山势,既易守难攻、又有土地耕作,在乱世中当然是匪患最为猖獗的地方。事实也是如此,从19世纪末开始,以抱犊崮为中心,不时就有或大或小的一股甚至几股土匪,占山为王、祸害方圆几十里。

20世纪10年代,张敬尧做苏、鲁、豫、皖四省边境剿匪督办的时候,只顾争权夺利,对抱犊崮一带的土匪不闻不问,偶尔有报纸指责的时候,张敬尧就敷衍:这是以抚代剿,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在张敬尧的纵容之下,许多周边的败军流寇也“慕名而来”,加入抱犊崮,由兵变匪,人数日益增多,还有了不少枪支弹药。

【枪炮不发达的近代,抱犊崮十分险要】

生于1898年的孙美瑶,就是枣庄山亭当地人,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五,十里八乡认识他的人也叫他孙老五。

原本孙氏家族在当地也是有些声望的富家大户,据说是孙武的第81代孙,孙家有良田三百多亩,而且孙美瑶的哥哥孙美珠,还是一位清末通过科举考出的秀才,是家乡能够识文断字的知识分子。

不过孙家也有倒霉的时候,1917年当地官府逼迫孙家,目的既有为了孙家至今还没有剪辫子、属于反叛民国,当然也有为了孙家的资财和田产。

孙美珠多方奔走也得不到相助,结果在走投无路之下,索性拉着弟弟孙美瑶、族叔孙桂枝等人,仿效当时的梁山好汉,在1918年聚盟起事。

孙家在当地的口碑一直很好,孙美珠在当地的名望也很高,所以很快得到各路土匪的支持。于是孙美珠、孙美瑶等人就集中在抱犊崮,而且把它重新建造成山寨,他的族叔孙桂枝成为老寨主、孙美珠则是大寨主。

【那时候可不只是关外的东北有土匪】

事情发展成这样,是山亭当地官府没有想到的,为了掩饰真相并推脱责任,当地官府根本就没有把情况上报。

不巧,1918-1919年连续两年苏、鲁、豫、皖四省出现大灾,数十个县的饥民有不少年轻力壮者相约投奔抱犊崮孙家,“聚者达七八千人”。

孙美珠大喜过望,便在1920年4月正式组成“山东建国自治军”,将人马分成五路,而孙美珠自认五路联军的总司令,另外,孙美珠等人坚持自己是清朝遗民,拒不承认民国,所以他们都保留着辫子,以示对大清的忠诚。

在一次跟山东第六混成旅的遭遇战中,孙美珠等人被旅长兼兖州镇守使何锋钰击毙。

土匪残部回到抱犊崮后,孙美珠的弟弟孙美瑶被推举为“山东建国自治军”的总司令,继续占崮为王,与官府对抗,人数不但没有有减少,反而号称已经聚集过万了。

【土匪,要么绑架别人,要么被别人绑】

(二)索性干票更大的

北洋政府收到战报后也大为恼火,严令山东督军田中玉、省长熊炳琦等地方大员亲自出马剿匪,统辖山东第五、第六混成旅和二十旅、老五师等多支部队,对抱犊崮地区进行彻底围剿。

随着官军包围圈的不断缩小,周边的零星据点都被消灭,土匪们纷纷撤到抱犊崮继续顽抗。到了1923年4月,抱犊崮山上的水粮俱绝,如果这时官军发起总攻,随时有被彻底消灭的危险。

此时焦头烂额、坐困愁城的孙美瑶也没有办法,不过他有两个得力的部下:郭琪才、周天松。其中郭琪才读过些书,按照事后的“供述”,郭琪才很有些计策。

郭琪才告诉孙美瑶:事已至此,只有背水一战,索性干一票大的,通过津浦铁路劫掠洋人,用洋人胁迫官府,求个招安做官,不仅可以脱离险境,还能永保荣华富贵。

【20世纪20-40年代津浦铁路是当之无愧的大动脉】

郭琪才提到的津浦铁路,也叫津浦线,1908年6月(即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开工建设,用时四年多,尤其是在黄河铁路大桥建成后,津浦铁路才于1912年11月(这时已经是民国了)全线筑成通车。

这条铁路由于连接北方和南方,所以很多外国政客、使节、商人等会经常乘坐,北往天津、北京;南往南京、上海。

而临城(即现在的枣庄)站的上一站是滕州(山东),下一站是徐州(江苏),郭琪才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下手地带——此时正是25岁血性方刚的孙美瑶,也没有其他办法,便同意这条计策。

【当时的津浦线及沿线列强势力范围】

他们根据在上海、南京等地所设联络站提供的情报,获知1923年5月6日,由浦口开往天津的第二次特别快车乘有“西客”(洋人),而且5月5日正好是韩庄警务段段长张文通的寿辰,当晚沿线工作人员和警务们大都会去祝寿喝酒。

于是,孙美瑶亲自等率领一路嫡系精干土匪,趁着官军还没有围上来的机会,悄悄来到了津浦铁路临城站附近的铁路沿线埋伏,为了能够一击得手,土匪们还特意在沙沟、临城间的姬庄附近把路轨拆开,这样列车就肯定过不去。

孙美瑶的情报是准确的,1923年5月6日凌晨2点多,一列由浦口开往天津的特别快车如约而至,在沙沟至临城段由于铁轨已经被土匪破坏,所以机车、邮车、三等客车一齐出轨倾覆。

孙美瑶等人带领的1000多名精干土匪蜂拥而上,一边不断放枪恐吓,一边不断抢劫财物并绑架了车上的所有中外旅客。

【当时津浦线上看到洋人很正常,因为乘坐的洋人很多】

令孙美瑶大喜过望的倒不是财物多少,而是不仅有外国人——竟然有39名之多,还有其他200余名中国乘客,这让孙美瑶、郭琪才、周天伦等人分外高兴,仿佛看见招安唾手可得。

不过期间有一个小插曲,在土匪劫掠和绑架过程中,英国侨民罗斯门睡在头等卧车企图抵抗,结果被匪徒当场开枪击毙。当然,孙美瑶、郭琪才、周天伦等人是不会承认的,他们都说罗斯门是被流弹击中而亡。

这29名洋人中,不仅有《密勒氏评论报》的鲍威尔,还有几个重量级的人物,比如当时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独子的妻妹、两名美国陆军军官等等。

此时跟随孙美瑶一起行动的族叔孙桂枝,还是老练得多,马上提醒孙美瑶得手之后,需要先把其中4个外国女客放了——按照土匪的惯例,需要有人回去传话,那时可没有手机、电脑。

【这场劫车案之所以详细完整,是因为人质中正好有一个报纸主编】

(三)没完没了的谈判

通过这些个外国女客,孙美瑶等人向官府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马上把包围抱犊崮的官兵们撤出30里开外;

第二,要求官府对孙美瑶及所有土匪招安,改编成民国军队

第三,补充军火一部分枪支弹药。

由于没有提到赎金,所以孙美瑶等人唯恐官府不信,所以在将人质们带回抱犊崮后,还特意让《密勒氏评论报》的鲍威尔写了一份信并送下山。

信上说:被难旅客,除华人外,有属英、美、法、意、墨诸国之侨民数十人,警告官兵,勿追击太急,致不利于被掳者之生命。另外,孙美瑶等人还让所有外国人质在信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以示诚意。

这件事本就震惊,再加上这么洋人甚至还有洋人报纸卷进来,所以只用了几天功夫,消息便传开了,从北京、天津甚至到南方的南京、上海等地自然炸锅——洋人如果急眼了,北洋政府的曹锟、吴佩孚等人自然更加着急,要知道,1923年曹锟已经在积极运作,想当民国大总统了。

【直系的重要人物、曾经的民国总统曹锟】

收到情报的各国使团纷纷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务必与土匪谈判讲和,以免危及人质生命。于是,曹锟下令和平谈判、安抚务剿。

第一次正式谈判是在绑案发生后的第10天即5月15日,谈判地点是临城(枣庄)的中兴煤矿公司,官府这边是由山东督军田中玉和山东省长熊炳琦亲自出马,匪方代表是周天伦等人。

周天松提出的条件基本与5月6日释放4个外国女客时捎的话没什么差别:(一)官军解除包围,撤回原防;(二)收编抱犊崮众人为一旅,由孙美瑶任旅长;(三)给抱犊崮山上补充军火。

山东督军田中玉认为除了第(三)条之外,其他都可以接受,但需要抱犊崮分三批释放外俘。周天松经过与山上商议后,带回的结论是:可以,但要求外国人和邹县、滕县、峄县三县士绅一同签字担保官方履行条约。

【这场劫车案最终的归宿:临城的一家煤炭公司:中兴煤炭公司】

没办法,其实招安不成反而被除掉的事情,在当地已经发生过了。

1919年当地的官军旅长唐天喜以释放肉票、不咎既往为条件,曾经收编另一支土匪,招安后唐天喜变脸,声称从未与土匪达成过这些协议,所以匪首等17人全部被杀。

看来,孙美瑶、族叔孙桂枝等人,是知道背盟杀降的事情并且深怀戒心。

山东督军田中玉下令全部照办,并且在1923年5月16日真的让官主动解除对抱犊崮一带的包围并撤走了。而且派专人拿着委任状上抱犊崮,任命孙美瑶为招抚司令。

不料孙美瑶等人变了卦,当着官方代表的面扯碎了委任令,并且修书一封给田中玉,仍然自称建国自治军总司令,否认之间所签的和平条件,而且提出新的条件:官军完全撤退、接济山中粮食——满足之后,才会提出正式的和平条件。

【大家不用惊讶,因为技术不够,20世纪20-30年代的火车时速真不快】

其实孙美瑶、孙桂枝等人的变卦,是吃准了官府还有更大的让步空间,这笔买卖完全可以大捞一把。这可把山东督军田中玉气坏了。

1923年5月21日,山东督军田中玉到北京述职,这次他坚决主张改抚为剿,不能再对土匪客气了。

不过这次述职会议的内容不小心泄漏了出去,北京、天津和济南等地的驻外使节什么都不做,全都来了临城(枣庄),还有上海总商会、记者公会等等,一时间各种面孔、各类语言充斥在临城,让当地百姓们都惊呆了。

没办法,压力山大的北洋政府很被动,曹锟也很生气,要求山东督军田中玉、山东省长熊炳琦务必妥善处理,力保外国人质毫发无伤。不过山东督军田中玉却有自己的打算,他不愿意一直这么被土匪牵着鼻子走,他的办法是——先把土匪晾几天,不跟他们有任何接触。

【时任山东督军田中玉】

果然,孙美瑶、孙桂枝等人反而沉不住气了,特别是胆子小一些的郭琪才、周天松等土匪骨干,认为官军已经不愿意谈判了,随时会破罐破摔、攻山救人。

所以1923年5月25日,孙美瑶、孙桂枝等人主动派人,给田中玉带来新的条件:(一)给抱犊崮众人一次性发六个月的军饷;(二)收编抱犊崮全部人数约一万左右;(三)调张敬尧为山东督军。

张敬尧,就是前面写到的那位对剿匪置之不理甚至姑息纵容的那位。官方以山东督军田中玉为代表,果断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而且还于5月26日下令官军重要合围抱犊崮。

这次田中玉动用了飞机,绕抱犊崮飞行后不断投下缴械投降、释放人质的传单,大多数土匪更加惶恐了,纷纷找到孙美瑶、孙桂枝等人,希望他们想办法尽快脱离苦海。

【现在的抱犊崮风景区】

(四)田中玉与陈调元

无奈之下,孙美瑶、孙桂枝一边要求外国人质不断写信求和;一边调整了谈判条件,稍微收敛了一些:(1)官军解围撤退;(2)收编以二旅为限。

也就是不用收编一万人了,两个旅就行,那时的军队编制很混乱,如果一万甚至一万多人,都可以编成一个军了。

而田中玉断然拒绝,反过来向孙美瑶提了两个条件:(1)先释放西俘(外国人质)三分之二;(2)收编匪军以有枪者为限——不管你有多少个人,我只认有多少支枪。

孙美瑶等人懵了,事情发展远远超出了预料,这时还是孙美瑶的族叔孙桂枝支招儿,在5月31日将3名外国人质送下山(此前也陆续释放几个外国人),并且首先把一个年老多病的英国籍人质名叫斯密士,主动抬到临城治病去了。

【当时各类洋文报纸纷纷报道劫车案进展】

这位老人家原本是为了医疗自己的失眠病才到中国旅行,结果有了这次奇遇。在成为新闻人物后,斯密士专门发表了一封通讯稿,里面叙述他被掳的一些经历和感想。

不过,他强调即使有人拿100万英镑跟自己打赌,自己再也不愿意遇到这种历险。在斯密士的旅游计划中,还有东北没有走完,可是当他听说东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就是“胡子”出身的时候,便匆匆收拾行囊回返英国了。

远在北京的曹锟很急、近在临城的田中玉很刚,一时间案件僵持在这里,原本焦虑恐惧的土匪们,在孙美瑶族叔孙桂枝的多次安抚之下,也逐渐平静下来,唯一惴惴不安的,只有那些包括剩下的19名洋人在内的、一共200多人的人质。

最终能够谈妥,其实多亏了一个人:陈调元。

陈调元那时担任徐海镇守使,而临城劫车案发生在山东境内,原本不关陈调元的事,但因为田中玉等人现在既不敢动兵真剿、又不肯积极谈判,所以到了5月末,事情还是久延不决。

【当时的陈调元】

列强们不答应了,不断向曹锟施压,此时已经动了想当民国大总统念头的曹锟,当然不能失去洋人的支持,但又指望不了田中玉,无奈之下,曹锟让齐燮元务必想办法尽快解决此事。

此时的齐燮元正好担任江苏督军和苏皖赣三省巡阅使,虽然事发山东、不在辖区,但齐燮元作为新晋直系高层,也想在曹锟、吴佩孚等直系当家人面前露一手,于是他想起了自己手下的一位能人——陈调元。

那时陈调元年纪还比较轻,性格爽朗,头脑灵活,加上职业原因(他是镇守使,相当于治安官兼地方保安司令),惯于跟土匪打交道,很懂得他们的心理。

陈调元到临城(枣庄)之后,想办法跟孙美瑶、孙桂枝等匪首们都见了一面,立刻得到了他们的好感与初步的信任。

接下来,就是陈调元主动上山,而且还带了厚礼——2000套军服送给土匪们,并且表示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新军服还在运输途中。另外陈调元还搞到一些粮食,送给抱犊崮,孙美瑶、孙桂枝等大为感动,认为之前的不信任正逐渐烟消云散。

【现在航拍冬天里的抱犊崮】

于是,土匪们决定到此为止,赶紧趁热打铁,不能再出现5月中旬差点闹僵的局面。

1923年6月2日,孙美瑶等人不仅又释放了一部分外国人质,而且随同陈调元一起下山,来到临城签订了和平条约,完事后的当天,陈调元又陪孙美瑶等人回到抱犊崮,专门进行点验事宜。

结果不验不知道,一验吓一跳:号称山东建国自治军,拥有五路大军、上万人枪的抱犊崮,全部匪军实数只有3000余人,其中有枪的不到1200人——5月6日劫车的那帮人。

按照和平协议,匪巢中无论男女老幼,一律发给免死证,有愿意入伍的,跟随孙美瑶等人前往临城;有不愿入伍的,准其缴械遣散,个人财物准其携带回家。

10天之后的6月12日,最后一批外国人质共8名全部释放并于6月13日回到上海,一场轰动世界、令北洋政府担惊受怕、近乎崩溃的劫车绑票案终于落下帷幕——从开始到基本落幕共历时37天。

【在抗战中临城多次遭遇日军轰炸】

尾声:谁是真正的幕后者

孙美瑶等人带着主要匪军在1923年6月27日被正式改编为山东新编第11旅,孙美瑶终于当上了官军的旅长。第11旅下辖两个团,由郭琪才、周天松分任团长,指定临城附近的郭里集为这一旅的防地——孙美瑶的族叔孙桂枝成为旅部的军需长。

不过孙美瑶只当了6个月的官军旅长。

1923年12月19日,新任兖州镇守使张培荣以慰劳当地驻军为名,在临城中兴煤矿公司摆下隆重的宴席,由当地名流乡绅们出面,把孙美瑶、孙美松兄弟以及一些骨干都骗了过去,不过时任新编第11旅军需官的孙桂枝,实在老谋深算,认为这是一场鸿门宴,借故未去。

【事发的火车后来竟然成为热门物件】

酒席之间张培荣突然一声暗号,埋伏好的士兵现身后一阵射击,把孙氏兄弟等多名土匪当地击毙。枪声传出来后,立即有人向新编第11旅的驻地通风报信,部分人马上逃散,其中就有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抱犊崮曾经的老寨主孙桂枝。

孙桂枝带着一批残部在鲁南山区继续流窜,官方始终对他没有办法。

其实,后来官方也想明白了,无论提出劫持洋人的主意(记录的是郭琪才)、还是与官府的多轮谈判(出面的是周天松)、以及挂名大寨主的孙美瑶,真正出谋划策、暗中指挥的都是孙桂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