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一手培养出天下第一贪和珅的乾隆爷,竟然曾是反腐先锋

贪吃的骆驼 2023-11-29 07:55:42

01

公元1756年的一天,乾隆皇帝得知了一个消息之后很生气。

那么是什么消息让乾隆爷生气的呢?

答案是湖南布政使杨灏,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约三千两的银子。

熟悉部分历史的人,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乾隆皇帝对属下的贪污不是相当放纵吗,世界第一贪和珅就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和珅贪污的银子都要以亿计了,乾隆爷都是微微一笑。

怎么一个副省级的高官,只贪污了区区几千两银子,就让乾隆爷生气了呢?你要说这事发生在以严苛著称的雍正朝我还能信,你要说它发生在乾隆朝......

其实很多人一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雍正严苛,乾隆放纵。

02

雍正之前,官员的年薪大概只有三位数,但是到了雍正朝,最高级别的官员,人家工资直接涨到五位数。

而且在雍正继位之前,大清律明文规定,官员如果利用职务之便贪腐,那么40两就能达到处死的要求,而等到雍正继位以后,直接把这条红线后移到了1000两。

但从这两条来看,雍正简直比康熙还要宽容和体贴,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件事,康熙是要求的严,执行的松,而雍正虽然看似要求放宽了待遇提高了,但是下手却从不容情,所以才有人说雍正严苛。

那么乾隆又是个什么情况呢?答案是先严后松。

据《清高宗实录》等书记载,乾隆继位之初,对于官员的各项管理,比其父雍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雍正活着的时候,不光把40两的红线给提高到了1000两,还留了个后门,你虽然贪污的数额超过了1000两,但是你只要能及时把这个钱给补上,那么死罪也是可以赦免的,但是到了乾隆皇帝这,这个后门就不存在了。

03

当年杨灏被查之后,很快就把这笔钱给补上了,因此各级官员在上报这起案件的处理结果时,给出的建议是由死刑改为死缓。

乾隆当时看到这个汇报之后,立刻就气的拍了桌子,不光驳回了建议人员的折子,还把这些人痛骂了一番,并对这些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罚,最后乾隆爷最后还表示,自己对于官员的贪腐态度,是“零容忍”,而且没有“禁区”,不设“特区”,避免“盲区”。

此外乾隆为了更好的治理官员的贪腐问题,他创造性的决定,不要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要防患于未然,要把官员的贪腐扼杀在摇篮中。

乾隆皇帝当时要求,从官员收受特产,门包等小事抓起,根本不给贪腐官员越陷越深的机会,在乾隆皇帝的大力反腐倡廉之下,清朝的官场当时是为之一肃。

04

那么既然乾隆对反腐问题如此上心,又有着从小治理的要求,为何乾隆后期的官员贪腐还会盛行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乾隆皇帝早期的工作情况。

据相关资料显示,乾隆继位之初,是非常勤政的,他正常情况下会在早上六点就开始出门上班,北京夏天这个时间点还好,要是冬天,那可还是黑天。

据当时的一个官员回忆,当时他们有一批人专门负责秘书工作,因为早起办公辛苦,所以大家都是轮班制,一个人一周大概能轮上一次,就是这样,他们还感觉辛苦,但是乾隆爷可是天天如此。

而且遇到军务等紧急情况,那是啥时候有事,乾隆爷就要啥时候起床,啥时候完活,啥时候才能休息,乾隆爷即使加了夜班,第二天也必须还要按点起床办公。

05

另据记载,乾隆因为形成了生物钟,所以早起工作都是准时准点,但是大臣们因为并不天天都要执勤,所以偶尔就有迟到的,乾隆遇到这种情况,心情好的时候,就自己先找本书打发时间,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要拍桌子了。

为此乾隆曾大发雷霆,从这种事能被记入实录看,这种事应该是真的,而且这种情况应该当时没少发生,由此来看,乾隆皇帝早年勤政的情况,应该丝毫不亚于他那个可能是被累死的老爹雍正。

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人曾非常勤勉,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当年事事亲为,最后连辅政的宰相都直接给撤掉了。

但是朱元璋这样的人在明朝只有那么一个,等他挂了之后,后续的明朝皇帝因为做不到他这一点,于是有开始借助文官的辅助。

06

其实乾隆当年也存在这个问题,他早年年富力强的时候,确实做到了勤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开始熬不动了。

据相关资料显示,乾隆爷在四十五岁,本该正当年的时候,听力就开始下降了,等到他过了花甲之年以后,视力也开始出现了问题,等到他到了古稀之年,他已经变得成天睡不醒了,而当时距乾隆退休,可还有十多年!

精力不足以后,乾隆就没有办法像年轻时那样勤勉,既然自己无法勤勉,那么只能假手于人,而一旦必须依赖别人,那么自然就无法事事了然于胸,甚至有些时候明知属下有错,但也只能继续任用,毕竟新人可不是那么好培养的。

晚年的乾隆在精力不济的情况下,除了怠政之外,还越来越贪图享乐,而贪图享乐就需要有足够的私房钱,因此乾隆就开始自己“贪污”。

乾隆贪污的手段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和珅提出的“议罪银”制度,这项制度从明面上看,就是官员花钱消灾,而这条制度明显是违背乾隆前期执政理念的。

但是如果我们再细想一下,乾隆之所以愿意推翻自己之前的制度,恐怕还另有深意。

康熙在世时,贪腐判死刑的红线是40两,官员真贪了这么多以后,判不判死刑是康熙一言而决,乾隆的“议罪银”制度,你可以花钱消灾,但乾隆在抓住了你的小辫子以后,可以同意,可也可以不同意。

从这爷孙俩在位的时间来看,他俩的手段恐怕都不能只看表面。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