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荷是一名高一年级的女生,她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平常对她管理得很严。她在高一上学期两次离家出走,和外校的同伴一起玩,不想受母亲管教,不想继续上学,想一个人静一静。与师生无明显冲突,在教室里比较安静,但没有心情学习。
阿荷逃避的是学校高压力的学业环境。高一刚入学,她发现自己由原来初中时的优异者变成了高中的普通者。近一个月因科目难度升高、作业量增加,心理上不适应,成绩一落千丈,班里垫底。她虽然平时看上去遵守纪律,但心思已无法集中在学业上。和初中的老同学相处,能让她暂时逃避高压的学业环境,获得短暂的愉悦心情,所以她以逃避的心态出走了两次。
阿荷有女生依恋倾向,她喜欢初中时的一位女生,也是她曾经的好友,她的出走就是为了和女生待在一起。阿荷父母在她三岁左右离异,她跟着母亲一起生活,父亲的角色在她的人生中一直缺失。相比强势的母亲在她幼年留下的深刻印象,男生的形象不曾在她成长道路中留下任何痕迹,所以在青春期,阿荷出现了角色认知偏差,她认为强势的女生更能庇佑自己,所以偏爱强势的女生角色。正是对父亲形象的认知偏差,促使阿荷去寻求从小缺少的安全感,并通过离家出走的途径实现。
反抗型的离家出走伴有强烈的愤恨色彩,并带有冲动行为。青少年因和家长或老师发生冲突而希望以出走的方式表达反抗和不满,从而获得规则重置的权利。他们对现有的规则强烈不满,总是觉得自己被压迫甚至被欺负,但苦于没有合理的反抗方式,会在生气之下一走了之,来不及考虑出走的后果。
阿荷在她的出走中也表达着自己的不如意,虽然她在校遵守纪律,但在家和母亲相处并不愉快。母亲因其单亲身份,对孩子寄予了强烈的期望,望女成凤的心态压得阿荷喘不过气来。所以那天从学校放学后,她并没有选择回到那个令她压抑的家,而是去寻找令她能感受到些许轻松的同伴。她也试图通过出走而和母亲提要求,希望母亲能认清她成绩不好的现实,对她降低要求。她在学校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不想回家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
通过分析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典型动机,我们可以看到,离家出走的行为和学校教育、亲子关系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周围环境促成的。所以我们需关注青少年是否有以上不满情绪出现,注意引导他们合理宣泄,同时对离家出走行为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的离家出走,这些青少年的内心都有某种或多种解决不了的心理冲突,以至于要用“出走”的方式来排解。阿荷和母亲一起来到了中心,我对她出走时的内心活动进行了深入了解,她表示,自己只是希望能获得一丝自由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并不想离开。
她内心主要的冲突就是,渴望获得母亲的爱,但又无法承受母亲对她过高的期待。希望在班里有好朋友,但实际上只有初中一个好友。希望成绩像初中那样优异,但竞争激烈,取得优异成绩很难。希望自己能自主,但实际上不能摆脱对学校和家庭的依赖。不难发现,她出走行为背后的需求,分别是亲情、友情、学业、自立,对应的是亲密、归属、成就、自主的基本需求。我通过场景重建干预帮她满足这些需求,以减轻离家出走的矛盾冲突,终止出走行为。
离家出走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在单亲父母离异的孩子身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矛盾重重,这让他们难以承受,表现出缺乏关爱。我一方面引导阿荷的母亲意识到以往管教方面的严苛和方法的不当,要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正面的回应。另一方面,引导阿荷理解母亲的不足,让她把情感和思维的焦点,转移到如何利用现有的亲情支持,让自己健康成长上面。
青少年离家出走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投靠那些能与他们畅谈的朋友。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这种亲密朋友,他们就会寻求走出家门去寻找这份归属感。阿荷在高一入学后没有交到好朋友,更多是和以前的朋友联系。所以我通过场景重将干预,帮助她提高沟通技能,优化人际关系。
显然,容易做出离家出走行为的青少年,在学业和生活中很难体验到满足感。他们的成绩堪忧,对学习的热情逐渐消退,学业压力较大。在学校其他活动中也难有成功的体验,自我效能感低。前面已有提及,阿荷在初中时成绩优异,但进入高中后成绩倒数,这种落差让她无法接受,所以无心学业。阿荷能考入高中,说明学习基础并不差,所以只要帮助她适应高中学习,给予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就可以帮助她增强学业信心。另外,我帮她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评价,引导她学会自我肯定。
青少年在每次离家出走时,都抱着自己必然能在外生活几天的自信,正是这种自信促使他们不顾一切去寻找所谓的自由。这种寻求自由的表现源于自主感的缺失。阿荷因在家受母亲管制较多,基本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每个周末都被各种补课占得满满的。而在学校,因为受纪律约束,她习惯了沉默寡言,按照学校的步骤走,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阿荷出走两次,足以说明她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有强烈的自主想法。
阿荷给我的回复是“我当时离开了学校,但并不想回家,因为家里比学校更压抑,我不想和妈妈吵架,我只是想念我的同学,想去看看她,看到她,我心里才会好受一点儿”。阿荷的理由就是“想呼吸一口轻松的空气”,这为接下来的心理干预指明了方向。
我:你是怎么想到要离家出走的?
阿荷:我一直以来都有逃离学校和家庭的想法,但就是不敢,想着反正是要回来的,没有什么意思。
我:这次你做出了这个决定,你有什么想法想表达?
阿荷:没有想过,我就是不想在学校待着,也不想回家。
我:虽然你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其实你刚才说的话中已经明确表达了你出走的理由,就是想暂时逃离家和学校。它们带给你很大的压力,是吗?
阿荷:是的,我学习不好,在学校没有什么开心的事,回到家妈妈总是问我成绩,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经常和她吵架,所以回家也累。
我:你这次出走三天,三天时间里应该很不容易吧,你是怎么照顾自己的?
我:我的那位初中同学已经不上学了,她在外面打工,租了一个房子,比较自主。我就去找她了。我连续三天都在超市帮她的忙。
我:你在超市具体做什么?
阿荷:就是推销一些牛奶产品,如果卖得多可以有提成。
我:这算是你的一次难忘的实践经历了。你有什么收获?
阿荷:算是有点儿收获吧,为了帮朋友多拿点儿提成,我很卖力地推销,以前都不知道自己这么能干。
我发现阿荷虽然偏内向,但她的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烈,在语言表达和内心觉察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她对自我的剖析较为客观,也贴近事实。我尝试发掘她的潜能,并将其作为一股正面的力量正向影响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强烈,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事实上他们在出走时并不会考虑过多的后果,例如出走后的吃住问题和人身安全问题等。我们需要唤起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提醒他们跟外界相处的时候懂得把握风险,以降低出走带来的危害。阿荷作为青春期少女,尤其需要让她意识到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危险。
阿荷的首次离家出走,因为和朋友待在一起,所以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的危害。但在接下来的离家出走中,因为怕被母亲发现,所以并没有去找好友,而是在低价旅馆开了一间房,连续住了五天。
我:你出走时考虑到身上没有足够的零用,所以去找了朋友,这很明智。但这次出走你随意找了家小旅馆,你考虑过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吗?
阿荷: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我本来是打算住在宾馆里自己一个人静一静的。
我:你住的旅馆因为很廉价,卫生情况也很糟,往来的人都比较乱。你留意到了吗?
阿荷:是的,我是后来才发现的,刚开始没有注意到。房间基本没有隔音,晚上也睡不好。我本来打算早点儿回来,但我已经交了五天的费用。我知道这次出走不太明智,但我真的想自己安安静静待几天。
我:作为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希望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阿荷:我知道,也怕碰到危险,所以一直都没有出过旅馆的门,都是点外卖。
我们可以看到阿荷对自己曾经的危险处境心有余悸,她并没有意识到作为女孩子在外面会碰到什么样的危险。所以,我们不仅要预防青少年产生离家出走的想法,更要提醒他们在外该如何照顾好自己,防患于未然。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荷顺利地返回了学校,看着她和母亲相互依偎,一起离去的身影,我知道她已经放下了过去的困扰,走向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了。
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外界的干扰如此之多,青少年们常常难以抗拒。所以,父母要注意及时识别孩子内心的需求和隐藏在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及时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以预防离家出走的行为,为他们建构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