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道上的古镇——横江古镇

幻丝说历史啊 2024-09-27 17:20:53

【编者按】横江镇,位于宜宾县西南石城山下,中隔横江河(古称"朱提江"、"石门江"),与今云南水富县楼坝镇为邻,距柏溪镇40公里,距宜宾市50公里。有大街7条,小街、巷13条。建国后,该镇古建筑虽有所损坏,但至今山川依旧,场镇格局,街区体貌完整,镇内及近郊文物古遗址众多,很有影响。是川南极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

宜宾横江古镇地图 来源横江古镇网站

历史沿革

横江镇,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于此活动。东汉已是人们群居从事贸易的场所,秦、汉、隋唐之"五尺道"、"焚道"、"石门道"经此南下,宋、元、明、清,这里一直是宜宾县西南的军事、政治、商业中心。《宋会要辑稿·蕃夷》载: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七月,"蛮族通水路,操舟顺流直抵叙州城下,附近之横江一带置寨……以防蛮人冲突"。《元史·地理志·爱鲁传》载: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在全国设置了一千三百多个水陆驿站,横江即是其中之一。

来源1981年四川省地圖集

明洪武九年(1376年),横江设置巡检司,嘉庆时,已称横江镇,并在上游15里设置了京铜专运局。其时,场上会馆、寺庙林立,有七座古楼:桂香楼、石灰楼、火神楼、杨市楼、关公楼、文星楼、镇江楼,座落于东南西北场口和十字交叉口,有十七座庙宇:会馆、文庙、张爷庙东狱庙、新王爷庙、旧王爷庙、毗卢寺、真武庙、禹王宫、天圣宫、南华宫、川佛寺、土王庙、五灵庙、观音阁、二郎庙、万寿官、凉亭寺。

此外还有梁家祠、李氏祠、张家祠、周家祠这些会馆庙字。主要分布于镇的东、南、西郊,不仅数量多,而且体量大,装饰精美,东狱庙中为前殿、正殿、后殿,两廊为十殿阎君,另专建城隍一殿,有塑像上千尊,文庙内塑孔子神像,气势宏敞。张爷庙四周围以封火砖墙,石阶两傍各塑一威武石狮,院内戏台,厢房镂空木雕人物故事,精巧富丽,毗卢寺塑泥佛数十尊,三尊大佛与成都市文殊院大小不相上下,这些会馆、庙宇集南方建筑之奇特,湘楚建筑之敏活,北方建筑之沉雄,四川建筑之飘逸,充分显示了乾嘉时代各省文化交汇于川南大集镇的特色。

光绪初年,横江镇为川、滇交界处著名大镇。抗日战争爆发,经济中心移往西南,西南交通干线"川滇驮运线"上之首镇——横江镇更为显著,空前繁华,商店、货栈、作坊、旅店、骡马店、茶楼、酒肆近800家,国民政府交通部1938年专于此设置"交通部驮运管理处"。其时"叙府——横江"间往来船150余只,"横江——盐津"间骡马、驮牛每日逾千,专职背夫400余名。黄昏日暮,驮铃叮当不绝于耳,征帆片片落樯平沙。

建国后,横江区公所、镇人民政府一直驻此。

现今历史文化风貌

横江镇,座落于川滇交界处石门江与水河溪交汇之三角台地,镇后石城山巍然耸峙,高达于仞,环列如城,雄踞于层层迭迭的乌蒙高原之前,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曾为此倾叹:"石城门峻谁开劈,更鼓误闻风落石,界天白岭胜金汤。镇压西南天半壁"。今日横江雄浑石城,千年古镇,蜿蜒绿水,古貌依依,边微如旧,游人至此,无不称奇,好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横江镇街区,体貌,重要建筑,景观布置,具有浓厚的传统中国建筑文化风格。全镇东以场口小山的凉高寺为起点,西以离镇一公里远的真武山上之真武庙为视点,中间与镇中心街道末之文星楼,十字口之杨市楼连接成为一条鲜明的对称轴,南面以民主街末之桂香楼与北面楼坝达沿之楼阁相对,形成鲜明对称点,街道总布置顺关河、小溪成直角相交,但顺河街、后街仍依对称轴分别平行于对称轴之上下两侧,为加强统一,整齐效果,东南西北和十字叉口皆修置重榭歇山式楼阁,而会馆、庙宇则依地形高低错落地林立于镇东、镇南、镇西之边缘坡地上,这样安排既工整对称,又很有层次感。有趣的是:由横江镇主街与对称轴之关系可以看出,横江镇街道实成于前,而后人规划校之于后,故主街居于对称轴之中心部分,而下部稍有弯曲,充分反映了古人改造场镇的用心。

其排水设施尤具匠心,整个场镇依地势成两个排水系统,街下交汇处修筑七座石拱桥排洪,各日"暗七星"。由于排水设施科学,即便遇暴雨街面水如溪涌,雨过天青,整个场镇即无一处积水。

川南集镇街道多为5~6米,而横江镇主街街道则宽达8米,这是因为商业发达,流量需要的原因。街面依地形,分别筑为高低不同的街段,极类于旧重庆街道。商店排列整齐,均为通高8.5米一楼一底的木穿斗结构板壁房,房檐不水平,顺街而斜,出檐很烦,场内院落特多,且体量较大,民居荟萃,精巧多姿,大多依地形构筑,或同一平面,或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或左高右低,或为与吊脚楼相结合的形式,商店一般以楼下为店,楼上为宿舍,店后为厨房、厕所。极少有于店抽巷以供出入的作法。均为木结构板壁房,整个场镇建筑形成鲜明的乾、嘉时代大镇风格。

来源叙州之窗

镇郊、镇内文物、遗址

石城山崖墓群:共有宋明时代民族崖墓250余座。分布于镇郊三十六臂山、黄格天堂沟、北斗岩等,该岩崖墓群生动地再现了历史上僚、汉民族的融合。1991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叙州之窗

东汉墓群:其一为座落街镇前2华里之打渔岩,被盗掘者2座,未掘者约10座。其二为镇北2华里楼坝边缘之黄沙坡。1988年4月发掘,共6座,其中2座过去已被盗掘,新掘4座,发掘钱币、陶俑铜筌等文物共100余件。

来源叙州之窗

宜宾县横江鼓:现藏宣宾博物馆,编号:宜2号,民国年间出土于镇后石城山。

该鼓三段分明,足部较直,四扁耳上均饰绳纹,各有3个方穿。足底部有一残缺,高42厘米,面径64厘米,足径62厘米,重31公斤。鼓面太阳纹,中心和鼓边缘之一处凹陷,显系长期敲击的结果。

鼓面单双弦分十一晕:一晕为十二芒太阳纹,间饰坠纹;二、七、十栉纹三、八、九雷纹;四晕菱形纹;五晕游旗:六、十一晕素面、胴、腰均饰栉纹与雷纹,足部饰带纹、雷纹与垂叶纹。

来源叙州之窗

石城山平蛮诗碑:位于镇后石城山腰,距地面高约4米,碑文长3米,宽1.5米,题文用隶、篆二体,字径约7厘米,阴刻,竖排,内容反映了明正德年间,明王朝镇压普法恶领导的都掌人起义史事。

横江镇新石器采集点:位于横江镇街村南岸河漫滩上及北岸临江一级台地与河漫滩相交处,共采集到磨制石斧2件,打制刮削器2件,斧1件。

石达开横江之战,卵石战壕城墙址:位于镇西2华里之白果坪山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卵石城墙战壕分五层环山面筑,顶层城墙成直角弧形长250米,中分两部分,各筑一周长80米的指挥园台。清四川总督骆秉章对此曾有记述:横江大战,太平军"三、四万人伏墙死拒","铅弹将尽,继以锅铁碎石,我军带伤不少"。该遗址实属研究太平天国军事史和翼王远征的重要实证。

镇郊石城山古寨门,共四座分别位于石城山东、南、西、北山口,建于明代,为明末农民战争战场遗址。1648年,张献忠大将冯双礼进攻踞于山上的明军,久攻不克,遂佯装南撤,趁夜将上千只羊子尾系火把点燃攻山,刹时浓烟滚滚,明军大乱,冯双礼大破石城山,此古寨门正是当年的构筑。

清末衙门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座北向南,右为衙门公事堂,重檐歇山式楼阁,左为寝居、客厅。中以一花墙连接,辟二侧门以通。1916年3月,冯玉祥特使与护国军梯团长刘云峰于此达成停战和议,结束了宜宾的护国战争。

旧九宫十庙之一:巧圣宫,占地200平方米、古色古香,保存完好。

民居之一:朱家民居(即原横江区公所驻地)主体建筑为一楼一底,前方建一6米见方、高20米的护卫碉楼,集中西建筑于一园之内,最富民国时期的社会特征、园内花木繁多,主楼前两根合抱大的黄桷兰树,颇为珍贵,花开时节,满镇飘香。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来源《宜宾县志》、《宜宾县文史资料》、网络;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1981年四川省地圖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