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第一次接见薄一波,把一个成语说了两遍,谈了八个钟头

熹然说历史 2023-03-02 08:12:02

1943年的春夏之交,薄一波怀着朝圣的激动心情,前往延安参加中共七大(当年七大推迟召开,1945年4月——6月方在延安成功召开)。

在那个梦中出现过的崇高的“理想乡”,在被像一大片洪水般连绵起伏的黄土山头怀抱中的枣园里,薄一波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第一次见面,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虽是初见,但毛主席和他整整谈了八个钟头之久。

他们说了什么?为什么毛主席会说出那个成语?

艰难的前行之路——走在冰面上的党

1941年,河南一处普通的乡村,老庄头望着地里因为缺水渐渐枯死的庄稼,眼睛上方的眉头死死皱着。

“爹,这都四月末,这一滴雨都没有,庄稼要去球嘞。”

“胡说!”老庄头猛地一巴掌拍在儿子后脑瓜,骂道:“说不得,你个马虎瞪,越说越不来!”

儿子不敢还嘴,摸着脑袋坐到地上,小心翼翼地问:“爹,村头李家去外省投奔亲戚,俺们家要不要也……”

老庄头那双年迈浑浊的眼睛立刻瞪过来,“走什么!走什么!”

他的双手猛烈地拍打着身下的黄土地,一阵阵沙土被愤怒的手掌带起,“这是人的根,俺的,你的,离了这,人还能活?”

儿子知道说服老庄头离开这片土地不可能,老庄头是生在这片土地上,死也要埋在这片地里的人。

“会下雨的,快喽……快喽……”

老庄头看着万里无云的蓝天,小声哄着。

儿子在心里默默盘算,也不知道家里那些粮食,能不能撑到下雨。

这样的场景在1941年到1942年的河南各地不断上演——那是真正的天灾,世间入眼皆是饿殍。

1941年,该地区的农作物因为干旱颗粒无收,到了1942年,人民已经没有可以果腹的粮食,草根、树皮是活命的重要物资,卖儿卖女已成常态。

四大抗日根据地中,河南有不少地区在太行行政区辖境内,因为旱灾逃离故乡的超过百万人。

要救灾区群众,钱从哪里来?物资从哪里来?救灾的人力从哪里调?

南边的灾情严重,北边的日军更不安分,像是在配合地球升温的步调,1941年到1942年,日军在山东推行了“治安强化运动”。

把山东分成三个区,在日军占领区对百姓进行奴化教育,用严酷的刑罚作加强统治的手段;在游击区加大特务工作的投入力度,红脸白脸交替使用。

最狠辣的手段,自然全都用来对付共产党根据地,历史上有名的极端残忍野蛮的“三光政策”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

天灾和侵略者,还可齐心协力捱过去、打过去,那都是外面的,若是里面出了问题才真是叫人头疼。

但坏事是喜欢凑堆儿,1940年10月,国民党方发电强制要求新四军开赴长江以北,为什么要去长江以北呢?

因为国民党的军队和辖区都在南方,把这么一支别人家的厉害“打手”放在自家院子里,蒋介石不安心,再有国民党内部顽固保守派的推波助澜,一场同室操戈的悲剧已经架好戏台子。

1941年,新四军军部所属部队九千余人向长江以北开赴,突遭国民党7个师8万多人的拦击。

这不是一场诡辩手所言的遭遇战,而是国民党方有预谋的伏击!

南方有天灾,北方有一只残忍发狂的野狗,“自家人”一直搞背刺。

前路漫漫,如同走在薄薄的冰面上,寸步难行,如履薄冰。

联合同步的决心和信念——汉朝薄昭冒死进京的故事

在薄一波和主席的谈话中,主席对他讲了汉朝薄昭的故事。

说起薄昭,不得不讲诸吕之乱后那一段尘封的历史往事。

吕后死后,那些在吕后威势之下“狗”了这许多年的大臣们,先是把吕家人杀干净出了这口恶气,然后坐下来商议——到底扶持哪位皇子当皇帝好呢?

其实,他们也没有太多选择,先按序齿来论,汉高祖刘邦没被吕后弄死的儿子就两个。

一个是刘长。

“不可不可。”

其中一位大臣反驳:“这刘长可是吕后抚养长大的。”

于是乎刘长被排除了,剩下的一个就是代王刘恒了。

这个皇子好啊,在代地做代王是兢兢业业,一看就是贤主良君的种子选手。

而且,这刘恒的生母薄姬家族不显,他们可不愿意推一个母族势力强大的皇子上位,谁也不想再出一个“垂帘听政”的“吕后”来。

但是,相比这群发现“有前途的大老板”跟随的臣子们的满意开怀,远在代地的刘恒心情可不怎么好。

“什么!让我当皇帝?”刘恒大惊。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消息传到代地,刘恒毫无欣喜,反而惴惴不安,担心其中有诈。

皇帝之位,固然只要是高祖血脉都有资格拼一拼,但是自己那些长大的侄儿们中不乏青年才俊,这群大臣为什么会选我呢?

刘恒自然是有能力的,但是单凭没被吕后杀死,或者说吕后不屑于杀,便可看出,这家伙的政治资源和势力少得可怜,不足为惧。

刘恒认真思考起这件事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长安真的安全吗?那些大臣是不是给他设陷阱?刘恒不敢赌,可是皇位真的非常诱人!

“诸位先生说说,本王如何是好?”

刘恒招来幕僚。

幕僚道:“代王何惧,名正言顺的事情,安心去长安吧。”

另一位却反驳:“不可,焉知其中无诈,不如先派人去长安探听消息,待验明真假再做打算不迟。”

这番话提醒了刘恒,可他立马犯难,派谁去呢?

将屋子的一群大男人打量一番,最终刘恒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亲舅舅——薄昭身上。

派薄昭去长安打探消息最为稳妥——他是刘恒的亲舅舅,荣华富贵身家性命都在刘恒一人身上,所以背叛的可能最小。

没过多久,薄昭风尘仆仆赶回代地,并传回正面消息,刘恒才放心回长安继位。

正是有薄昭冒死进京,才能保刘恒顺利登位,可为什么毛主席要对薄一波说这个故事呢?

原来,当时薄一波是在白区做工作,所谓的白区就是指被国民党控制的地区,这就好比兔子在野狼家里安窝,是实实在在跑到敌人眼皮子底下敲大鼓的工作。

二战时期的中国,内战、外侵时而同时发生,乱局之中,党的力量被分割,工作需要各方“打配合”,白区的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只要被分割,力量就会被削弱,就连消息传递、物资运送加上几道大难关。

抗日工作的开展、国民党的对峙,每一步都离不开在白区工作的党内领导人。

如此看来,那句如履薄冰用来形容在白区小心翼翼开展工作的党员们,是正正好,正如灾难从来不是只面对某一处,而是全部压下来,没有地方可以逃得过。

皖南事变之后,在白区工作,所有人都变得更加紧张。

同样说着中国话,可对方脑子里想的什么,谁也不知道,头骨和皮囊隔绝的除了细菌,还有信念。

思想上的统一——开展整风工作

先讲一个故事,一个农民某天种地的时候突然好奇皇帝是怎么种地的,看看自己手上的锄头,他想着,那样高贵的人肯定使用黄金做的锄头来种地。

有人把这个故事当笑话听,却忽略了一个现实——人无法描述自己看不到的世界。

就像不能要求田里种地的农民,去描述皇帝的午餐桌上都有什么菜色,也不能让皇帝说出洗衣服是先放水还是先放皂角。

阶级壁垒很坚固,但人的大脑更为复杂,生长环境与受到的教育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战国时,六国联军对上秦国军队的时候,联军主帅看了一眼还是各自为营的六国军队,心里也是苦得很。

一支军心都不齐的军队,哪里有把握去战胜秦国,于是乎,当秦国军队令行禁止雄姿勃发地出现时,打都未打联军就溃散了。

军心的稳固和统一,往往能决定战局走向。

历史上讲到遵义会议都会说:这是革命转折点,但其实遵义会议上只在政治军事上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上还和之前一样,宗教派、八股派、左派……各信各的。

1938年开始,党员“扩招”,到1940年全国的党员人数已经有80万人。

“新员工入职”得做好岗前培训和入岗之后的继续学习,这浩浩荡荡几十万的新人是新生力量也是未来的中流砥柱。

能入党,革命积极性自然很高,但这些新党员们大都出身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身上不免还有非无产阶级思想存在,如果入党后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学习,很容易走偏。

人不好管,思想不同的人更加不好管,这就导致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信奉“左”的有、风气向宗教靠拢的有、八股风的也有。

如此这般都混杂在一起,思维都乱了,何谈前进。

对当年的中国人民来说,共产主义是一个极其陌生的事物,在半殖民半封建大雾中走得跌跌撞撞满身疮痍的中国人民,向前的每一步都可能踩上流沙地,万劫不复。

尽管苏联布尔什维克成功了,好像为全球的共产主义者交出一份模范答卷,但把数学答案抄到语文试卷上,是无法得分的。

要像学霸一样得分,光靠抄试卷上的结果是行不通的,要看学霸的学习方式,再结合自身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行。

党内人员快速增长,各行各业思想混杂,加之党内有部分人在机械地执行共产国际关于统一战线的指示,缺乏对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方面的认识,党内的凝聚力在下降。

面对天灾,党通过有效的灾区群众救济工作,并通过深入群众、发动群众,成功地赢得了民心,为日后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各地区的革命工作者团结一心,克服白色恐怖,紧密联结;而整风运动使全党真正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也在全党完全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远离薄薄的冰面,走上坚实平缓的道路,一路高歌,唱响胜利之歌。

资料来源:

《史记·外戚世家》

《史记·孝文本纪》

《中国共产党简史》

学习时报:《学习党史 | 我们党为什么要进行延安整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