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孩子?快看看他是什么性格!

伊诺育儿成长 2024-08-06 03:25:09

网上一家长吐槽:

“孩子刚上一年级,上课总坐不住,喜欢东张西望,还爱跟同学讲悄悄话。

但又不全是缺点。

别人上学一周还不适应,他用一天就适应了。

还跟老师非常熟络,班里有什么事,老师也喜欢让他带头。

你们说,我这孩子是属猴子的吗?”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家长的哭笑不得。

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是由他本身的人格特质决定。

什么是人格特质?

《高情商亲子沟通课》中,心理咨询师金韵蓉这样解释:

“个体有着与生俱来的个性,也就是性格。

不同性格,决定了每个人即便面对同一件事,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

她还认为,人格特质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有的只是不同的表现方式。

金老师非常巧妙地运用植物打比方,将孩子的人格特质分为:种子、根茎、花朵、树干。

01

妈妈别管我

种子型人格特质的孩子,喜欢自由、适应性好、非常独立、有创造力。

与此同时,他们非常好动坐不住、做事三分钟热度,不喜欢被规则约束。

就如开头提到的那个孩子,他便属于种子人格特质。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尝试这样做:

001 不过度限制

我们尽量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

比如,他因好奇不断探索时,父母可以在保证他安全的前提下,

让他自由活动,而不过度批评或限制。

002 不过度为难

孩子专注力不好、规则意识不强,我们要明白,这不是他故意捣乱,而是人格特质使然。

因此,我们不过度为难孩子,可以在学习或生活中,用善意的、简单的提醒代替喋喋不休的唠叨。

还可以通过陪伴运动帮他释放能量,降低专注的难度。

02

妈妈别催我

根茎型人格特质的孩子,做事不急不躁、非常专注、乖巧听话。

同时,他们非常害怕冲突、喜欢待在舒适区,表现得非常谨慎,并有一些固执。

我儿子就是属于根茎型人格特质。

他在学校表现良好,上课坐得笔直,专注听课,遵守规则,

从不调皮捣蛋,也不跟同学起冲突,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

但如果学校有任何活动,他只要不喜欢就不想参加。

无论别人如何说服,他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这类孩子就属于根茎类人格特质。

如果你家有这样的孩子,应该如何引导呢?

001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节奏

家有根茎类孩子,一定不能用力过猛,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按照他的节奏来。

比如,有些孩子不爱跟人打招呼,父母就硬拉着他叫人。

如果不叫,回去必定狠狠批评,结果导致孩子后来都不愿意跟父母出门。

所以,切忌按照自己的期待强推孩子,这样只会事与愿违。

002 多鼓励尝试

根茎类孩子不愿意走出舒适区,挑战高难度的事。

那么我们可以多鼓励孩子,先尝试低难度的。

比如,他觉得跳绳很难,无论如何不肯学。

那就先从甩手动作开始,小步前进。

当他积累了一定的自信心后,再慢慢加大难度。

03

妈妈快表扬我

花朵型人格特质的孩子,注重外表、以自我为中心,

特别喜欢寻求关注,他们有艺术天赋,有着极强的表演欲。

与此同时,还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容易有挫败感和沮丧感。

朋友家女儿,从小喜欢舞蹈,经常外出表演得奖。

如果别人一表扬,她就会特别开心,并随即给你舞上一段。

但如果在训练过程中,某个动作不到位被老师批评,她就会一整天闷闷不乐。

这类孩子就是花朵型人格特质。

如果你家有这样的孩子,可以这样引导:

001 给予关注 走心表扬

针对这类孩子,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看到孩子的闪光之处,及时关注,不敷衍,走心表扬。

同时,可以帮助孩子搭建舞台,帮助孩子将优势发挥到极致。

002 不打击 多引导

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切忌打击、嘲讽,而是引导孩子,

帮孩子看到自身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帮助他们走出情绪泥泞。

04

妈妈让我来

树干型人格特质的孩子,领导力强、意志力强、有责任感。

与此同时,他们喜欢掌控别人,有些霸道,并容易发怒。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一8岁男孩,非常独立,在家是妈妈的好帮手,经常主动照看妹妹。

喂饭、穿衣,样样都做得熟练,出门还不忘牢牢牵着妹妹的手。

这类孩子便属于树干型人格特质。

家有这样的孩子,父母非常省心。

当然,他们也有短板,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引导:

001 不压制 赋予权力

这类孩子喜欢掌控、领导别人。

父母可以适当赋予孩子权力,可以自己作主的事,

就让他全权处理,不压制,也不干涉。

比如,假期出游,可以让他规划路线、安排行程。

锻炼孩子的同时,也让他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002 引导换位思考

孩子如果出现霸道,喜欢发怒的情况,父母可以尝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真实情境引入游戏中。

让孩子在换位中感受情绪,增加对他人的共情力。

写在最后

都说生孩子像开盲盒,怀胎 10 月,我们无从知道生下来的孩子是哪种性格。

也许是你期待的,也许恰恰相反。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学会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全然爱孩子的所有,

读懂他的人格特质,并学会耐心引导,让孩子愿意尝试改变。

这样的智慧养育,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并愿意被父母引领,成为更好的自己。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