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中医辨证为8种,治疗用3个最常用的经验用穴!

浙江卜知识 2024-07-13 08:06:46

头痛

头痛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症,其病理机制至今尚未清楚。

中医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外感头痛是感受六淫之邪,邪气凝滞,阻抑清阳而致。

内伤头痛是由七情内伤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头痛种类很多,发病原因不一,因此临床辨证治疗各异。

中医分为8种头痛,各自有各自特点

1.风寒头痛

感寒恶风,头痛连及项背,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2.风热头痛

头痛恶风,咽痛,咳嗽吐痰,口渴欲饮,常常发热,舌质淡红,苔微黄,脉浮数。

3.风湿头痛

头痛如裹,肢体困倦,胸闷纳呆(没胃口),舌苔白腻,脉濡细。

4.肝阳偏亢

头痛发胀,或呈搏动性,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胁痛,口干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

5.肾气亏虚

头痛有空空感,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带下,常伴头晕,舌质淡红,脉沉细。

6.气血虚弱

头痛头晕,劳倦伤中,中气虚备,倦怠气短,纳减面 ,遇劳加重,休息减轻,说话音低,脉细无力。

7.瘀血阻络

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疼痛如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8.痰湿中阻

头痛头晕,沉困重浊,头脑不清,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细。

中医一般如何治疗?

祛风散寒,化瘀通络,益气养血,补肾益髓,平肝潜阳,升清降浊,镇静止痛。

中医穴位治疗方法:

以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穴位为主,遵循“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理论取穴。

最重要的三个穴位:

第一穴:后溪穴,适于风寒、风热、风湿、瘀血阻络等证型。

第二穴:臂 三焦穴,为经验穴,适于肝阳偏亢、瘀血阻络等证型。

第三穴:额中穴,为经验穴,适于肾气亏虚、风寒、风热、气血虚弱等证型。

治疗手法:用毫针治疗。

操作原则: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者用平补平泻法。

后溪穴:微握拳,虎口朝下,紧贴桌面,后溪穴朝上。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后溪穴2~3寸,并透合谷穴,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烧山火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得气后,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臂 三焦穴为经验穴,令患者取坐位,前臂伏于桌面,尺骨鹰嘴下3寸,尺桡骨之间,即为臂三焦穴。针刺时,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直刺臂三焦穴2~3寸。

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补法捻转,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额中穴为经验穴,在前发际正中,与印堂穴连线中点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平刺额中穴1~2寸,得气后,实证用提插捻转泻法,虚证用捻转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5~10分钟捻转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2个疗程。

1 阅读:3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