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3斤猪肉,伪满警察与日军宪兵火拼,滦平警察科集体投奔八路军

浮生若晨曦 2025-01-09 14:25:21

1941年春节前夕,在伪满洲国热河省滦平县,一场围绕3斤猪肉引发的警匪火拼,意外地成为了当地抗日斗争的导火索。当时,滦平县警察科副科长陈启明为了让各"部落"值班的警察过个好年,特意买了百十斤猪肉分发给手下。不料,正在巡逻的日军宪兵趁机抢夺,并将阻拦的司务长朱墨文打伤。愤怒的警察们与日军展开对峙,朱墨文一枪击伤日军军曹,酿成大祸。在这危急时刻,陈启明暗中指引朱墨文等人投奔地下工作者"李兽医"。此后,在"李兽医"的引导下,陈启明带领整个警察科集体投奔八路军,不仅带走了大量武器装备,更为当地抗日力量注入了新的血液。这场始于3斤猪肉的冲突,最终演变成一场改变众多人命运的抗日壮举。

烽烟四起 军警权力暗斗

长城以北的热河省滦平县,位于伪满洲国与伪华北政权的交界处。这里山势险要,地理位置特殊,成为了日伪政权重点布防的战略要地。

1939年的滦平县警察科,在编制上就彰显着它的非同寻常。这支由150余名中国警察组成的队伍,不仅人数超过普通县级警察机构,还配备了机枪和迫击炮等重武器。

日本关东军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特意安排了关东军热河宪兵大队滦平小队长关直雄兼任警察科长。警察科的日常事务则由一位懂日语的中国人陈启明担任副科长具体负责。

这片土地上的抗日形势日趋激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在此活动频繁,他们依托当地百姓,采取游击战术,频频给日伪军造成重创。

关东军对这种局面极其不满。从1940年开始,他们开始实施"无人区"计划,在滦平县的主要村庄外围修筑三米高的石墙,设置岗楼和炮楼,企图切断八路军与群众的联系。

被围起来的村庄被称为"部落",村内驻扎着伪满警察,日本宪兵则定期巡查。关直雄还规定"部落"外十里范围为"无住人地带",十里以外则为"无人区",违者将遭到"三光"政策的残酷对待。

这种高压统治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集市交易被禁止,百姓只能在村内以物易物,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都难以保障。

这种局面不仅让百姓苦不堪言,就连驻守在各个"部落"的伪警察也深受其害。村内牲畜被日军抢掠一空,吃肉成为一种奢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热河省警察练习所毕业的这批中国警察,虽然表面上效忠伪满政权,但内心对日军的残暴行径早已积怨已久。他们与当地百姓同受苦难,这成为了日后集体反正的重要导火索。

肉案引祸 警宪剑拔弩张

1941年的春节前夕,滦平县警察科副科长陈启明筹集了一笔款项,打算为手下的警察们改善伙食。他让司务长朱墨文去县城集市采购了百十斤猪肉,准备在除夕之夜分发给各"部落"值班的警察。

大年三十晚上,朱墨文带着几名手下将猪肉按照计划分发到各个驻村警察手中。分发完毕返回途中,他们在滦平警察科门口遇到了骑着摩托车巡查的6名日本宪兵。

这些日本宪兵得知警察科在分配猪肉,立即跟着朱墨文闯入警察科的厨房。他们仗着军权,强行要求分肉给他们。

朱墨文权衡利弊,决定将留给科机关值班警察的6斤猪肉分出一半给这些日本宪兵。然而这些贪得无厌的宪兵并不满足,带队的军曹一声令下,他们直接将案板上剩下的3斤猪肉也一并抢走。

这种强取豪夺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朱墨文,他提着切肉的菜刀追到了院子里。带头的日军军曹见状,反手一枪托就砸在朱墨文的脸上,将他的两颗门牙砸掉。

院子里的骚动惊动了值班警察,副科长陈启明带着20多名荷枪实弹的警察冲了出来。眼见同胞遭受如此屈辱,警察们当即将6名日本宪兵团团围住。

这些习惯了欺压中国人的日本宪兵丝毫不把这些伪警察放在眼里。他们迅速分成两组,采取背靠背的战斗队形,明晃晃的刺刀直指围上来的警察。

朱墨文从地上爬起来,从身边一名警察手中夺过驳壳枪。他毫不犹豫地朝着那名打伤自己的日军军曹开了一枪,子弹正中大腿根部。

日军军曹瘫坐在地上连声哀嚎,双方的对峙局势陷入僵持。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受伤的军曹示意其他宪兵撤退。五名宪兵背起受伤的军曹,灰溜溜地离开了现场。

这场因3斤猪肉而起的火拼,虽然暂时平息,却为警察科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陈启明当即命令朱墨文等直接参与冲突的警察换上便装,立即离开滦平县。

陈启明向朱墨文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让他们去城西林场寻找一位名叫"李兽医"的人物。这个"李兽医"是丰滦密抗日游击队的联络员,警察科和宪兵队多次围捕都未能抓获。

事情很快传到了关东军宪兵队长兼警察科长关直雄的耳中。他带着几十名日本宪兵气势汹汹地闯入警察科,准备彻查此事。

陈启明凭借深谙日本军队内部关系的优势,向关直雄分析利害。他提醒关直雄,如果这件事惊动了热河省关东军宪兵大队的桥本少佐,对谁都没有好处。

最终,关直雄权衡再三,决定暂时将这起冲突压下来。这个决定不仅暂时化解了危机,也为警察科日后的集体反正埋下了伏笔。

密谋武装 警匪化敌为友

朱墨文一行人按照陈启明的指示,来到了城西林场寻找"李兽医"。这位在滦平县声名显赫的地下工作者,多年来神出鬼没,让日伪当局始终难以抓获。

"李兽医"对朱墨文等人的到来早有准备,他肯定了朱墨文在冲突中的表现。他为这群逃亡的警察安排了暂时的落脚之处,让他们化装成林场的伐木工人隐藏起来。

在林场避难期间,"李兽医"每天都向这些曾经的伪满警察讲述抗日的道理和八路军的政策。这些警察也渐渐对共产党和八路军有了新的认识。

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意外的战斗改变了局势。晋察冀军区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团部在转移途中,与关直雄指挥的宪兵讨伐队遭遇。由于武器装备悬殊,第10团损失惨重,团长白乙化不幸牺牲。

新任团长王亢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重整军备。"李兽医"看准时机,向朱墨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设法从滦平县警察科调集一批武器装备支援八路军。

朱墨文连夜潜回滦平县,找到了陈启明商议此事。陈启明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他让朱墨文通知八路军次日攻打大麦溪村,警察们会趁机将轻重武器从岗楼和炮楼上交给八路军。

王亢团长接到消息后,立即率领两个连的兵力包围了大麦溪村。八路军战士们不断向天空鸣枪,制造出激烈战斗的假象。陈启明手下的警察趁机将手中的武器和炮楼里的轻重武器从高处抛给了八路军。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陈启明的预料,大麦溪村驻守的四十多名警察不约而同地将所有武器都交给了八路军。就连岗楼和炮楼里的机枪、迫击炮也一并送了出去。

正当陈启明为此事担忧时,留守滦平宪兵队的岩本少尉带着9名日军赶到了现场。面对岩本的质问,警察们编造了一个荒诞的说法:称战斗太激烈,枪支打坏了就用来砸八路军,结果被八路军捡走了。

岩本少尉看出了其中的蹊跷,但他不敢贸然动手。几十名警察虽然没有枪,但腰间还挂着手榴弹。经历过大年三十那场火拼的岩本,深知这些警察敢于反抗的决心。

这一刻,陈启明知道退路已经被切断了。他当即召集所有警察,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带领全体人员返回警察科,搬空武器库,投奔八路军。

警察们深知继续留在日伪政权下必死无疑,纷纷响应陈启明的号召。他们连夜返回滦平县警察科,将武器库的武器搜罗一空。在"李兽医"的引导下,这支队伍踏上了投奔八路军的道路。

转战抗日 革命浪潮汹涌

滦平县警察科的集体起义,为当地的抗日斗争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支队伍不仅带来了大批精良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日伪政权的运作方式和军事部署。

这批投诚的警察被分配到了不同的抗日部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为八路军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帮助游击队更有效地打击日伪军。

陈启明凭借着精通日语和熟悉敌情的优势,在部队中崭露头角。他先后在晋察冀军区冀热察挺进军独立团、冀察军区第11军分区等部队任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战胜利后,陈启明继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他先后在华北军区第2纵队和第67军担任要职,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

1955年9月,陈启明的军旅生涯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团后勤处长的岗位上,他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校军衔,这是对他多年军旅生涯的肯定和褒奖。

朱墨文的人生轨迹则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全国解放后,他选择了回到家乡,在喀左十二德堡林场担任场长。他将自己的经历和智慧用于建设新中国,为林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那位改变了许多人命运的"李兽医",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个谜,成为了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革命英雄中的一员。

这场始于3斤猪肉的冲突,不仅改变了滦平县警察科全体人员的命运,更在当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敌斗争。越来越多的伪军和警察看到了希望,纷纷选择了投奔抗日队伍。

这个故事也见证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在日伪统治下,寻找到自己的立场和方向。从为虎作伥到奋起反抗,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每个人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3 阅读: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