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那个年代(123)一年代符号:自留地

谈谈农的鼓与呼 2024-08-28 01:33:40

文:郑学良

在文学大师莫言的笔下和口中,大集体时代的回忆都是困苦不堪的,诸如吃煤核充饥、捡麦穗被打、光屁股上学等,但由于这些故事不太符合常识,所以,一些人们认为莫言是在抹黑和诋毁,不可信。不过,小编认为,莫言的作品也有可靠和真实的一面,例如《卖白菜》。

莫言的《卖白菜》入选了中学教材,讲的是自家种了104棵白菜,前期已卖掉101棵,余下的3棵本来准备过年包饺子,因为家贫的原因,也去市场卖掉了。从作品《卖白菜》可以得出结论,他家的白菜肯定是在自家的地种的,而且也可以自由去市场出售,这就牵涉到大集体时代的一种特殊土地及其政策,即“自留地”。

何谓“自留地”,按字面解释,就是留给农民社员自主耕作的土地。大集体时代,土地不但属集体所有,而且经营权也归集体,由生产队统一组织生产,农民社员共同劳动,收成收获归集体所有和分配。但是呢,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公有制政策下,却分给农民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允许农民自主生产经营,收入产出归自己所有,不参加集体分配。

说起“自留地”的历史,与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息息相关。上世纪50年代,《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为了照顾社员种植蔬菜或者别的园艺作物的需要,应该允许社员有小块的自留地,并规定自留地不能超过所有土地的5%。58年大跃进、办公共食堂,自留地短暂取消了一二年,原因显而易见,大家吃大食堂、向共产主义过渡,作为个体的自留地失去了存在基础。由于大跃进,出现了大面积饥荒,为应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形势,刘少奇主席提出了著名的农村“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政策,“三自”中就包括了“自留地”。

尽管后来,“三自一包四大自由”政策,视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受到严厉批判和否定,但是“自留地”政策却一直保留和执行。62年,《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规定:由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划出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给社员家庭作自留地,用于长期开展家庭副业生产。这等于是从法律和政策上规定了农民社员长期拥有“自留地”的权利和正当性。

所以,自留地,就是生产队集体划分给社员家庭的,允许社员自主生产、收入归自己的土地。由于有政策规定,大集体时代,农民拥有自留地并自主生产和支配,完全正当和合法,即便是历次运动,如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等,也均不涉及自留地。

小编家乡,人们把“自留地”又称为“菜地”。原因有二,其一,从设立自留地的初衷来看,主要是方便照顾社员种植蔬菜和其它园艺作物;其二,饭菜,就是饭和菜,人们的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是生存的必须,生产队时,集体生产经营是以粮为粮,兼顾其它经济作物,集体的土地主要是种粮食,当然了,边角余地也会种些蔬菜,或出售或分给社员,但这占比很小,社员日常蔬菜还得靠自留地,所以形成了,粮食靠生产队集体分配、蔬菜靠自己家自留地种植的格局。

大集体时代,生产队划分自留地很有智慧和人情味。一般自留地位于村庄院落、紧挨社员家,好处一是不破坏生产队集体土地这个整体,不影响妨碍集体土地耕作,二是便利社员家庭种植的同时,还方便其将自留地和自家住宅院落合并利用,提高产出率。

那时,社员把分到的自留地和房前屋后的院落连结一起运用起来,用竹枝和小木条做成篱笆,把自留地(菜园子)围起来,即防止鸡鸭入菜园啄菜,又可高效利用竹(木)篱笆墙,在篱笆上,种一些丝瓜、苦瓜、刀豆、南瓜等爬藤类菜蔬,不占地。

困难年代,自留地给了社员家生活很大的保障。自留地里,辣椒、茄子、黄瓜、白菜、萝卜、豆角、大蒜、丝瓜等日常新鲜蔬菜,一年四季产出不断,同时,自留地种植的新鲜蔬菜吃不完,家家户户腌咸菜、酸菜,制成干豆角、干茄子皮、酸萝卜、酸白菜等,不时变换改善下口味。实事求是地说,生产队时代,农村社员家可能缺饭吃,但不缺菜吃,当然,这个菜不是鸡鸭鱼肉等荤菜,而是时鲜蔬菜以及腌制的酸菜咸菜,这都拜自留地所赐。

有人说,大集体时代是极“左”年代,可左的年代也有包容开放的一面,例如社员家庭养殖副业,例如自留地。自留地分给社员家后,种什么完全由社员做主,除种植蔬菜外,家里人多,可以多种些红薯、玉米等杂粮,家里喂猪,就多种南瓜、牛皮菜等,还有的种烟叶、芝麻等经济作物,一句话,想怎么种就怎么种,反倒是现在,一些地方农村,以整治村容村貌的名义,搞形式主义,禁止道路两侧、村庄院落种玉米和爬藤类、插杆类瓜果蔬菜,这也不准、那也违规,真是天大的讽刺。

此外,社员完全可以自主自由在自留地里,种下桃子、梨子、柑桔等果树,这些水果连同地里的蔬菜庄稼,产出都归自己所有,如果自家食用不完,可以到市场售卖,换回点零花钱。这一点,即便是全盘否定大集体时代的文学大师莫言,也不得不承认,前面所说,他的作品《卖白菜》就是证明。小编七十年代,跟莫言大师一样,受父母之命,有过把自留地种植、一时吃不完的丝瓜、白菜等,拿到县城去卖的经历。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生产队时,集体地打粮食只有300斤每亩,而自留地可达到600斤每亩,以此来证明,集体生产大家出工不出力,产量低,而自留地全力投入,产量高,对此说法,小编的结论是:扯淡。

生产队时代,自留地虽说作用大,但毕竟土地只占5%,每家每户只有一二分地,左右不了经营和生活大局,大头还得靠生产队集体,这一点,每个社员都清楚得很,所以,不可能只顾自留地而忽视集体土地这个大头,再说,自留地只是巴掌大的一块地,社员在集体劳动之余,就完全可以搞定挖土、锄草、浇水等,与集体劳动不相冲突。当然了,自家的自留地,侍弄得更精心、更精细,肥料投入也多,自留地和集体地的产出可能略有些差异,这是事实,但绝不会那么大。

自留地,源于农业生产合作化,是人民公社和生产队的产物,农业生产承包制后,集体田地都全部分到农户,自由种植生产,自留地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存在意义,同生产队一样,成为一种历史回忆。

0 阅读:15